生物育种技术:新增本科专业,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之一

梦蕊三思 2024-05-05 20:50:39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2024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增设24种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本科新专业,包括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生态修复学等,将在54所高校进行布点,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

此次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其中,新增布点1673个、撤销布点1670个,数量基本持平。据此,截至目前,本科目录内专业达到816种。

前面,我们已经陆续介绍了20个新增本科专业,涉及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4个学科门类,不知道大家关注到了吗。今天,我们接着往下讲,那就是农学门类下的生物育种技术专业。

一、3所高校获批新增,培养目标各有特色

同2024年专业目录同步发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获批新增生物育种技术专业的高校有3所,分别是北京农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新疆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对此专业的简介是,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围绕“北京种业之都”产业发展需要和新农科建设的基本要求,依托“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青贮玉米品质测试分析站”、“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部级平台,培养学生在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植物育种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学习重点,系统掌握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服务于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的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大连海洋大学的介绍相对简单,强调获批生物育种技术新专业是该校“新农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强生物育种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聚焦水产种业人才培养,凝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提升该校“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

新疆农业大学则指出,本专业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新专业,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着力夯实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立足培养掌握先进生物育种技术和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包括植物生物育种方向和动物生物育种方向。本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扎实遗传育种、生物学、生产与质量控制、政策法规等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现代农作物和动物“育繁推”体系各环节技术与技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能够从事教学与科研、生产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胜任现代作物种业、动物种业的复合应用型新农科人才。

二、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之一,与生物育种科学授予学位的类型不一样

新农科的正式提出,被视为对传统农林专业的“提档升级”。至于什么是新农科,我们没必要纠结于概念本身,关键是搞清楚国家努力方向在什么地方。

比如,教育部印发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聚焦新农科人才培养五大专业领域:粮食安全领域、生态文明领域、智慧农业领域、营养与健康领域、乡村发展领域,将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对于希望学农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还真有必要将这个指南拿出来好好读读,看12个专业到底是哪些专业,了解它们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位授予门类、修业年限等。

今天我们谈到的生物育种技术,就是12个专业之一。我们看看指南上是怎么介绍的,与上面3所高校介绍有何不同。

生物育种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生物育种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着力夯实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全基因组选择等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和现代育种技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服务于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

核心课程:植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统计、植物生理学、植物田间技术、植物育种技术、种子学、智能育种技术;动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动物生理学、家畜解剖及组织学、动物育种学、动物遗传资源、动物智能育种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学位授予门类:农学。

修业年限:四年。

应当说,指南中的介绍更加规范和宏观一些,大家通过这4个不同方面的介绍,可能会对这一专业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指南中还有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大家有必要搞清楚两个专业的区别。我们简单看一下指南上的介绍: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着力解决优异品种创制的关键科学与“卡脖子”技术问题,全面推进生物育种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引领中国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发展。通过“个性化、强基础、重创新”全方位育人,着力夯实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生物进化与驯化、遗传与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育种信息化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能够深入开展现代育种科学研究,在现代育种及相关领域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

核心课程:植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植物生理学、植物田间技术、植物育种原理、种子学、智能育种原理;动物生物育种方向,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动物生理学、家畜解剖及组织学、动物育种学、动物遗传资源、动物智能育种原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学位授予门类:理学。

修业年限:四年。

实事求是讲,两个专业真的太像了,甚至主干学科、核心课程都高度相似,最主要的区别可能就是学位授予门类不同,生物育种技术授予农学学士学位,而生物育种科学则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然而,在毕业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两个专业到底有多大区别,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吧。

三、生物育种行业本身市场规模不可限量,但要学好这个专业挑战不小

众所周知,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被人们频繁提起的芯片行业。毕竟,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技术的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14亿人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

据经济日报2022年的一篇报道,我国农作物和畜禽种业市场接近6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种业市场。我国生物种业科技不断创新,科技基础和科研力量日益雄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生物育种重大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独立原创探索性研究较少,尤其是有重大育种利用价值的关键基因和分子模块匮乏。

二是与国际种业科技创新水平相比,我国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原始创新落后,核心环节技术掌握不够,研究力量分散,还没有形成合力。

三是种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前50强的种业企业年研发投入约13亿元人民币,远不及美国孟山都、德国拜耳公司一个公司同期投入规模。

四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生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等相关成果产业化亟待突破,随着国家对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政策逐渐放开,生物育种产业化将迎来重大利好。国际生物育种产业市场已经向少数大企业集中,规模化、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生物育种发展大趋势。我们要抓住机遇,建立贯穿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创制、示范推广等全产业链成套创新体系,快速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实现生物种业跨越式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农学院在介绍该专业时指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分布广泛,生物育种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多个领域有着良好的就业机会。这些领域包括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毕业生可以从事与生物育种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例如:北京市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服务中心生物育种企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新疆农业大学同样指出,本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作物学、动物学、生物学继续深造,还可到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也可以选择到种业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育种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不过,从行业龙头之一的隆平高科校园招聘专业类别要求来看,似乎其他农字头专业甚至生物学类专业,都可能来抢岗位。

在小编看来,岗位有无其他专业竞争并不重要,而是想在这一行业立足,那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至少,不会像有朋友理解的那样,主要就是背背教材的有关知识就行了。因为这一专业的主干学科排名第一的就是生物学,而要真正学好生物学,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数理化天地等基础学科的深厚基础,恐怕很难真正学好。

特别说明:本文有关素材,均来自教育部及相关高校公开信息和有关媒体公开报道。

1 阅读:6

梦蕊三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