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免庞统的官,看庞统的性格弱点

熠彤说历史 2023-02-17 18:41:07

庞统才不在诸葛亮之下,然而他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无法与诸葛亮比肩,他的死正是这种性格的必然。

摆烂被免

先主领荆州(借到南郡),(庞)统以从事守(代理)耒阳令,在县不治,(被)免官。--《三国志·庞统传》

周瑜死后,庞统继续在新任南郡太守程普手下做功曹。刘备借到南郡后,因庞统与江东本地集团结交,孙权不敢用,将以庞统为首的南郡荆州系佐吏一起打包给了刘备。

并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庞统主动投奔刘备,主动和被动对庞统的心理打击的程度,是有很大区别的。

从之前送周瑜的灵柩回江东,没见到孙权无功而返,到现在被孙权彻底弃用,庞统事与愿违,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庞统送周瑜灵柩回江东)

刘备接手南郡后,对庞统的态度也很诡异。

好像司马徽不曾向他同时推荐过“卧龙凤雏”,好像不知道周瑜重用庞统,自己当甩手掌柜(《太平御览》卷二百六十四 职官部六十二引《荆州先德传》)一样,并没有将庞统与诸葛亮同等亲待。

但他又将庞统从南郡功曹升为了荆州从事,并暂时代理桂阳郡耒阳县令,让庞统从吏成为了真正的官。

也许因为庞统刚为孙吴效力,刘备对他还有顾虑和怀疑。

也许是受孙权弃用庞统的影响,也许是觉得庞统结交吴地本地集团的做法不高明,让此时的刘备觉得庞统名不符实,比诸葛亮差远了。

还有可能是庞统那帮荆州年轻士子不服汉统的思想,刘备认为还需要打压打压,磨合磨合。

(刘备将庞统免官)

而庞统,经过了努力,但仍被孙权弃用,刘备也不像周瑜一样器重他。于是破罐子破摔,在耒阳县令职位上彻底摆烂不干活。

这件事情史料记载和《三国演义》加工的性质完全不同,并不是庞统借此展示他的才能,而是彻底地尸位素餐。

于是,刘备直接把庞统所有的官职罢免了。

失意就消极摆烂的惯犯

摆烂,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不想干了。

庞统给周瑜送丧回吴地,知道与本地世家豪族结交会让孙权顾虑,先并没有与他们亲近,但见不到孙权,返回时便放开了与送行的陆勣、顾劭、全琮等建立了友谊,可以看作这次大摆烂的开端。

曹操占领江陵,庞统只是消极地下野,一江之隔的刘备也不投,还要被周瑜“逼”才能做他的功曹,这是要三家谁也不跟的节奏吗?

(庞统一度三家都不准备投奔)

他在一些小事的处理上也容易不顾后果地摆烂。

刘备攻下刘璋的涪城后设大型宴会,他对庞统说今天真高兴啊。庞统对他说讨伐别国而欢,不是仁人之兵做的事。刘备当时有点醉就说他说得不对,让他赶紧出去。

庞统“逡巡引退”,就是动作很快地就出去了,明显是也生了气。

没一会儿,刘备就后悔不该这么不给庞统面子,请他回来。庞统回来,根本不向刘备道歉认错,自顾自地吃喝,明显一副摆烂姿态。

还需要刘备来打破僵局,问他:刚才我们谁错了呀?庞统还是不放下姿态,回答:我们都有错。刘备哈哈大笑,宴会气氛这才恢复。

(与庞统吵架还要刘备找台阶下)

这事先错的肯定是刘备,庞统先据理力争了,但后面的处理方式是不是给人一种不成熟、不圆滑的感觉?有点像小孩子。

还是属于这公子哥从小家庭条件太好,受的挫折太少。觉得自己努力了还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就容易消极地摆烂不顾后果。

但是,失意就习惯性摆烂,还只是庞统性格弱点的一半。

被刘备重用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三国志·庞统传》

庞统被刘备免官后,鲁肃急吼吼地给刘备送去一封信,说让庞统管理一个县才屈才了,要做一州的二把手才能让他展开拳脚。

孙吴不敢用,如果刘备也不能用,不是要把庞统这样的大才逼到曹操那里去吗?鲁肃希望刘备能用他,而且要用他只能是重用。

不得不说鲁肃看人是有一套的,他看清了庞统失意会摆烂,只有被重用才会死心塌地。

(鲁肃看透了庞统)

诸葛亮应该也看明白了庞统,也劝刘备庞统这样的大才还是要用。

刘备就和庞统详谈了次,那流露出来的才华和见解让刘备深深折服,以前对庞统的一切不好的看法烟消云散。

从此,刘备对庞统“大器之”,提升他为荆州治中从事,荆州政务的二把手,协助荆州牧刘备具体处理荆州一切政务,并且和诸葛亮一样担任军事中郎将,掌握军权并参谋军事。

虽然刘备待诸葛亮更亲近一点,但庞统军政大权一把抓,权力却在诸葛亮之上。

事实证明,绝对的器重就是让庞统死心塌地,甘为知己者死的追求。

(庞统一被重用就会表现出惊人的行动力)

得到了器重,与刘备的思想分歧是可以妥协的,要匡扶汉室就匡扶吧,我拼尽全力为您实现!

得到了器重,庞统表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

他很快劝刘备西取益州,并亲自为刘备在前线指挥战役,甚至亲冒矢石,在敌人的弓箭射程范围内指挥战斗,最终不幸中流矢身亡。

急于表现

被器重肝脑涂地回报本是优点,但庞统表现得太过极端,给人做事总是有种操之过急的感觉,好像要尽快证明点什么。

庞统送周瑜遗体回江东,孙权、鲁肃怕他以周瑜遗志征西川、不借南郡给刘备来说服他们,暂时不见他。

(庞统最终还是结交了吴地本土势力)

如果他忍住临走时不结交东吴本地派的人,等借荆州的事完成后,鲁肃这么欣赏了解他,能不把他留在孙吴重用他吗?

刘备、诸葛亮并非不想取益州,只是在等待寻求机会。庞统立劝刘备赶紧取西川,至今让刘备在这事上背受“失信义”的骂名。

在涪城刚与刘璋见面,就劝刘备于相会之时抓住刘璋。刘备都觉得现在在益州一点恩信都还没建立,这么做了以后还怎么平治西川。

在葭萌准备取成都时,庞统献三策,悄悄以精兵直取成都在他看来是上策,而刘备选择了中策。

我们不说这三次献策内容究竟好不好,但确实能感受到“急”。

(刘备得知庞统死非常悲痛)

特别是庞统指挥攻打雒城时,被流箭射死。作为战场最高指挥官,又占据战争的主动权,真的有必要跑那么靠前的位置指挥吗?

他这种过急的指挥态度,置自己安危于不顾,死只是个时间早晚的事。

那庞统这么急于表现,究竟要证明什么呢?我们不妨还是从他的成长经历寻求答案。

追求名声的本质

一个小时候看上有点迟钝、懂事晚的孩子,大人们都没对他的未来报太大的希望。

结果这孩子虽然家境优越,却很努力,十几岁在才学上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分。他那很有学问的叔父发现了,说这哪是小鸡仔啊,明明是只要浴火重生的小凤凰,于是给他取了个外号“凤雏”。

在他十八岁时,叔父让他去见司马徽,得到了南国第一号士子的评价,并逐渐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这年轻人三十岁前人生道路很顺遂,做了很有权利的南郡功曹,很多人喜欢让他点评人物,身边还聚集了一群崇拜他的年轻士子,比如他的弟弟。

从小时候被人看不起,到如今被众星捧月的他,体会到了努力和声望带来的好处。

(名声让庞统感受到了小时候不曾有过的好处)

促使他和诸葛亮一样,树立了辅佐一位明主建立不世的功业的理想,让自己这只“凤雏”成为凤凰,取得荆州最有名望的年轻人应该取得的成就。

盛名之下,也给了他巨大的压力,为了建立功业,可以为之付诸一切。

风云突变,曹操南下荆州,因对“汉贼”的不满不肯屈就,理想似乎再无法实现,很少受挫折的他失望摆烂了,不投奔对岸的刘备,也不投靠正与曹操大战的孙权。

周瑜取得南郡之战的胜利,将他逼出了继续做郡功曹,将所有事务都交给他自己做甩手掌柜。这份器重让他实现理想的希望死灰复燃,尽心尽力为其办事。

可是不到一年周瑜暴病而亡,他将周瑜的灵柩送回江东,希望能够说服孙权实现周瑜的遗志,并让自己得到孙权的重用。

然后孙权、鲁肃担心改变借荆州战略,都没见他,让他的理想再次遭遇打击,于是自暴自弃又开始摆烂,为避嫌一直没交往的吴地士族为他送行,他与他们结交而归。

于是,孙权彻底弃用了他,将他与南郡一起打包给了刘备。

(庞统摆烂不干活)

刘备虽然给他升了官,但并没达到他心中的重用程度,理想严重受挫,他彻底摆烂不干活,被刘备免官。

后来刘备给予了他想要的器重,又让他的理想有了机会实现,于是再次爆发了惊人的工作热情和行动力,但在讨伐刘璋的过程中,不顾生命危险指挥过于靠前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把庞统的经历缕一遍,我们可以看出庞统拼尽全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实际上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以获取更高的名声。

总结

总结一下,庞统的性格弱点就是:

失意就摆烂,得到重用就急于表现,都是过于贪慕名声造成的!

正因为这性格弱点,庞统注定走不长远,也就达不到诸葛亮的人生高度。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庞统传》)

0 阅读:63

熠彤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