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恳请点赞,史料整理、文章创作不易,谢谢支持!
有一段历史,离我们很近,而且我们在高中时期也学得多。这段历史,你说他屈辱吧,但是却又充满热血。你说他落后吧,但是又涌现了一批进步人士。我们在大街上随便拎几个人,讲讲这段历史,都能说出几个故事。但是啦,这段历史似乎对大家而言,又像是既陌生又熟悉的人。
屏幕前的您可能已经猜到,我要讲的这段历史了。没错,就是充满曲折、传奇、热血、屈辱、荣耀、混乱、消沉、前进、落后、矛盾的民国史。
过去啦我做过几期这段历史的故事和人数,但是啦,我总觉得只讲故事和人物,对于大家全方位认识这段历史,还是缺点东西,脑子里不能建构出一个完整的,连续不断的画面。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准备以编年体的形式,做一个长系列的民国史,可能要花半年,也可能花一年来把它讲清楚,讲通透。
首先非常感谢关注我的朋友,你们的点赞啊,评论啊,我都会看,也会尽量回复,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个系列,并且可以给正在学这段历史的小朋友看,我保证全部按照正史来讲。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进入第一期——兴中会的成立,革命爆发的前夜。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博拾斋历史有声音。
1894年1月的一天,孙中山在中山市翠亨村写了一篇长达八千多字的《上李鸿章书》,书中就建议清政府要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要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还要发展农业商业,开矿山,修铁路,办工业,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写完上书后,6月份,孙中山就到天津,通过关系找到了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想通过盛宣怀引荐,去见李鸿章。
但是,当时的李鸿章哪有时间见孙中山。因为李鸿章正在忙着练兵,甲午战争即将爆发。
不过盛宣怀看了孙中山的上书后,还是挺欣赏孙中山的,于是就把话递到了李鸿章那里,李鸿章听说孙中山才二十多岁,还是个学医的,便给盛宣怀说:这么一个年轻的医生,懂治国吗?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这事先搁着,等打完仗再说。
历史齿轮的转动,往往就因为一些小事引起。李鸿章拒绝孙中山后,绝对不会想到,这个二十多岁的医生,之后将改变清朝的命运。
如果当时他见了孙中山,是不是清朝就不会那么早灭亡。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这次求见李鸿章无果后,孙中山对改良救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从此踏上了资产阶级救国的道路。
这一年,甲午中日战争7月25日在当时的朝鲜丰岛正式爆发。可是日本军舰在吨位、火炮、尤其是射速方面,都比清朝军舰有较大优势。
这一海战从上午7点打到下午两点,最终以清军失败收场,巡洋舰“广乙”受重创自毁,租用的英国货船“高升”号被击沉,巡洋舰“济远”也遭受重创,炮舰“操江”号则被日军俘获,并且一直用到1965年。
济远号是当时清军北洋水师从德国订购的一艘巡洋舰,造价高达62万两白银,在丰岛海战中以一敌三。但是开战几分钟,看到日舰火了凶猛,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竟然命令船只向西逃亡,日军吉野号就在后面追,导致济远号大副沈寿和二副柯建章被日军打死。
逃走的方伯谦竟然捏造战果,说济远号开了四炮都打中日舰要害,杀死倭寇提督等官员数十人,并且还篡改了海战时间。这直接误导了当时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丁汝昌还以为济远号把日军吉野号击沉了,还喜报给了朝廷。
清朝军机处查明后,大怒,认为济远号管带方伯谦是临阵脱逃,直接在旅顺阵前把方伯谦给斩首了。
随后的7月29日,中日又在朝鲜忠清道成欢附近爆发陆战,清军败走。成欢之战后,中日双方在1894年8月1日正式宣战。
而此时的孙中山因为被李鸿章拒绝接见,也没什么事,就开始游历北京、武汉,观察当时中国的形式。
随着中日战争中,清朝政府节节败退,孙中山就把给李鸿章的建议刊登在了《万国公报》。10月,孙中山就从上海经日本赶往了檀香山,也就是现在美国夏威夷的首府火奴鲁鲁,到了檀香山后,孙中山便在华侨中宣传革命。
1894年11月24日这一天,孙中山在檀香山卑涉银行华籍经理何宽的家里,召集了李昌、刘祥、程蔚南等24人,成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现代革命团体兴中会。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振兴中华,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日后的国民党也将1894年11月24日奉为建党日。
世人只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却不知为何要选在檀香山。
这其实就要从孙中山的哥哥说起,孙中山的哥哥叫孙眉。因为自幼家境贫寒,1871年就跑到檀香山去打工,挣了钱就去开垦夏威夷的一个叫茂宜的荒岛,利用小岛的资源,经营农牧业搞一些贸易。没想到,几年后,孙眉竟然成了当地首富,被称为:茂宜岛王。
所以1879年6月,孙中山就跟着母亲去檀香山投奔哥哥,孙中山才到檀香山时就在哥哥孙眉的商店里当店员。但是孙中山志不在此,1883年7月,1885年4月两次回国在香港、广州读书。
孙眉虽然对弟弟孙中山不愿意协助其经商不满,但是兄弟俩情深义重,孙眉一直资助弟弟孙中山的生活和求学费用。
所以孙中山在国内遇挫后,首选便是前往檀香山,哥哥孙眉在当地有声望有地位,同时又结交了一批有钱有能量的华侨。
孙中山在准备创办兴中会的时候,就向孙眉说明了意图。当时孙眉夸赞自己的弟弟孙中山,志大言大。于是便给了孙中山大量的金钱赞助他创办兴中会。
同时孙眉也第一时间加入兴中会,并积极宣传革命,游说亲朋好友华侨二三十人参加兴中会,并捐资支持革命。
可以这么说,没有孙眉的支持,兴中会就成立不了。
而此时民国时期另一重要人物袁世凯,正在抵御日军的进攻,不过袁世凯的抵御不太称职。
1894年10月24日,日军第一军突破清军的鸭绿江防线,侵入中国。袁世凯唯恐奉天危急,便以筹粮为借口躲到了新民厅,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新民市。后来被李鸿章训斥,又赶赴前线,袁世凯刚到九连城,九连城就被日军占据。袁世凯当时在清军就是个搞后勤的,不得已袁世凯又得跟着清军跑,袁世凯都快跑成田径运动员了,从九连城跑到凤凰厅,到辽阳,再跑到新民厅,一直跑到山海关。
估计这一跑,也伤了袁世凯的自尊,更令他痛感国不富兵不强的恶果。所以他就建议:形式到了这个地步,只有停战协商,等待机会再报复日本人,比较现实。
但事实是,不用袁世凯建议,此刻的清政府已经无力招架日军的进攻了。自中日开展以来,清军一直在败退,而且败得很惨。
11月24日,经营十多年,耗费千万两白银打造,驻守兵力达14700人的旅顺,竟然被日军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给打下来了。
清政府此时不得不承认,曾经的倭寇小儿,在经过明治维新后,早已超过自命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如果再打下去国没灭,清政府会先灭。
于是李鸿章便派遣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非正式代表秘密前往日本与伊藤博文和谈,但是被拒绝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早前北京的外交使团,如果不先到天津拜见李鸿章和德璀琳,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一位英国人说,德璀琳是中国实际意义上的外交部长。可是到了日本人那里,屁都不是。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不得不亲自前往日本与伊藤博文展开和谈,地点就在日本马关著名的河豚料理店春帆楼。
中国这边呼吁继续战斗下去的人不少,但是日本那边呼吁继续战斗的人更多,甚至更极端。3月24日这天,李鸿章在乘坐轿子前往春帆楼的途中,被好战分子小山六之助开枪击中左脸,血染官服,当场昏倒。
不过命大的李鸿章,并未被子弹击中要害,很快便好了起来。于是李鸿章带着伤继续参加会谈。
3月25日,日军占领澎湖,在会谈上伊藤博文直接告知李鸿章此事。可想而知当时李鸿章的心情。但是清政府此时已无退路,即使李鸿章再不愿意割地赔款求和,也不是他能决定的。李鸿章只不过是清政府委派的代表而已,一切都要听从慈禧的命令。
1895年4月17日,日本当地时间上午11时40分,中日两国代表在春帆楼二楼签署了《日清讲和条约》,也就是《马关条约》。
在条约上签字的时候,李鸿章故意把自己的名字以花押体连在一起,变得难以辨认,使其看起来像一个“肃”字。可能李鸿章也不想让后人在条约上认出自己的名字,让自己背上“卖国贼”的罪名。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感叹道:日本将成为终世之患!,并且立下誓言:终生不再踏入日本国土。
其实李鸿章赴日谈判时,日本对光绪和李鸿章之间的联系了如指掌,对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要求李鸿章的赔款二亿两白银的底线也十分清楚,于是在谈判中寸步不让,最终获取了最高的利益。
也正是这两亿两白银加之后面的利息,拖垮了清政府,养肥了日本。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虚壳,再也无力发展经营先进的军事装备。而日本拿到这些赔款后,则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并开始飞速发展工业,为日后全面侵华埋下隐患。
而另一边的孙中山早在1895年2月便返回香港,在香港集合陈少白、杨鹤龄、尢列、陆皓东、郑士良、程奎光等旧友,与杨衢云的香港辅仁文社合并成立兴中会总会。誓词也改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在北方的京城,此时正聚集着一群来自全国各省参加科举会试的举人。他们在等待发榜时恰巧收到《马关条约》的信息,一时间京城的人们群情激动,尤其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举人们更是悲愤不已。
此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未能根本地改变清政府的落后。于是便有了要从更基本的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4月,康有为和梁启超写成了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个省的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联名签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名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呈请代奏。史称公车上书。
但是根据现在很多学者的看法,康有为在后来回忆的时候有很多自相矛盾地方,有很多吹牛造假的成分。
根据许多文献的证据,康有为所谓的组织“公车孝廉连署上书”,事实上是一次自吹自擂的事件,只有八十人参加连署,而非康有为所称的一千多人。而另一人陈景华就鼓动了一场280多人签名的广东公车上书。
真正成功的上书是由当时的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等京城高官发动的组织,目的是阻挠《马关条约》的签订。
可能是受到了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光绪和慈禧命令袁世凯接替胡燏yu棻fen练兵。1895年11月19日,袁奉旨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督练新建陆军,史称“小站练兵”。也正是这股兵力,之后将成为清末陆军主力及日后北洋军阀的前身。
此时距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清政府的灭亡还有17年。
而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总量第一的位置才刚刚被美国取代。但是落后的体制和腐朽的清政府是无法掌控这样一个经济大国的,即使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中国经济高居世界第一,清政府始终无法科学合理的利用强大的经济来建立一个强大的工业、商业、军队、政府体系。
这已经不是经济基础的问题,而是一国的根本体制出了问题,清朝末年几乎将中华民族千年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中国的财富大量流出到西方列强的手中,中国的领土被瓜分的瓜分,被割让的割让,被分裂的分裂,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在解决清朝末年留下的领土问题。
这样一个国家,此时寄希望于清政府从内部变革已经不可能了,唯有革命才能救中国。
而在探索救中国的道路上,又要经历多少血雨腥风,曲折离奇的故事,敬请各位点赞关注,我将慢慢带大家去了解这个过程,这一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TIP—
如果您有更好的新闻热点线索
或者您有不凡的人生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邮箱:duwenbodeyx@126.com
清朝灭亡,以个人划分,最大功劳者是孙文和袁世凯
茂宜岛是这次发生大火的地方吧
[点赞]
孙文的大哥孙眉真是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