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状元: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和经络辨证总说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2-09 04:32:22

此为2023年文章修改润色,非AI创作。

小王问:“谢老师,我对病位辨证的理解还有些模糊,您能否帮我解答一下关于脏腑辨证的问题呢?”

谢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小王坐下,他开始解释:“病位辨证包括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脏腑证候复杂多样。我们知道,人体的五脏六腑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而它们的病变会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比如肝的病变主要反映在疏泄与藏血功能失常,证候表现为实证、热证较多,虚证、寒证较少。”

小王认真地记录下这些信息,然后继续提问:“那心的病变又会有哪些证候呢?”

谢老师回答道:“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主血脉功能及心神的异常,证候有虚实之分。”

小王点点头,满意地继续提问:“接下来,其它五脏的病变又会有哪些证候呢?”

谢老师继续解释:“脾的病变主要反映为运化、升清、统血功能失常,证候虚实均见,但以虚证居多。肺的病变主要反映在主气、司呼吸和通调水道功能的异常,证候虚实均见,但以实证居多。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的异常,证候以虚证为多。”

小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感慨地说:“谢老师,您的解释太清晰了,我对脏腑辨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谢老师鼓励地笑了笑,说:“学问无穷尽,你要知道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多为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小王郑重地点头,然后继续做笔记,记录下谢老师的教导。问道:“谢老师,我一直对六经辨证有些疑惑,能否给我解释一下呢?”

谢老师点点头,耐心解释:“六经辨证以三阴、三阳经为纲领,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基础,三阳病证以六腑病证为基础,故六经辨证实际上涉及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的病变,因此,其不仅主要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亦可作为内伤杂病辨证的借鉴。”

小王聚精会神地记录下这些信息,然后追问:“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又有哪些特点呢?”

谢老师继续解释:“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均适用于外感温热病,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同之处,但亦有区别。

小王感慨万分,说:“请老师细说!”

谢老师说:“如上焦手太阴肺卫的病变,相当于邪在卫分,但热邪壅肺则属于气分范围;上焦热入心包证,虽可归入营分证,但其病理不尽相同,前者重在痰热内闭,后者主要是热损营阴。中焦的病变均属气分,但气分证则不限于中焦。下焦肝肾的病变和血分证亦有别,前者是热伤肝肾之阴,属虚证,后者则为血分热盛,有热盛动血、耗血、伤阴、动风之别,有虚有实。”

小王感慨地说:“谢老师,您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我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谢老师点点头,接着说:“总而言之,三焦辨证是对卫气营血辨证的补充。经络辨证是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视其所病与某一经脉、脏腑的关系,从而判断所患之病属于何经、何脏、何腑,而为疾病定位,更多地用于针灸、推拿、骨伤等专科诊治中。”

“症”和“证”的区别

小王又问:“"老师,我一直不太明白大家说的'症'和'证'的区别。您能帮我解惑吗?"

谢老师微微笑了一下,点头表示同意,"当然可以,这是中医基本概念,非常重要。症和证的区别是我们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各种表面现象,如头痛、咳嗽等。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小王认真地记下了这些话,然后追问道,"那么,在实际诊断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区别呢?"

谢老师微微皱眉,"好问题。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小王用手指着头,思考着,"所以,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证型?"

谢老师点头,"是的,你理解得很对。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 '同病异治' 或 '异病同治' 的原则。 '同病异治' 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 '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如何来“辩”?

辨病因

辨病因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寻找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受到外邪、内伤、情志、饮食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因此,辨病因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手段,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工作环境、情志状态等,分析病因的性质、部位、时序和关系。

以感冒为例,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受到寒邪、风邪、湿邪等外邪侵袭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生活不规律等内因所致。通过辨证分析,可得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邪感冒、气虚感冒等不同类型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

辨病位

正确的辨识病位,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病因和病性,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例如,感冒初起时表现为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这时证明病邪在表,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而若病情加重,出现发热、咳黄痰、胸闷、气促等症状,就要考虑病邪已经入里化热,治疗应以清热化痰为主。因此,辨病位在中医诊断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辨病性

辨病性是指确定疾病的虚实和寒热属性。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致病的邪气有阴阳之分,而人体的正气也有阴阳之别。不同属性的病邪入侵人体,会与人体正气相争,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不同类型的病证,其表现为寒热不同。例如,阳胜则热,即阳邪入侵人体,“邪并于阳”使阳气过盛,从而导致机体出现热症。因为阳气的特性是热,所以“阳胜则热”。而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也是同样的道理。

辨病势

辨病势是指诊断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了解病势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理论中,疾病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如外感病传变的一班规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不同阶段的病情表现及临床表现不同。因此,医生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掌握疾病发展变化趋势,提前预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速病愈。

辩证是为“论治”服务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1 阅读:77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