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七律,比喻形象,最后两句更感人至深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5-12 10:07:33

身逢乱世,有人担心惹是生非,于是便远离喧嚣,过着安稳和悠闲的生活。有人却临危受命,不再留恋林泉隐逸的日子。

离开山林,进入仕途,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其实也应该无可厚非。不过每个人在评价事情时,一般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唐代一位隐者打算接受朝廷的征辟,他的好友便提出建议,表达关怀,也提醒对方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麻烦和不测。下面分享朋友出山入仕,杜甫题赠七律,比喻形象,最后两句更感人至深。

寄常征君

唐 · 杜甫

白水青山空复春,征君晚节傍风尘。

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盛唐诗人杜甫一生遭遇曲折,年轻时期曾刻苦攻读、壮游四方,中年之后仕途受阻、失意彷徨,晚年客居他乡、穷困潦倒。诗圣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深刻地体验到王朝衰败、烽火硝烟的动乱局面。他也用自己的如椽大笔,抒写了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佳篇。

杜甫55岁时寓居巴蜀的云安(今云阳),当时的诗圣因为疾病缠身、屡遭挫折,早已看淡得失、忘怀荣辱,也不再眷恋功名富贵。常先生是杜甫的一位朋友,征君是指结束隐居、接受朝廷征辟。诗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就题诗相赠,传达出自己的感慨之意。

诗的大意是:春回大地、景色绚烂,江水浩荡、群山苍翠,可是由于战乱不停,人们却无心赏景。常先生结束隐居,出山入仕,真是晚节不保。妖娆的楚妃深得皇帝恩宠,却难免遭人嫉妒和陷害。常先生松形鹤骨、才华卓越,若想出类拔萃,还需投靠权贵。

朝堂中案牍劳神,有时废寝忘食,有时又被琐事约束,各种应酬和俗务让人应接不暇。您到开州工作后,要注意那里昼夜温差较大,不像云安很快就将重新变得酷热难耐,您千万要注意天气变化,冷暖自知。

开篇描述创作的缘由,“白水青山空复春,征君晚节傍风尘。”诗人首先赞美当地的风景秀丽迷人,可是在这分别时刻,大家都没有心情赏景。一个“空”字,刻画出诗人的惆怅之意。

常先生即将踏上征途,自己的身边又少了一位可以聊天的朋友,杜甫顿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傍风尘,指离开山林、进入红尘,开启忙碌和奔波的节奏。

颔联进一步表达出诗人的惋惜之意,“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楚妃代指得宠的嫔妃,她姿色出众,却又因为木秀于林而易遭风摧。

海鹤象征隐者,虽然曾经高风亮节,进入争夺激烈的宦途,就必须学会趋炎附势、明哲保身。作者将常先生比作楚妃、喻为海鹤,表达委婉,技法高妙。

颈联乃是作者的想象,世事纷扰,俗务繁忙,诗人猜测对方赴任后可能经常顾不上吃饭,甚至还可能熬夜工作。诗人叹息常先生被“一官羁绊”,不得不“藏身”于酒宴、青楼等热闹场所,再也无法得到片刻安宁。

结尾传达出关怀之意,“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开州位于重庆附近,乃是朋友的任所。诗人注意到那里入夏后,天气依然冷暖不定,于是便提醒对方要注意身体。同时作者也抱怨自己在云安的糟糕处境,每天既要为生计奔忙,还要想办法战胜酷暑,躲避战乱。

纵览杜甫的这首七律,刻画细腻,比喻形象,充满想象,结尾更是感人至深。诗人虽然不赞成朋友出仕,并提请他注意可能遇到的麻烦,可是最后杜甫依然表现出一份理解和关心,不愧诗圣的称谓!

0 阅读:46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