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黑色幽默:魏人张仪曾出卖了魏国,魏国却成他最后庇护所

欲云谈史论今 2020-12-13 22:09:48

张仪原本是魏人,但从鬼谷子门下出师后,却难以在魏国谋得出路,被迫漂泊到了楚国。不过,初出茅庐的张仪运气实在太差。

一次,张仪参加楚国国相举办的宴席,不想期间人多混杂,楚相的一块璧玉不小心弄丢了。这时,楚相侍从都怀疑是张仪所为:“张仪贫困又无德行,必定是他偷了您的璧玉!”楚相不加细查,马上派人将张仪抓了起来,并严刑拷打。可鞭笞了数百下后,张仪却始终不承认有偷盗行径。搜不到任何证据,又无法让张仪屈打成招,楚相也没办法,只得将他给放了。

回到家中时,张仪已遍体鳞伤,半天动弹不得。

看到张仪如此,他老婆难过地叹息道:“唉!如果您没有读书四处游说,怎么会遭受这样的羞辱?”

张仪却苦中作乐,故意逗老婆:“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一听这话,张仪老婆果然破涕为笑:“舌头还在!”

张仪大为欣慰地说:“足够了!”

人生一世,最可悲的事就是怀才不遇。张仪不但怀才不遇,还被人无缘无故误会是小偷痛打一顿,斯文扫地,可以说是倒霉透顶了。

不过,就在跌入谷底之际,张仪的人生转折点却悄然到来了。

此时,张仪的老同学苏秦在崤山以东合纵成功,身挂六国相印,步入了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不过,此时苏秦却有一大隐忧:他生怕秦国东出函谷关攻打六国,破坏了尚且不稳定的六国合纵局面。如此一来,苏秦刚到手的富贵又将化作镜花水月,转瞬即逝。苏秦觉得,一定要在秦国内部安插一人来阻止秦人东扩。想来想去,苏秦最终想到了老同学张仪。

在苏秦暗中安排下,张仪辗转来到了秦国,并赢得了秦惠王欣赏,当上了秦国客卿;数年后,张仪又当上了秦国国相。掌控秦国国政后,张仪正式送信给楚相,威胁道:“当年我跟随你宴饮,我没有偷你的璧玉,你却鞭笞了我。你现在好好守住楚国吧,我将盗楚国之城!”

公元前313年,张仪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为诱饵,诱使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在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后,张仪却矢口否认给六百里地、只承认给六里地!

楚怀王大怒,立刻派兵攻打秦国,却反遭大败,从此失去了汉中之地!

张仪“盗”楚国之城的誓言,果然成真!

张仪深受秦惠王重用,为秦国立下过汗马功劳。即便中途曾被免相,但张仪回到魏国后也是出卖魏国利益,实际还是在为秦国服务。

此后趁着苏秦去世,张仪周游于列国之间,游说山东六国放弃合纵、与秦国连横,几乎就要获得成功。不想,就在张仪最接近成功之时,他的最大支持者秦惠王却不幸去世了。

秦惠王一死,儿子秦武王嬴荡继位为王。

还是太子之时,秦武王就十分讨厌张仪。秦武王即位后,秦国大臣投其所好,纷纷诋毁张仪:“张仪为人不讲信义,为人处事反复无常,甚至不惜出卖母国利益来取悦国君。秦国如果现在还重用他,恐怕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失去秦国相位后,张仪曾在魏国做过几年相国。在担任魏国相国期间,张仪与秦惠王内外勾结,采取各种手段逼迫魏王放弃合纵、与秦国连横。张仪暗自出卖魏国利益之事,别人难以知晓,秦人却知道得一清二楚。虽然秦惠王能忍受张仪,但张仪如此作为难免被其他秦人瞧不起。更何况,张仪还长期与樗里疾、公孙衍、陈轸等等大臣明争暗斗,在秦国内外四面树敌,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秦惠王在世时,张仪还能如鱼得水;可秦惠王一去世,张仪在秦国就立刻陷入了孤立。这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就在这时,张仪又接到了另一个坏消息:因为张仪没能信守承诺完成连横大业,齐国未能得到预期利益,这让齐闵王对张仪痛恨不已;齐闵王四处扬言,只要谁敢收留张仪,就将派兵攻打哪国!

在秦国,张仪已是茕茕孑立、无依无靠,再留下来说不定就会蹈商鞅覆辙,会有性命之忧;在秦国之外,山东六国中最强大的齐国又公然宣称张仪是敌人,到哪去找容身之地?

刹那间,张仪就从人生巅峰跌入谷底,连落脚之地都找不到了!

失去了最大依靠的张仪,该如何度过这场危机?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张仪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全离开秦国这一是非之地。

就在这时,齐闵王派人送书来秦,谴责秦武王继续任用张仪。

得知此事,张仪却令人意外地主动出击,向秦武王进谏:“我有条不甚高明的计策,愿献给大王。”

秦武王向来就不喜欢张仪,只不过暂时没找到由头来打发他。毕竟,张仪还是先王重用的臣子,又为秦国立下过不少功劳,平白无故贬斥他,难免遭人非议。见张仪有话要说,秦武王便问:“有什么计策?”

张仪不慌不忙地说:“为国家社稷着想,山东局势如果能发生大变,大王就可借机多割地于他国。如今齐王憎恨张仪,宣称我逃到哪里,就必定举兵讨伐。因此,我请求以不才之身赶往魏国,齐国必定会派兵前往攻打魏国。齐、魏交战,彼此缠斗不休,大王则趁机讨伐韩国,攻占三川之地,兵临西周城下。如此一来,周王室祭器必定可得,大王就可挟持天子、掌控天下图籍,这可是帝王之业啊!”

秦武王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通三川”以“窥周室”。张仪这一计谋,可真是说到他心坎上去了。他派出三十乘兵车,将张仪安全地护送到了魏国。

张仪原本就是魏人,又是在秦王高规格护送之下回国,魏王自然不敢怠慢。张仪回到魏国时,魏相田需恰好去世,张仪很有可能再次当上相国。不过,他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政敌公孙衍、孟尝君田文都是张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不过,最终谁能做魏国相国,意外竟是楚人说了算。

楚相昭奚恤认为,无论张仪、公孙衍、田文三人谁做魏国国相,都会对楚国不利。为此昭奚恤委托苏代访魏,并劝说魏哀王放弃了张仪等三人,而立魏国太子为相!

张仪回到了魏国,还没等站稳脚跟,就已遭人暗中算计,看来前途并不光明。

得知张仪回到了魏国,齐闵王立刻举兵前来攻打魏国。

刚接收张仪,就引来了敌国之兵,这让魏哀王大为惊恐。张仪见状,赶紧上前安抚魏王:“大王不要担心,我将让齐人罢兵!”

今时今日,张仪被秦国抛弃,就已失去了最强大的政治资源。张仪虽夸下海口,可怎么才能让齐王退兵呢?现在,恐怕张仪连踏上齐国国土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能说服齐王退兵呢?

身为长期游走于东周列国的说士,张仪最不缺乏的就是门路。

他先派门人冯喜前往楚国,趁楚国使者访问齐国时随同前往。等楚国使者办完事,冯喜就趁机对齐闵王说起张仪之事:“大王既然憎恨张仪,将他托付给秦王未免太过宽厚了!”冯喜之意,如果张仪受到秦武王庇护,齐闵王就无法伤害他了!

一听这话,齐闵王觉得莫名惊诧:“寡人憎恨张仪,张仪所逃之国,寡人必定举兵讨伐,这怎么会是将张仪托付给秦王?”

冯喜答道:“这正是大王将张仪托付给秦王了!从秦国出来时,张仪就已和秦王筹划好。对秦国而言,崤山以东局势越动荡不安,秦人就能趁乱从列国多抢占土地。大王宣称,张仪所到之处,齐军必然前去攻打。因此张仪故意回到魏国,引诱大王前往攻打。当齐、魏两国僵持不下之时,秦国就可攻占三川、兵临西周城下,掠夺西周祭器,挟天子以临天下,成就帝王之业!正因如此,张仪才被秦王送到了魏国。假如大王真去攻打魏国,不但疲敝了齐国,还削弱了齐国与盟国之间的联系,却让秦王更信任张仪。所以,我说大王这是把张仪托付给了秦王!”

听完了这话,齐闵王才知道张仪还有这么多花花心肠,恍然大悟。一旦齐、魏反目,这不恰好中了张仪之计吗?于是,他立即停止了对魏国的进攻。

回到魏国后,虽然张仪没能再担任国相,却总算获得了一块安稳的栖身之所。一年后,张仪就在魏国默默地离世了。相比于商鞅,张仪可谓是善终!

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如商鞅、白起、吴起等人,往往名噪一时,却很多不得善终。

在劝范睢退位时燕人蔡泽曾说:商鞅、白起、吴起等人是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最终给自己招来了祸害;范蠡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所以能避开官场明争暗斗,长久地做大隐隐于市的陶朱公。蔡泽之意,人不但要能善始,还要能善终才算是完美。

张仪虽然在范睢、蔡泽之前,但显然他更早懂得功成身退的人生哲理。

相比较商鞅、白起、吴起等人,张仪在人品上更令人不齿。尤其是他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欺骗楚怀王之事,成了后世“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重要诱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丝毫不讲信义,这都让世人对张仪多了几分厌恶。如此恶劣的生存空间下,张仪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可张仪却巧妙利用列强间的矛盾,成功为自己谋得一处栖身之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随机应变功力之强。

在许多人眼中,如果说商鞅、白起、吴起等人都不得善终,或许张仪更应重蹈他们后辙。可张仪虽然在秦国四面树敌,还被齐王仇视,却偏偏能回到魏国得到善终——曾经被张仪多次出卖的魏国,却成了张仪的最后庇护所,这难道不是历史的黑色幽默?

12 阅读:11547
评论列表
  • 2020-12-29 13:58

    出卖?什么叫出卖?魏国又不是我张仪的?不是我的东西,我怎么卖?[汗][汗][汗]

    皛馫 回复:
    其实就和现在哪个省的人差不多。特别是当时的读书人。因为读书人至少都是接受一套大的教育体系下发展的。都是表面遵循周礼。去别国发展和我们现在去外省打工创业一样。碰到老乡有些人也会有亲切感。有些成功人士发展好了也会想着回馈下家乡。但是也有很多不会。其实就是那么简单。毕竟那时候还有一个名义上的周。下层百姓反而对国更认同。因为战争对他们伤害最大,风俗差异因为他们信息沟通难也会差异比读书人大。
    233ei 回复:
    当时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今天中国人这样的共同身份认同,注意,是认同
  • 2020-12-30 12:20

    六百里说成六里,他刷新了战国信用的下限[呲牙笑]

    雾羽 回复:
    那六里是他的封地,他取名 六百 。[呲牙笑]
  • 2020-12-29 22:11

    张仪对手主要是公孙衍,他和苏秦不是一个时代人

    我不能呼吸了 回复:
    什么叫你也认为,本来就是,张仪是秦惠王时期的人,苏秦是昭襄王时期的人[笑着哭]
    司命 回复: 我不能呼吸了
    苏秦的历史是乱的,史记和战国策说是苏秦举荐张仪去的秦国,还说张仪说自己不如苏秦,反正一团糟
  • 2020-12-30 11:45

    这种人最可恨,来了先暴打一顿再说

    lucky 回复:
    大胃王也是这么说的
    人生如戏全靠杠 回复:
    老甘龙:蠢
  • 2020-12-30 09:55

    张仪和苏秦没半毛钱关系,跟张仪PK的是 公孙衍

    云从龙 回复:
    公孙衍是唯一一个由魏国入秦的魏国名士,河西之地也是公孙衍打下的,后来与张仪争权失败出走就开始鼓吹秦国威胁论[得瑟][得瑟]
  • 晴天 12
    2020-12-30 02:54

    净扯淡,张仪在楚国时候苏秦还不到6岁,张仪压根就不知道苏秦

  • 2020-12-31 20:07

    魏国是识人不明,多少人才从魏国流失,不是张仪等人负魏,而是魏国没有容才之心!

    fym197897 回复:
    魏惠王净用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
    刺猬 回复:
    这不就跟袁绍一样吗?手底下能人太多,结果选了一个最差的。
  • 2020-12-28 20:54

    三国志11张仪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统帅武力都不行,智力93(仅有的一个智力90+的论客,且拥有全话术),政治94,魅力却只有5,比贾充的10,华歆的17都低

    电竞大哲君 回复:
    关键还是楚怀王太贪心了
    东线德军总司令 回复: 电竞大哲君
    唉,楚国啊
  • 2020-12-29 21:46

    张仪的同学苏秦,小编你可以洗洗睡了

    小安 回复:
    没争议,司马迁史记本身就是当小说写的错误本来就多真实率三成到五成,最离谱的就是纵横家的100年张冠李戴时间事件人物嫁接非常离谱的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史记》先秦史确实错漏处甚多,但目前为止,还是先秦史的一个重要参照。春秋史有《春秋》、《左传》等等史料作还好判断,但战国史目前来看还少了一些证伪的实证。
  • 2021-01-01 17:46

    什么玩意,苏秦和张仪老同学?你去看看他们年龄。就这也写历史文,考,也是够了?

  • 2020-12-28 18:55

    [点赞]

  • 2021-01-03 18:49

    扯淡,张仪和苏秦基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还在这里胡扯,啥水平

  • 2021-01-01 15:30

    仅仅一年就去世,是担惊受怕惊吓过度?还是郁郁寡欢而终亦或者被人暗地毒杀?

  • 2021-01-12 14:11

    魏国人才何其多也,吴起,商鞅,张仪,范睢,信陵君,如果能够人尽其才,哪还有秦国什么事!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是的
  • 2021-01-11 13:14

    苏秦张仪这段史记的记载明显是错的,张仪是惠文王时期的人物,他主要对手是佩五国相印合纵的公孙衍,而苏秦是昭襄王时期的人物,他是佩六国相印明侍齐国实际死间齐国,推动五国伐齐的人。怎么看这俩人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张仪肯定比苏秦出道早年龄更大才对,怎么可能是苏秦先出道而张仪后出道,结果这俩人在惠文王时期却从无交手。

  • 2021-01-04 06:38

    澳大利亚是罪犯的流放地,最后不也成了一个象征“文明”的国家[得瑟][得瑟]

  • 2021-01-09 18:33

    都不是同个时代的,你这是歪曲历史事件吧

  • 2020-12-31 07:57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表情】
  • 2020-12-31 08:49

    历史没弄清楚就敢乱发文

  • 2021-01-01 08:35

    瞎说,吴起不算没有善终,士为知己者死[得瑟]

  • 2021-01-01 14:27

    编继续编 就这点历史水平还出来卖弄

  • 2021-01-02 09:49

    瞎扯淡!苏秦和张仪相差百岁!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没读过《史记》和《战国策》?
  • 2021-01-08 13:44

    大才

  • 2021-01-01 20:20

    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

  • 2021-01-02 11:16

    魏人不认为张仪出卖魏国,魏人认为是魏国没能在魏国给魏人机会而内疚

  • 2021-01-08 13:44

    大才

  • 2021-01-08 18:24

    政治没有对和错,只有强和弱,一代名相,让你说的如此不堪。其他国家哪个干干净净的

  • 2021-01-09 18:59

    苏秦可和张仪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