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汉江奇迹的汉城奥运会,为何说是奥运赛事最为黑暗的一年

北街老酒 2024-07-26 14:25:01

1988 年 9 月,对于韩国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历史时刻。彼时,韩国首都汉城首次举办了国际夏季奥运会。这次奥运会不仅极大地刺激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 80 年代的汉江奇迹,还间接促使了韩国军政府的下台,为韩国如今的民主奠定了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对韩国意义重大的奥运会,却沦为了国际奥运会史上的耻辱时刻。在这届奥运会上,究竟发生了哪些事,让国际奥运赛事经历了最为黑暗的一年呢?

如今,在众多体育赛事中,韩国裁判吹黑哨式的“爱国”已然成为网络上的流行笑谈。而要追溯韩国裁判吹黑哨的传统起源,恐怕得从 1988 年汉城奥运会的男子轻中量级拳击决赛说起。

这场决赛的对阵双方分别是美国著名拳击手小罗伊·琼斯和韩国拳击手朴熙红。小罗伊曾在 2 分 33 秒击败捷克斯洛伐克的著名拳击手米哈尔·弗兰内克,且在之前的数次奥运会中屡获佳绩,是 1988 年汉城奥运会美国队中最年轻的运动员。

而朴熙红在 1984 年战胜过美国拳击赛全国冠军凯文·布莱恩特,被韩国视为亚洲拳击界的骄傲。但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上两人的对决,并非众人所期待的旗鼓相当。 比赛伊始,小罗伊就对朴熙红呈现出压倒性优势。

据影像资料记载,小罗伊在比赛全程打出的 86 拳中,有 32 拳击中朴熙红,赛场上小罗伊的优势台下观众也看得明明白白。 然而,当比赛结束裁判即将宣布成绩时,韩方裁判竟以 3:2 的评分判定朴熙红为此次男子轻中量级拳击决赛的最终胜者,并获金牌,小罗伊·琼斯只能屈居银牌。

对于这样的比赛结果,挨了 30 多拳的朴熙红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仍被裁判举起手向观众展示他是这场拳击赛的获胜者。然而,赛场观众并非只有韩国人,裁判的不公平判定引发了其他各国观众的愤怒。

于是,众多观众向裁判团施压,要求重新裁定比赛结果,而韩国观众则极力主张尊重现有结果,双方争执不下,给当时的奥运裁判团带来了巨大压力。 经过裁判团商议,以胡德·拉比为首的摩洛哥裁判认为小罗伊琼斯确实是此次拳击比赛的优胜者,但考虑到当时韩国民众的情绪,裁判团最终还是认定获胜者为朴熙红。

如果您觉得裁判团为照顾奥运东道主观众的情绪而改变比赛最终裁判结果的行为过于离谱,那么接下来发生在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上的另一则丑闻,会让此前裁判的举措显得相对合理。

说起这桩丑闻,同样发生在此次奥运会的拳击项目中,对决双方是韩国拳击手卞正日与保加利亚拳击手赫里斯托夫,此次比赛的裁判并非韩国人,而是新西兰著名拳击赛裁判沃克。 相比之前的韩国拳击手朴熙红,韩国拳击手卞正日名不见经传。

但当时韩国上下都对这名年轻且默默无闻的运动员夺取奖牌满怀期待,或许是求胜心切,卞正日在与保加利亚拳击手赫里斯托夫的对决中,多次越过栏杆并违规出拳。 对于卞正日打擦边球的违规行为,新西兰裁判沃克鉴于韩国此次作为奥运会东道主的身份,起初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卞正日在随后的比赛中愈发过分,甚至用头部撞击赫里斯托夫。 如此明目张胆的违规动作,让新西兰裁判沃克忍无可忍,当即判决卞正日违规并扣分。沃克的判决有理有据,然而判决一出,却激起了赛场上众多韩国观众的强烈不满。 因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沃克的扣分判决足以让卞正日与此次比赛的奖牌无缘,赛场上的韩国民众情绪激动。

就在裁判团准备对扣分作出规则解释时,韩国拳击选手的教练走上台前,直接给了新西兰裁判沃克一拳。 而擂台上的卞正日见教练动手,自己也不甘示弱,用隔离赛场的绳子勒住沃克,对其一顿暴打。在赛场上公然攻击裁判,这样的恶性事件在整个奥运史上恐怕都极为罕见。更何况当时 1988 年汉城奥运赛事正在全球直播。

裁判沃克被打的同时,奥运赛场瞬间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赛场上的各国观众纷纷投掷矿泉水瓶等物品,以此表达对比赛过程的不满。而试图稳定现场的其他奥运会工作人员叫来了负责维持奥运会场秩序的韩国保安。 但本被寄予厚望能恢复秩序的韩国保安,到场后却拉偏架,将新西兰裁判沃克的双臂后转扣押起来,大有让卞正日和韩国拳击教练继续殴打的架势。

后来在众人的推搡下,被打得面目全非的沃克才匆匆撤离现场,而维持秩序的韩国保安则脱掉执勤服装,在赛场中央挥舞衣物,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面对韩方种种粗暴无礼的行径,在场的各国观众义愤填膺,纷纷起身呼吁抵制这场不公平的竞赛。然而韩国的奥运工作人员见其他国家观众的声势越来越大,干脆关闭了奥运赛场内的全部灯光,让会场上和观看直播的观众都无法看清这场抗议的规模。

或许了解了沃克的这段经历,您就能明白此前摩洛哥裁判为何要为照顾韩国民众的情绪,而改变了比赛的最终裁判,因为这不是在保金牌,而是在保命。其他丑闻更是数不胜数,这两场拳击赛的丑闻仅仅是 1988 年汉城奥运丑闻的冰山一角。

此外,还有一些丑闻在此次奥运期间或之后陆续被曝光,让这一年的奥运会或许成为了国际奥运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除了裁判的黑哨行为,另一个让韩国在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中备受争议的是奥运会场地的兴建。

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在 110*75 米的汉城奥林匹克主竞技场内举行,该竞技场于 1977 年 11 月动工。为完成这项工程,韩国方面不仅投入 2 亿美元,还让部分韩国民众付出了代价。 当时汉城奥林匹克主竞技场周边,有大量韩国流浪汉生存。为了顾及举办奥运会的面子,韩国从 1977 年开始大规模驱逐和集中管理流浪者。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 1981 年到 1986 年,韩国就关押了 8600 至 16000 名流浪者。 这些流浪者中的大多数遭到了韩国警方的强制拘留、殴打甚至强暴,部分韩国警署甚至以拘捕流浪者的人数公开悬赏,这种类似“猎人”的活动。

在这些流浪者中,有 4000 名被送到了一处名为“兄弟之家”的基督教堂。 在这里,这些流浪者从事圆珠笔、钓鱼钩的加工工作,并领取微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报酬。20 世纪 90 年代,警方调查发现“兄弟之家”附近的山坡上埋藏了近 100 块人骨,而死者的人数以及他们的死因,至今仍是此次韩国奥运会历史上的谜团。

实际上,1988 年的奥运丑闻并非仅发生在韩国。在 1998 年 9 月 24 日的男子 100 米决赛中,加拿大选手本约翰逊用 47 步、9 秒 79 的成绩,夺得此次比赛的金牌。 然而令本约翰逊无比尴尬的是,随后的国际奥委会兴奋剂检测中,奥委会发现此前打破人类 100 米纪录的本约翰逊,在赛前服用了大量类固醇,这是国际奥委会明令禁止的兴奋剂药物,这意味着被观众和奥委会誉为“世纪之战”的男子 100 米比赛,竟然是用兴奋剂堆砌出的泡沫神话。

同样的违规药物丑闻还出现在阿富汗、澳大利亚、英国、保加利亚、匈牙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运动员身上,涵盖摔跤、柔道、举重、现代五项等多个奥运体育项目,汉城奥运会因此成为奥运历史上违规药物丑闻较多的一届奥运会之一。

从奥运赛事的角度来看,裁判黑哨、运动员遭殴打、违规药物丑闻频出的汉城奥运会,在奥运历史上很难称得上是成功的一届。但在如今看来离谱的这届奥运会,在当时那个年代却有着诸多历史逻辑自洽的因素。

首先,或许有观众疑惑,为何当时的韩国以及其他诸多国家不惜采用黑哨、违规药物等手段来争取奥运会的胜利。这其中,除了当时国家的民族主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80 年代的国际奥运大多在冷战的阴影下举办。

1980 年,美国等西方国家集体抵制了苏联的莫斯科奥运会,而 1984 年美国的旧金山奥运会,苏联率领东欧与朝鲜等国家也进行了集体抵制。除了抵制,美苏两大东西方阵营在奥运会上还展开了金牌竞赛。这也是为何韩国裁判当时不惜黑哨,保加利亚运动员不惜服用违规药物参赛的原因之一。

但 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成为了冷战时期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因为 1991 年后,苏联和大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已不复存在。为了政治胜利而在比赛期间的疯狂举措也随之收敛。 此外,在 1998 年奥运会结束后,此前被裁判判定但实际不应得到金牌的韩国选手朴熙红多次在媒体上公开表示,自己不应是那场比赛的获胜者,并向真正的获胜者小罗伊诚恳道歉。 小罗伊也深知当时的裁判有无法改变的历史因素,因而接受了道歉,这成就了奥运史上国际友谊的一段佳话。

同时,为了避免拳击项目的比赛误判,国际奥委会以小罗伊和朴熙红的那次比赛为例,制定了全新的拳击赛计分规则,使后续的计分程序更加公平公正。 并且,在众多违规药物恶性事件发生后,奥委会进一步加大了对违规药物的检测力度。

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对奥运史而言或许是黑暗的,但正如硬币永远有正反两面,汉城奥运会的黑暗一幕,也成为了后续奥运会调整自身机制、使其更加公平公正的动力。 此外,这次奥运会结束后,韩国自身的经济实现了 12.4%的年增长,汉城的环保事业大幅改善。同时,奥运会将各地不同的思想汇聚于此,让韩国的社会环境逐渐开明,间接促使了韩国军政府的下台。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