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问题不小

基歪财说 2024-04-18 20:36:40

在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公募基金凭借专业投研、集合投资、分散风险等特点,成为了无数投资者的心头好。然而,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丑闻和乱象的曝光,这个行业的信誉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频频踩雷导致的业绩惨淡,到利用投资者血汗钱进行种种违规操作,再到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公募基金正在逐步失去"理财专家"的光环。

首先,让我们直面公募基金最难堪的"成绩单"。权威数据显示,近5年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不及同期上证指数,近7成产品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以2022年为例,超3000只权益类基金平均回撤高达15.82%,在同期大盘下跌14.64%的背景下可谓是惨不忍睹。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曾被捧上天的"明星基金",个个变身"超级败家子",动辄巨亏几十个亿,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基金杀手"。请问,那些动辄上亿的管理费,究竟是用来提升投研实力,还是用来养肥那些自诩"投资大师"的饭桶?

有人或许会辩解,A股市场波谲云诡,基金要战胜大盘谈何容易。但事实上,公募基金的惨淡业绩,很大程度上源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存在问题。在当前A股以周期性行情为主的背景下,很多基金经理仍然固守自下而上选股的策略,对宏观经济研究、行业轮动重视不够,结果在市场风格快速切换时频频踏空、错过良机。同时,在追求短期业绩排名的压力下,很多基金经理盲目跟风,不敢逆势而为,结果在风口过后往往成为接盘侠,给投资者带来惨重损失。

除了业绩问题,更令人不安的是公募基金利用投资者资金进行的种种违规操作。近年来,老鼠仓、市场操纵、利益输送等丑闻频频曝光,将行业的道德沦丧暴露无遗。所谓老鼠仓,是指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在个人账户和基金账户之间进行趋同交易,中饱私囊。而利用投资者的钱大举买入自家股东的股票,再通过高位套现、转移利益,更是屡见不鲜。在利益的驱使下,对投资者血汗钱的敬畏、对公众财产的敬畏荡然无存,基金公司俨然沦为了少数人的提款机。

更令人痛心的是,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乱象,一些基金公司和从业者非但缺乏反思,反而将责任一股脑推给市场环境、投资者自身,甚至以"韭菜"论调对基民冷嘲热讽。试问,当基金经理将大把精力放在投机套利、操纵股价上,将专业能力用于谋取私利时,还能指望投资者尊重这个行业吗?当基金公司将教育投资者视为额外负担,将基民当作任人宰割的对象时,还能奢谈什么"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神圣职责?

于是,在这滚滚的金钱与利益的海洋中,公募基金这座灯塔是否还能指引着航行?业绩的浮夸,市场的操纵,老鼠仓的存续,利益的输送,以及最根本的,对资金敬畏的缺失,都在向我们展示一个问题颇多的行业真相。

当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行业中依然有许多坚守初心,对投资人负责的优秀基金。但是,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存在问题的清查与整改,以及对投资人权益的保护,理应成为监管机构、行业自我纠正机制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金融市场的公信力不是靠掩盖丑闻而维持的,而是靠真正的透明与自律。让公募基金回归至其本应担当的角色,为投资者负责,为市场正义发声,或许还需要一段艰难的洗心革面之路,但这是通向光明与信任之路的必经之路。

3 阅读:219
评论列表
  • 2024-04-19 11:51

    作者写的好[点赞],揭露黑暗,公募基金己遭报应,恶心[呲牙笑]

  • 2024-04-19 12:53

    良心作者,[点赞][点赞][点赞]

基歪财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