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立秋喝茶,温润之道

泽青茶事 2024-08-04 09:32:35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过了大暑便是立秋。根据天文学家的精确测算,2024年的立秋时间定于8月7日08:09:0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当太阳达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节气开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到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它解释道:“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所谓“揪敛”,本意是抓住,引申之意到了这个季节,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渐次成熟。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管子》:“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民谚:“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今年立秋发生在上午8点09分01秒,按照民间说法,这属于“白天立秋”。“白天立秋热死牛,晚上立秋凉飕飕”,这句俗语反映了人们对立秋后天气变化的一种直观感受。然而,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定律。立秋后的天气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环流、海洋状况以及地形地貌等。

首先,我们要明白,立秋只是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并不意味着气温会立即发生显著变化。在立秋后的短暂时间内,气温仍可能受夏日余温的影响而保持较高水平。因此,“白天立秋热死牛”并不意味着立秋后一定会持续高温。

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

这个时间点按照一天的时间段来判断,是“早立秋”。按照农历月份来判断,2024年的立秋在农历七月初四,因此按照这种划分方式,它属于“晚立秋”。在传统观念里,早立秋往往意味着凉爽的秋季会提前到来,而晚立秋则可能意味着秋后还有一段炎热的时光。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虽然初秋可能还残留着夏日的余热,但凉爽的秋风已经不远。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这意味着,随着立秋的到来,我们迎来了调整身体、养护精气神的好时机。此时,应顺应自然,早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态,让身体逐渐适应季节的变化。

立秋物侯

古代,人们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丨一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白露降丨

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寒蝉鸣丨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实际上,我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很闷热,并没有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处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间尚未出暑。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立秋习俗

1、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2、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3、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4、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立秋养生

薄衣御寒: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导“薄衣御寒”的养生法。这种主张“秋冻”的方法,既顺应了自然气候的需要,又起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就尽量不要穿长袖。

滋养润燥: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适时进补: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等。

立秋饮茶

立秋之后,季节交替,余热未消,气候逐渐干燥,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人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疲乏无力,中医上称之为“秋燥”、“秋乏”,此时饮茶养生讲究温润之道。

1、乌龙茶

秋天适合喝乌龙茶,汤色清冽,香高味爽,有秋高气爽的味道。

秋天本是凋零衰落的季节,一杯乌龙茶却能够让人打开心境。乌龙茶适合男士或重度喝茶人群饮用。对于茶龄多年的老茶客而言,岩茶更适合他们的“重口味”。而中年人士也更喜欢乌龙的沉稳、霸气以及岩茶的岩韵。

古汉语中,秋者,揫也。万物于此而揫敛也,自然万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同时,人体的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而饮茶,也同样讲究四季有别,有“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的说法。

立秋时节一到,此时饮茶养生最讲究温润之道。而这里首选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青茶汤色金黄,内质馥郁,其味爽口回甘。

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温热适中,常饮能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2、红茶

立秋喝红茶,既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又能提神醒脑。特别适合在这个转季容易感冒的季节,喝一杯红茶,护着体内的正气,防止风邪入侵,也是不错的选择。

进入伏天之后,人的精神劲儿就很差,时常昏昏欲睡,非常倦怠。红茶中富含的咖啡碱可以刺激神经中枢,加快我们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长夏,我们也总是喜欢吃一些冰冻食物或者冷饮来给自己“降降温”。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伤到脆弱脾胃。而红茶属于热性,具有暖胃护胃的功效。所以,夏天也很适合喝红茶。

邦崴野生红茶刚做好,捧在手中看黑魆魆的但一遇水,立刻惊艳!秘境花香,优雅深遂!还有浓浓的太阳味

红茶性温,可养阳气。红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能够养胃。而因其是发酵茶,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了,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群、胃寒不适的人饮用。

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同样也能助消化,去油腻。需要补血的朋友也可以用红茶加上枸杞子、大枣等,给自己自制一杯补血养生茶。

而在红茶的诸多品类中,滇红由于云南大叶种独特的香高味浓,越来越受追捧。滇红的产地不同,质量也略有差异,凤庆、云县的滇红毫色菊黄、香气高长,有的带花香,味道浓爽;勐海、双江的则毫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稠密刺激性激烈,回味不及凤庆滇红醇爽。春夏秋三季别离制造的滇红,色香味也微有差异。

滇红金针:滇红金针是滇红茶中的一个较新种类,因条形如“针”色泽“金”黄而以行得名。金针滇红精采单芽精巧而成,茶色金黄显着,干茶麦芽糖香味浓郁耐久,色、香、味俱佳,冲泡后汤色色泽红黄透亮,麦芽糖香味四溢,喝后口中甜滑耐久,香高味醇,味道浓强。相对来说等级是比较高的一款茶品。

野生滇红茶:也就是古树红茶了,比较其他滇红茶色泽偏黑,茶品等级无要求,严厉含义上讲,是在采摘质料上有差异(野生茶或放荒茶为质料),工艺特别。制品茶除具有特优滇红茶的条索紧秀乌润、汤色金黄透亮、味道浑厚丰满、香气较为沉稳,悠长、叶底红匀鲜亮等特征外,更具古乔木茶山野之气激烈。

红茶性温,可养阳气。红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能够养胃。而因其是发酵茶,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了,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群、胃寒不适的人饮用。

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同样也能助消化,去油腻。需要补血的朋友也可以用红茶加上枸杞子、大枣等,给自己自制一杯补血养生茶。

而在红茶的诸多品类中,滇红由于云南大叶种独特的香高味浓,越来越受追捧。

滇红的产地不同,质量也略有差异,凤庆、云县的滇红毫色菊黄、香气高长,有的带花香,味道浓爽;勐海、双江的则毫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稠密刺激性激烈,回味不及凤庆滇红醇爽。春夏秋三季别离制造的滇红,色香味也微有差异。

凤庆。凤庆古称蒲门,原名顺宁,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是云南省临沧市下辖的一个县,多民族混居,与保山、大理等地相接壤,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

这里是茶马古道西线的历史重地,也是3200年锦绣茶祖的所在地。

凤庆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云南第一产茶大县,是凤庆大叶种的原产地,而凤庆大叶种是制作滇红茶的优质品种之一,这里也是野生茶种的全居地。有句话叫云南山茶甲天下,凤庆野生半野生茶树甲全省。

随着蜜香易武红茶的热销,我们发现茶友对于红茶的喜爱度很高。所以应着茶友对车秀贡茶的信赖,车秀团队不断调研试品,最后把目光落在了与我们相同属性的滇红世家——凤庆三宁茶业。

凤庆县三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8年,位于凤庆县滇红生态产业园区,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为一体。公司创始人周志荣,制茶高级工程师,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国茶人物•制茶大师。

锦秀一品

选用最高端的野生古树茶为原料,属3200年锦秀茶祖嫡传树种,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极具兰花韵,山野味十足,甜韵悠长,稀少珍贵是它最大的标签。

源自秘境的野生古树茶,历经沧海桑田,积攒日月精华,总能带给爱茶人“惊喜”,天然、古朴、原始、生态,并散发出源源不断的山野气息,这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每一口都在品尝岁月的味道。

锦秀红 (荣获中国(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不是所有的野生茶都叫锦秀红,3200年锦秀茶祖嫡传,臻选野生古树茶为原料,头春头采,满口皆是春天的气息,又夹裹着野生古树茶最原始的野性,辨识度极高,其花香馥郁芬芳,极具兰韵,且留香持久,汤感绵柔润滑,甜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气韵滋味皆是不可复制。

此款茶野生古茶树树龄平均在500年以上,野生茶树种属于“大叶木兰”,学名叫“中华木兰”,是植物的活化石。

3、普洱茶

立秋喝普洱茶,既能养胃护胃,又能养心定神,再加上,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带给我们的人生领悟是不一样的。特别适合在这个“悲秋”的季节,品一品人生的滋味,提醒我们爱惜生活,珍惜当下,减少“再品已是茶中人”的遗憾。

熟普属发酵茶类,熟普五行归土,口感甜,气味香腻;入脾经,通胃经,故熟普能调理脾胃,帮助消化。适合夏秋交界的仲夏时节(亦称“长夏”)饮用,能够固脾胃。

长夏是四季之中的一个小季,自小暑至立秋共三十天。此季湿气当令,是植物化花为果之时,在五行属土,有万物长养之功,在五脏为脾。主司水谷精微之运化,故在色为黄。脾土受心阳温煦故能制水,若为湿热所困,则因土不制水而致脾湿便溏,易引发厌食腹胀及胃肠疾病。此季饮熟普,以温心阳而固脾土。

谈到普洱茶的形状,很多茶友的第一反应就是“一沱二饼三砖四散”。龙珠茶的形状则是普洱沱茶形状的一种复兴,以前的沱茶都是需要撬过后才开泡的。而现在的龙珠规格则是5-8克,每一个都是刚好一泡,无需撬茶。

随着龙珠沱茶在保证茶口感不变的情况下,这种一粒一泡,小巧可爱,可以装进口袋的龙珠茶在生活中非常方便,正巧弥补了传统普洱茶不够轻便的缺点。因为大众的喜爱,愿意研究龙珠茶的厂家越来越多,小龙珠产品就变得丰富起来。

工艺的成熟,也让龙珠茶的用料变得更高端。因此,云南的很多名山头的茶都做成了小龙珠。龙珠茶与现代快节奏生活迎合,短短几年就在普洱茶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你知道龙珠是如何制作的吗?

什么是龙珠茶?龙珠是一种外形揉成小圆球的普洱茶叶,一般都是手工制作。制作时,需要先对毛茶或者散茶进行蒸软,然后取适量的原料放入干净的纱布中,随后手工进行揉捻,反复搓揉。力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轻,之后把棉纱打结,晒置定型,等它晒干,一颗龙珠普洱茶就做好了。

龙珠质量不如饼茶好?其实这是误解。龙珠的小巧与传统普洱茶的概念有所不同,让很多人对它有一个误解——原料一般的茶才会被制作成龙珠,不宜存储和珍藏。、事实上龙珠也是属于紧压茶,并且对工艺的要求比茶饼要高很多。尤其在制作龙珠的过程中,品质好的原料损耗会低于品质不好的原料,成品后条索完整叶底美观。

另外,制作龙珠茶的人工成本很高。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一天算下来也只能揉出不到一千粒的龙珠。试想一下,把这么高的人工,放在制作原料品质差的普洱上,岂不是浪费人力?

因此企业大都会选择量少,但品质好的原料做成龙珠,这样才显得珍贵。至于后期的陈化及收藏,只要原料过硬,工艺过关,注意存放即可。

一颗龙珠,可装进衣兜里,跟你走遍山川大河,随时随地享受喝茶的浪漫。这样方便的龙珠,谁又会拒绝呢?

除此之外,发酵的普洱熟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普洱茶的益生菌群多是在熟茶发酵的过程形成的。通过发酵,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茶叶中的香气成分、茶多酚等化学物质发生了结构转化,会呈现出来别具韵味的茶品特质和养生效果。

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有较多的活性成分,能够清理肠道。便秘的朋友可以每天饭后喝一杯普洱生茶。饮普洱生茶对杀灭肠道疾病病菌有持久的效果。

在俄罗斯,提倡腹泻病人饮浓茶汁进行治疗;美国科学家证明,茶叶中的EGCG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流感病毒有强的抑制作用,阻止病毒黏附在细胞上。

那卡是普洱茶的茶中贵族。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早在傣王时期,那卡就被指其为贡茶进贡国外(泰缅),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那卡茶吧~

那卡,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是勐海县内最古老的茶区之一,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身处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

那卡村占地面积9.69平方公里,位于有西双版纳屋脊之称的滑竹梁子山东侧,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800毫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那卡茶区因为海拔高,茶树享受的日照时间长,茶汤甜度也高,形成了香高水甜的勐宋风格。

在云南,制作竹筒茶的少数民族很多,但把竹筒茶做出名并成为贡茶的,唯有那卡的拉祜族!那卡的拉祜族人做竹筒茶早在清代就远近闻名,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司”(其管辖相当于如今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据史料记载,缅甸国王也曾指定那卡竹筒茶为贡茶。缅甸王非常爱茶,还留下“没有那卡香,缅王不用膳”的千古佳话。

那卡茶特点

1、中小叶种 那卡一带的古茶园茶树品种有大、中、小叶混生,其中小叶种居多,这在以大叶种著称的勐海茶区比较少有!

2、石上茶 那卡古茶园的生长环境是茶树下乱石成群,是生长在石缝中的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树生长环境,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3、小班章 它自带一股倔强的清香与柔甜,在勐海茶区独树一帜,被誉为“小班章的称号”。

那卡是一处远藏于勐宋山里的秘境茶园,有人称它为深山中的“遗世明珠”,曾经傣贵族送礼的最高待遇,凡是喝过的茶友,一定会记忆尤深。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

“草木之魂化作滋养身心的清冽甘醇,源于循天时守人和,自然而然。”“汤清纯、味厚酽、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瑞品也。”这是清代皇帝给予车家茶品的最高赞誉。

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发祥地,普洱茶号的诞生地,普洱贡茶的采办地,成就普洱茶盛世的崇高之地。这里是我们的根,更是我们的本。

车秀贡茶,不忘初心,品不在多,而在于精。今天就来看看我们今年的茶品都有哪些吧

2024年倚邦细叶CHEXIUCHAYE精选普洱古六山之首的倚邦古树春茶,中小细又圆是这里的标志,汤甜生津猛是这里的经典,浓缩后的精华,繁荣后的浩瀚。我们将重现倚邦的经典,滋味十足,花蜜甜香高扬,满口馥郁甘甜~让你感受妥妥的味蕾盛宴!

2024年麻黑CHEXIUCHAYE 从2002年至今,二十年多年的稳定品质,越来越精良的工艺,麻黑,不仅是易武茶区的登峰之作,也是车秀高品质的经典之味。精选2024年麻黑古树春茶,明星热卖之品,再现贡茶飘香~是新老茶客不容错过的藏茶佳品!

2024年冰岛CHEXIUCHAYE 冰岛茶一直以冰糖甜、兰花韵而闻名,受广大茶友的青睐,如今也同样冠以“普洱皇后”的称号,是临沧茶区中的一颗璀璨之星。我们一直坚持,凸显区域性特点,增加丰富性口感 ,所以年年优选五寨优质古树春茶,贡茶的工艺,拼配而至—冰岛大区。

立秋诗词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立秋》

南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秋》

唐 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太原早秋》

唐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魏晋 陶渊明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谒金门·秋已暮》

五代 牛希济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齐安郡晚秋》

唐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暮秋山行》

唐 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 纳兰性德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

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

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