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赣北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月夕秋分前,谷米来换钱”这个是啥意思呢?今年月夕在前还是在后?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之间,白露节气已过,接下来就是秋分节气,而在秋分前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月夕,所谓的月夕,就是我们说的中秋节。
我国古代,很早之前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习俗,在《管子·轻重己》记载:“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月。”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秋祭与丰收有一定的关系。秦汉及其以后各个朝代均沿袭这一习俗。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它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之为中秋。在农历当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关于这个节日的来源,除了祭月说之外,在民间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后来少女们纷纷效仿,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一个愿望。
秋分,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北宋文学家谢逸在《点绛唇·金气秋分》一词中写道:“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这不仅写出秋分的一个时间,而且还写到了秋分的一个景色,桂花香随着一阵又一阵风飘来,让人心情愉悦起来。
“人间最美是清秋”已经呼之欲出。清秋,也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罅隙,晕染了季节的眉梢。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季节,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人们之所以把它称之为秋分,是因为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就会明白,中秋和秋分,它们本质上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中秋节被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个传统的节日。
不管是秋分也好,中秋也罢,都有提到天气的一个变化,它作为秋季的一个平分点,对于未来作物的收成,可以起到很好的一个预兆作用,比如说秋分和中秋的时间,人们通过观察规律,就有得出二者的一个关系,并且有“月夕秋分前,谷米贵如金”的一个说法。
今年月夕在前还是在后?
月夕就是中秋,今年中秋是在公历的9月17日,而秋分是在9月22日,从时间上来看今年是典型的月夕秋分前,也就是说谷米贵如金。这无疑也是在告诉我们,今年的收成不是特别的好,因为庄稼收成不是特别的好,所以价格比较的昂贵。
而影响到庄稼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天气,风调雨顺,那么就会五谷丰登,如果风不调雨不顺,就容易受灾。
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月夕秋分前,容易出现极端的天气,比如干旱,秋涝,或者是台风天气,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以免庄稼出现损耗。
当然最后能不能丰收,其实还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天气只不过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月夕秋分前,人们也是根据当时的气候来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个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