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个教师节:湖南四位教师的故事与心声

新湖南 2024-09-10 07:20:27

编者按

今天,我们迎来第四十个教师节。

40年风雨兼程,教育如同一条不息的河流,滋养着无数孩子的心灵。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通过4位湖南教师的故事,回望他们执教生涯的点点滴滴,感受那份坚守与奉献的力量。

这4位教师,来自不同的时代,站在不同的讲台上,面对着不同的学生,但共同的是,他们都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学生的前行之路。

他们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缩影,是教育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大学教授李育民:

40年,治学任教心无旁骛

李育民教授在上课。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从当兵、当工人,到站上讲台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任院长李育民教授花了整整15年。回望自己40年的教学生涯,李育民认为这一转变既有个人的努力,更有时代的成全。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开启一波教改浪潮

1953年2月,李育民出生在耒阳县城,自小便要劳作以补贴家用。初中毕业后,他于1969年应征入伍,1973年退伍后招工到桂阳宝山铜矿,安排到汽车队的维修车间当了一名工人。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李育民请了12天的探亲假回家复习,1978年春节后收到了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政史系历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进了大学,犹如进入知识海洋,大家都非常珍惜,如饥似渴般地吸吮着这里的养分。”李育民回忆说。

1982年,他顺利考上研究生,成为林增平先生的第三届学生,1984年底毕业留校执教。他暗下决心,要以先生为榜样:对人不争名利,待人以诚,谦让包容、以德报怨,保持一个教书先生的初心。

一年后,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也做出了诸多积极的探索,高等教育事业散发出蓬勃的活力。

“只有培养学生独立精神、独立思考能力,才会开启民智、有创造力,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李育民鼓励学生们摸索着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在课上自由讨论,培养学生们的独立研究能力。

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和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得以入选,汉语言文学学科、历史学科列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改革。

1995年,湖南师范大学开设了第一届历史学基地班。与普通的师范班不同,基地班采用研讨式、讨论式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李育民经常组织辩论课和讨论课,让学生们先提出疑问,启发思考;再边读边议,讨论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1997年之后,李育民先后担任湖师大历史系主任和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在学院倡导“崇尚学术、笃实求真,自强不息、宽厚兼容”的科学态度和人格精神;并新增书法课、普通话课,着重锻炼师范生的教学必备技能。

“质量工程”启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21世纪初,教育部启动“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等项目,推动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这一观念在历史专业中尤为突出,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生长。

如何破题?

李育民积极推动国家项目“‘三结合’理念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决心打造一支胜任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优化管理机制,将机械被动的传统教学转变为灵活主动的互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他还积极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例如,引导学生们通过史料查找与整理,熟悉专业文献,踏出从事创新性专业研究的第一步。为师范生创造更多的中小学历史教学见习和观摩活动,鼓励学生们去“三下乡”调研,将历史专业的课堂知识融入社会。

“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被相继引入高校,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2024年,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发布,教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利用网络资源课前自学、分小组讨论史学热点话题、制作PPT进行课堂宣讲……在湖师大历文院《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实践中,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韩愈在千年前说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情形,在当下的时代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实现。”李育民认为,这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由重“传授”向重“引导”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需要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教教师龙新辉:

30年,躬耕教坛还是充满了干劲

龙新辉在给学生上课。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张祝缘 沈可心

“阴差阳错进入到职业教育,我想我早已爱上了这门事业。”自1995年来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龙新辉已经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了30载,见证了这所学校从一所中专学校发展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全过程,也亲身体验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

今年55岁的她本可以退休,却最终选择坚守在这里,执教公共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觉得自己还是充满了干劲。”龙新辉说。

中专“黄金时代”,她用真心与学生交往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这是30年前的课堂。虽然朴素,但不乏深度。

1995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现名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中专学校,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学校承载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当时我们学校招生很紧俏的,很多学生都想来读书。”龙新辉回忆道,那时学校还实行包分配,学生们顺利毕业,就能被直接安排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这对于很多家庭都很有诱惑力。

“那时生源很好,学生素质也高。”龙新辉说,当年她带的学生大多文学功底深厚,他们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常常和老师共同探讨,“很多时候我都得向他们学习。”

面对学生,龙新辉始终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在她眼里,教师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传播者,更应当是引导者、促进者和陪伴者,真诚地与学生沟通,才是教书育人的良方。

她曾教过的医学院学生包秀红来自云南大山深处,每当开学时,会千里迢迢扛着大包大包的鲜花来学校,变卖以后赚生活费。了解情况后,龙新辉毅然伸出援手,衣食住行样样关照,“在我家三年,她几乎是我半个女儿。”

后来,包秀红出国进修,成家立业,目前和先生在云南开医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师生一直保持联系。

高职“飞速发展”,她用实践将教学优化

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职业教育更甚。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类型,就要紧密贴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龙新辉说。

1999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升格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从中专到高职,学院迎来了教育层次与定位的新飞跃,对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为了打造一门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秘书写作实务课程,龙新辉带领团队开始为期一年多的市场调研之旅。

“调研之初,我们满怀信心,以为书本上的知识足以应对职场挑战,但企业中的秘书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龙新辉深入多家企业一线,与秘书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基于丰富的市场调研成果,龙新辉对秘书写作实务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打破传统课程框架,根据岗位需求重新设计和调整课程内容。“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写,更要教会他们为什么这样写。”龙新辉不仅引入了全国文秘专业专家谭一平教授的经典案例,还创造性地收集了毕业后从事文秘岗位的学生们的真实事件。这些鲜活的案例被编订成册,成为学生们手中的“宝典”。

“如今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国家越来越重视,身处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职教老师要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龙新辉说,自己也将继续坚守在职业教育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教教师陈赛兰:

20年,用爱和专业温暖每一个生命

陈赛兰在带领聋哑儿童进行游艺活动。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郝年念

“灰渣铺跑道,中间是泥土地面,暑假各种野草放肆地生长,又高又多。每到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学生们去操场拔草,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9月9日,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回忆起20年前,陈赛兰仍能记得那时简陋的教学条件。

陈赛兰说,那个年代的特殊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和很多老师一样,我是普教转过来的,一开始都不知道要干些什么,社会上也对特殊教育不了解。”虽然不熟悉这个领域,但是大家都热情满满,以校为家,互相鼓励,闲下来就练手语。

2004年,特殊教育是人们眼中的“福利院”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看见、被尊重、被重视。”20年的特殊教育生涯让陈赛兰更加清晰地看见每一个生命个体,也让她逐渐成为一个更加专业的特教人、特殊孩子的托举者。

2004年,陈赛兰刚接触特殊教育,当时大家对“特殊教育”都很陌生,“记得有一次打车说目的地是长沙特殊教育学校,司机当时还以为就是福利院。”

“很多人认为我们就是特殊儿童的保姆,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就好了,殊不知我们还要教孩子们学习知识、学会生活……”2008年,陈赛兰休完产假回来,便开始带五年级的班,班上一个女孩让她印象深刻,“那时,有的家长会认为家里有个特殊孩子有点丢脸。”正因为这样,女孩的父亲从不愿意来学校看女孩,为此,陈赛兰一边上门和孩子家长进行交流,一边悉心鼓励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慢慢走出了阴影,变得活泼起来。

“妈妈!”第一次听到学生这样喊自己,陈赛兰眼里闪烁着泪光,“现在这个孩子在深圳上班,还时不时会和我进行微信联系,偶尔聚聚,聊聊工作,聊聊生活,谈谈未来个人定位。”说到这,陈赛兰露出温暖的微笑。

2014年,特殊教育政策红利、师资飞跃

2014年,《湖南省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发布,在特殊教育入学率、师生比、师生供应经费、教师津贴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量化,特殊教育的地位、特殊教育教师的地位有了政策性的保障。

从100多人到现在近400人,陈赛兰所在学校整个师资队伍不断地壮大,师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04年学校研究生教师占比是0%,2012年达到0.7%,2024年达到17.9%。

“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教研、教改……我们在这种平凡的工作当中慢慢摸索。”春来秋往,陈赛兰见证了很多学生的成长,也见证了几代年轻教师的成长。作为教研组长,陈赛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实习生和徒弟。

胡淼是陈赛兰众多“徒弟”中的一位。为上好一节课,小到问题的提问、语言的组织,大到整个框架,陈赛兰倾囊相授。业务竞赛获“百花杯”特等奖、所授课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几年下来,胡淼已经能挑起大梁了。

2024年,开放办学走融合之路

教学体系上学制越来越健全,增加了学前与职业教育;学生障碍类别得到不断地扩充,由3类扩充到了11类……20个年头里,从最初的不完善,到如今越来越强,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这一路上,陈赛兰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以前闭门办学,现在是开放办学走融合之路;以前关注类别,现在更加关注个体差异。”

随着多重障碍孩子的增多,特殊教育变得日益复杂。前期评估、分类安置、系统地调整课程,个性化教学,陈赛兰和团队努力为这些孩子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

20年,从初入行时的陌生,到如今的从容与坚定,陈赛兰感慨地说:“特殊教育是一场相互成就,我成就了他们,他们也成就了我。它是一场师生互渡,甚幸有你,还好是我!”

对于正在或即将踏入特殊教育领域的年轻人,陈赛兰满怀期待,“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广阔的、不断变化的领域,让我们一起坚守初心,用爱和专业温暖每一个生命。”

乡村教师郭泽宇:

这10年,乡村教育越来越好

郭泽宇在给学生解答疑问。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通讯员 于静怡

曾经,湖南乡村教育面貌落后,乡村教师数量紧缺、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素质偏低,流失严重,而师范毕业生则“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

面对这一困境,湖南省政府果断出手,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2006年,湖南启动“初中起点五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2010年,更是在全国率先开展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高中起点的公费定向培养生之一,郭泽宇2014年7月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桂阳县最南端的偏远乡镇——荷叶镇,用教育的力量让荷叶中心校成为“乡村教育田野中的一朵奇葩”。

以仁爱之心立德树人

“当时最害怕听到学生说‘老师,我想去打工,不想上学了。’”初到村里教书时,郭泽宇也有些“不适应”:在执教的第一届学生开学之初,他在所带的初二班级摸了一次底,结果令他担忧:班上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重视不足、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匮乏,他们多数希望初中毕业后能外出打工。

如何逆转这一局面?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学生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的话,就能重拾生活的信心。要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们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郭泽宇一边忙于家访与家长沟通,一边经常用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求学经历来激励这些孩子。

渐渐地,毛泽东闹中取静、静中求学、冬天里用冷水洗澡磨砺意志等事迹,悄然间成为了激励乡村孩子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源泉。

让郭泽宇倍感欣慰的是,他执教的第一届班级不仅实现了零辍学率,更有一半的学生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三个塑造”——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2019年下学期,郭泽宇在担任副校长期间,自编了《安全与德育》校本教材,并创新性地对期中、期末的德育学习成果进行严格评估,并将此成绩纳入了对师生的综合考核与评价体系中。如果德育考试未能通过,还需参加“德育补考”。

为何连德育也要考试?面对家长们的不理解,郭泽宇耐心解释:“德育就如同树之根,根不深,树长不起来。留守儿童部分不良习惯,以及隔代教育所留下的痛点,都需要及时解决,这对他们的一生都非常重要。”

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育快速发展。党中央“两不愁三保障”的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保障乡村儿童就学的帮扶机制快速完善起来。2015年,荷叶中心校所有贫困家庭的困难学生被纳入保障范围,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和非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落实到位,教学环境也好了起来。

“十年前,多媒体教学还仅限于城区学校。而今,大多数乡村小学都已普及。”郭泽宇回忆道。过去上课的时候,主要依赖“口口相传”,老师们常常讲得口干舌燥。每次在黑板上书写,白色的粉笔灰便四处飞扬。长此以往,不少老师因此饱受咽喉炎之苦。学生们也不愿意坐在靠近讲台的位置,怕离黑板太近而“吃灰”。

今年3月,荷叶中心校顺利完成了最后一批16台教学一体机的安装工作。至此,全校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先进的智慧黑板屏幕,支持师生直接写字、标注、拖拽等多种交互操作,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如此一来,学生们学习得更愉快有兴趣,教师们也教得更为轻松有激情,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随着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等教育方针,荷叶镇中心学校出现了“三奇”:在生源进城大潮中,桂阳县乃至郴州市有部分城里的家长与孩子慕名而来就读,出现了少有的“教育逆城市化现象”;在优质师资进城大潮中,教学质量不减反增,省重点高中录取年平均超百人;在农村学校办学环境日趋繁杂下,学校口碑不减反增,尊师重教氛围日趋浓厚。

“我可以很骄傲地说,如今荷叶镇中心学校的学生走出去,不管是行为习惯还是仪容仪表,都透露出自信,这正是教育带给农村孩子最坚实的底气。”当他目光落在九年级学生雷羽的问卷调查表上,看到他郑重地写下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特种兵”时,郭泽宇的心中更加坚定了:这一切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