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县电视台,是如何应对县委书记批评的?

亮亮琴情 2024-05-07 14:12:00

1999年12月份,我们广电局局长老挨县委书记的批评。

最典型的一次批评,是在县里召开的一次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县委书记说:我不知道我们县是不是从市里划出去了?如果没划出去,为什么市里的新闻老看不到我县的动态呢?广电局长今天也在下面坐,你们的广播电视整天都播放的什么内容?广告广告还是广告,你这个广电局长就知道在电视里下广告么?我们县发展速度这么快,为什么不见报道?给你一个月时间,要立刻转变思想观念。否则,不换思想就换人,找那些知道宣传工作怎么干的、会干的、能干好的人来干。

会议结束后,主抓宣传工作的副县长和我们局长连饭都没吃,两个人在副县长办公室里研究了好长时间,达成了统一意见。决定:办好新闻栏目的同时,再开办一个综合性的时事专题栏目,让宣传工作全面提速,开创广电工作新局面。

局党组经过研究,让我负责这个专题栏目。

我们局长是退伍军人出身,在乡里当过多年乡长、党委书记,能力很强,思路清晰,干事果断,且性子刚烈,率性直爽。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把这个栏目交给你,党组相信你能办好这个栏目。

这个栏目的宗旨是什么呢?他看我拿起了笔,要在笔记本上记录,立即摆了摆手说:你别记录,记在心里就行了。这个栏目的宗旨,九个字:做一把手,让一把手看。

局长又说,这九个字是啥意思呢?你们的摄像机,在上面:就对准书记、县长两个人,其他县领导需要,我会安排别的记者去跟踪报道,你们就跟书记县长就行了;在下面:镜头对准县直局委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那些乡长,也可以不管他。也就是说,你做出来的节目,能让这些一把手都说好,就行了。

当时我三十多岁的年龄,对局长说的“做一把手,让一把手看,”很有些不理解,把镜头对准领导不对准百姓,能做好节目么?心里这样想,但面对着直接管你饭碗的局长,也只是在心里嘀咕一下,是绝对不敢说半个不字的。于是,就信誓旦旦地说:行,就按局长说的办,坚决完成任务。局长说:不能说坚决完成任务,而是要创造性地去完成党组交给你的任务,创造性,懂么?

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我来到主抓宣传工作的副局长办公室,我们俩又认真研究一番,节目从哪里入手,拍些什么能吸引书记县长的目光,等等。

节目还没开拍,下了一场大雪。县委办公室通知电视台,书记冒雪下乡去看温棚瓜菜生产。

以往,这些动态新闻都是新闻部记者去跟拍,回来在新闻节目播发。现在有了专题栏目,又有局长交代,台长让我们栏目组去拍。

当时,我们电视台用的还是模拟摄像机,为了办好这个栏目,局里花十多万元新买了一台数字摄像机,就分给了我们栏目组。

那场雪下得很大,我们一行开着单位的昌河面包车,冒雪跟着书记先后跑了三个乡镇的五个村庄。

我们县委书记也是退伍军人出身。那天,书记完全是军人装饰:头戴一个火车头棉帽,穿一身绿色军装,脚上是军靴,外面穿一件军大衣。每到一处,书记都弯腰钻进蔬菜大棚里,和菜农交谈,问大雪给他们带来什么样影响,需要政府那些帮助等。

拍摄这些镜头时出现问题了,因为大棚内外温差大,摄像机镜头在棚内拍摄时间长了,镜头就会迷糊。每到一处,我们的摄像记者抓紧拍,出现糊迷现象后,马上掏出纸巾擦拭镜头。

回来后,我们的专题栏目以《大雪过后话温棚》进行了报道。先是全方位报道了书记弯腰钻温棚的镜头,并使用了大量的同期声,把书记和菜农的交谈声,全播放出来。整个栏目十五分钟时间,书记的报道用了十一分钟。剩下的四分钟,我们又请来县蔬菜办的技术人员,讲述了雪后,怎样进行蔬菜管理。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其强烈反响。

我们电视台的功率很大,能覆盖方圆一百五十公里。当时我们这期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的不是我们县,而是周边县的部分村庄。他们看了我们县的县委书记冒雪钻进蔬菜大棚里,就说:人家的县委书记才是共产党的书记,像焦裕禄一样亲民爱民。我们的县委书记大雪天为什么不下来看温棚?

这话是我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听下面的村支书学说来的,这些村支书也是听相邻县那些村庄老百姓说的。乡党委书记,镇长便把这话说给了我们的县委书记,书记听了很高兴。

我们县的百姓,也一下记住了这位穿军大衣,戴军帽的县委书记,都夸赞书记亲民。

使我没想到的是,按照局长的九个字做栏目,不到各级领导爱看,老百姓也非常喜欢看这档节目。这档一直做到了2013年12月,整整14个年头。栏目影响很大。我在今后的文章里会陆续写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1

亮亮琴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