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出现!1.2万亿资金,开始抄底……

讯仕评财经 2023-05-14 07:42:00

5月11日,央行公布了截至4月末的金融数据。

整体情况有所好转,其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是:住户存款高增长态势终于结束了,4月的住户存款不仅没有继续增长,反而下降了1.2万亿。

此外,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也所有反弹,M2和M1的增速缺口收窄。

种种迹象显示,已经有一批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抄底了,他们不再满足于把钱放在银行存款里“避险”。

上图是央行官网上公布的,截至3月末的“存款性公司概览”,当时的个人存款(也就是住户存款)余额达到了131.1万亿元。

整个一季度,住户存款大增了9.9万亿,相当于2021年全年的增量(下图):

而在2022年,住户存款大增了17.84万亿,是近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

住户存款在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一季度大增,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疫情、房地产拐点等因素影响了预期,大家不太愿意投资或者消费;第二,银行理财出现大面积亏损,很多理财被赎回,变成了银行存款。

而这,也是造成近期CPI走低的重要因素。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CPI同比涨幅,只有0.1%,创下了26个月以来的新低。

不过,情况也在4月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是“住户存款在4月减少了1.2万亿元”。

有人把4月住户存款减少归结为季节性原因,因为历史上往往如此。历史惯性固然会产生作用,但不能解释全部。

4月减少的1.2万亿住户存款中,大部分是带有重新配置资产的“抄底性质”,或者消费性质。

今年“五一小长假”,中短途旅游费非常火爆,居民家庭旅游开支显著增加,会带来银行存款的下降。

此外就是配置资产。大概有三个去向:一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二是投入股市;三是买房。

据统计,截至2023 年4 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 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 亿元。

也就是说,4月份银行理财迎来了将近1万亿的资金增量。这有利于企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因为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各类债券。理财规模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复苏。

其次是炒股,“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正在成为股市新热点,由此带动央企股、央行股的大涨,参与的投资者人数在增加。

股市如果持续上涨,会带来财富效应,并拉动消费。

此外是买房。虽然2023年4月楼市有所降温,但新房成交1.2万亿元应该是有的(3月成交1.5万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购房者贷款比例可能会有所降低;再加上存量房贷利率偏高,很多人提前还贷,所以4月住户贷款余额不增反降了2411亿元。

这也说明,在楼市上出手抄底的人还不太多,没有带来住户贷款的增量。

总之,住户存款在4月下降了1.2万亿是一个好消息,说明开始配置资产的人越来越多了。

重要的背景是:银行存款利率不断走低。

最近一段时间里,不断有银行存款降息的报道。

比如昨天多家媒体报道了如下重要消息: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从5月15日起“降低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国有银行执行不超过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不超过基准利率加25个基点。

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目前整存整取3年期、5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2.6%、2.65%,都已经跌破了3%,进入了“2时代”。

中小银行最近也分批为存款降息,比如近日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三家全国性股份银行发布公告称,将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渤海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自5月5日起,该行活期存款利率由0.35%下调至0.25%,3个月、半年、1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至1.33%、1.59%、1.85%,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下调25—30基点不等,分别为2.4%、2.95%和2.95%。

有媒体计算:上述降息执行后,五十万定存三年将少4500元利息

存款之所以降息,是为了维护银行业的利差,让银行业保持适当的利润,同时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一步降息腾出空间。

在当前CPI走低,可能转负的情况下,正式降息的必要性显著提升。下周一将是本月MLF(中期借贷便利)续作的日子,到时候可以重点关注1年期MLF利率是否会下降。如果下降,则意味着本月有可能降息。

我的判断是,5月或者6月,央行可能会小幅降息一次。

无论是存款降息,还是贷款降息,对股市、楼市、经济都构成利好。只降存款、暂时不降低贷款利率,对银行构成利好。

5 阅读:4416
评论列表

讯仕评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