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高俅因玉狮子和玉龙笔架发迹,宋徽宗为何贪此宝贝?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6-01 12:49:12

前一篇文章讲到,小苏学士把高俅举荐到小王都太尉府中。因驸马王晋卿喜爱风流的人物,就留下了高俅。这天,王晋卿过生日,特地请来小舅九大王赴宴。这九大王就是神宗第十一子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徽宗天子。

酒宴之间,端王出来净手,偶然看上了小王都太尉书桌上一对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爱不释手。王晋卿见端王心爱,索性做个人情,把一个玉龙笔架也一发送了。改日,王晋卿派高俅送到端王府。于是,高俅就此发迹。

若是没有这两样宝物,高俅就没有机会见到端王,也就难有出头之日了。那么,羊脂玉镇纸狮子、玉龙笔架究竟是什么样的宝贝,端王为何贪图于此,高俅又为何籍此发迹呢?

端王即徽宗天子,就是高俅?

历史真实中,王晋卿是宋神宗的驸马,端王的姑父,《水浒传》中却把他们的关系写成了姑舅,说端王是王晋卿的小舅。《水浒传》“孙立孙新大劫牢,解珍解宝双越狱”中,就写了很多姑舅,解氏兄弟是顾大嫂的姑舅兄弟,孙立孙新则是解氏兄弟的姑舅哥哥,乐和又是孙立的小舅,孙立是乐家的姑爷。什么意思呢?

姑,是“孤”的谐音,以“姑”喻之,是以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女宿暗指永乐迁都后的大明都城,书中所有的“女”都是这个寓意。以及后来的《西游记》、《石头记》中所有的“女”或者“姑”都是隐写永乐迁都之后的大明。

舅,臼男,臼为石臼,也就隐藏了“石”。石是“豕”的谐音,豕为小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以豕代猪,以避“朱”讳。后来,大明就以“豚”代猪,《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以下简称“三大名著”)中的“邨”,就是豚邑,隐喻大明都城以及祖陵。

男,《礼·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三大名著中都以此象征朱家“水木火土金”五行字辈,所以,《水浒传》引首就以“五代”入笔,暗示朱家出了朱温(瘟)。

《水浒传》中也写了大明真实的姑舅亲戚,就是以江州隐写的李九江。九江是靖难第一功臣李景隆的小字,朱元璋二姐的孙子,保儿李文忠之子,书中的“郁保四(欲保四)”就是说的一直要保四叔(表叔)的李景隆。李景隆的事,咱们后文再讲,这里先说端王。

书中说,端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毯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对照高俅的诸般所爱,毫无疑问,九大王端王其实就是高俅的对写,或者说,就是一个人。高俅会的,端王都会。其中,高俅爱刺枪使棒,而书中的“枪棒”是禁军的代名词,但凡会枪棒之人,都是书中得到禁军护卫的大明皇帝。端王即徽宗天子,当然也是会枪棒的。

端,“萌也,始也,首也”,“古文:耑”,端王即耑王,也就是“瑞”,朱元璋字国瑞。所以,施耐庵说端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俊,指的是斩重黎而立吴回祝融的帝俊,书中的“地俊星”、李俊之“俊”均指此。重黎是钟离的谐音,朱元璋就是“濠之钟离东乡”人,祝家庄就有个钟离老人。吴回是重黎的兄弟,是大明朱姓之祖,大明国号就出自祝融。

帝俊,又叫姬俊、帝喾,后文书中还将以酸枣门、火眼狻猊等等地名与绰号借帝俊以隐写大明。高辛氏帝喾是高阳氏颛顼帝侄子,也就暗伏了《水浒传》中两段大明叔侄之战的历史。大明太祖高皇帝,以及《水浒传》中的高俅、高衙内、高廉、刘高等“高”就出自高阳氏之高。

端王就是后来的徽宗天子,《水浒传》中说帝号从不带朝代,凡是写到皇帝,都是太祖、太宗、仁宗等,而没有写成“宋太祖”之类。这样的笔法,一是为模糊朝代而隐写明朝,二是借用帝号中的字。到徽宗这里:徽,琴徽也,指的是琴音位的标识。古琴以什么为琴徽呢?嵇康《琴赋》中说:“徽以锺山之玉。”这就是《水浒传》中“徽宗”的寓意,宗即祖庙,大明的祖庙原本就在钟山。

前面解读高俅的文章中,已经讲明这个人物不是历史真实中的高俅,隐写的就是大明太祖与太宗。因此,端王、高俅本是一人。《水浒传》中高俅发迹的秘密,就在于此。

水陆俱备,王都尉家宴藏玄机

小王都太尉单请端王赴生日宴,这桌筵席也是“水陆俱备”。什么叫“也是”呢?第一回书中,洪太尉奉旨来到龙虎山,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这哪里是迎宾,分明就是水陆道场。因此,到了上清宫,“就进斋供,水陆俱备”。

香花灯烛,四大名著中都有,既是因冷香丸生于天历元年的隐写,也暗藏了朱棣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进入南京时的历史真实。当时,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燕王“遂按兵而入,城中军民皆具香花夹道迎拜”。

灯,烈火也,烈,明也,烛,谐音“朱”。后文书中,还有多处写到“香花灯烛”,都是水陆道场。水,指的是洪武,朱家五行字辈从燕王这辈起,是木字辈,朱元璋因而以洪武为国号,取水生木之意。《水浒传》以117处芦苇描写,隐藏女娲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即洪水,暗喻洪武。陆,即水边隆起之陆地,隐写大明南京皇城建在燕雀湖上。

水陆俱备,隐写的就是大明洪武。那么,小王都太尉的宴席是如何准备的呢?书中写道:

香焚宝鼎,花插金瓶。仙音院竞奏新声,教坊司频逞妙艺。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玳瑁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熊掌驼蹄。鳞鳞脍切银丝,细细茶烹玉蕊。红裙舞女,尽随着象板鸾箫;翠袖歌姬,簇捧定龙笙凤管。两行珠翠立阶前,一派笙歌临座上。

《水浒传》这类以大明符码为关键词的赞诗层出不穷,前面已经解读过几篇(包括开篇词),因此,相同的隐喻符码不再讲。这首赞诗中,有几个新词,捡几个比较特殊的解读如下:

紫府:隐写的是南京北京大明紫禁城。玳瑁:古人称之为海龟,又叫长寿龟,十三鳞。《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朱棣是“首戴一龟”者。朱元璋梦中遇朱棣,要夺“真人服”。朱棣封燕王,藩地在玄武女宿分野,因此自称玄武大帝转世,玄武的形象就是龟。后文书中的蔡京、蔡九知府、蔡庆、蔡福之“蔡”,就是占卜用的大龟,隐写燕王。

我相信,《水浒传》之意玳瑁喻“龟”,如果取其“十三鳞”的谐音寓意,那就太不可思议了。其实,《水浒传》中准确地预言了大明将如北宋那样亡于“金”,木字辈中的由字辈之后就是南明。但是,如果要准确地预言“十三陵”,恐怕还没有这么玄乎。

玻璃:明朝时的玻璃不是现在的玻璃,而是“颇黎”,大唐《玄应音义》中说:“颇黎,西国宝名也,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后来的典籍进一步解释,说颇黎“形如水精”,水精也就是水晶。朱元璋之“璋”是半圭,圭是白玉祭祀瑞器,朱洪武就是“水玉”、“白珠”。

《西游记》中卷帘大将打碎的就是玻璃盏,可能是认为唐朝时没有玻璃,多数读者就误读为“琉璃盏”。这一误读,就与原著寓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翠袖、翠珠:隐伏金翠莲、翠屏山。翠,是“羽卒”,谐音为“雨卒”,书中又写成“狱卒(牢子)”,隐写朱元璋逢及时雨驾崩。

小王都太尉的筵席充满大明符码,其中玄机就是其主题寓意:大明实亡于洪武。其中,也隐藏了龟取代“圭”的永乐篡位。

玉龙笔架与羊脂玉镇纸狮子深有寓意

把酒宴写得如此奇妙,但却不是这段故事的主题,施耐庵要说的是玉龙笔架、羊脂玉狮子镇纸。羊脂玉狮子镇纸是端王净手时看见的,《水浒传》中,“净手”往往惹出事来。比如:

林冲在樊楼与陆谦饮酒,出来净手遇见了锦儿。宋江发配去江州,借宿在揭阳镇穆弘家,夜里出来净手,得知自己入了仇家门,赶紧逃跑。宋江在柴进庄上饮酒,也是出来净手,遇见了“撼天狮子”武松。

净,“鲁北城门池也”,《水浒传》中为何总写“净手”,就与《说文解字》“净”的注解有关。鲁,是后文书中的鲁达、鲁智深。鲁,指的大明朱姓先祖之曹姓邾国,邾国就是鲁国的附属国。鲁,上鱼下日,“鱼尾与燕尾相似”,指的是燕王,燕王在日上,寓意朱棣登基。鱼,谐音禺,禺是长尾猿猴。开篇词:“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指的是朱家木字辈主导了大明兴亡。这几句说的是第一代木字辈篡位,恐将伤及木字辈中的由字辈。

北,即玄武之地,借以指导大明新都。城北门,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显圣之地,后文书中,将以托塔天王与白日鼠隐写北方多闻天王,也就是托塔天王,书中的玄武大帝与托塔天王都是隐写的属鼠的燕王。

手,应当是“首”的谐音,对应后文书中的“净头”。手,还谐音“守”,与“净”组合成词,借喻明朝的靖难之役就是一场玄武门之变。后文书中,将隐写建文帝在玄武门罹难的大明机密。靖难之役最后一天,镇守在金川门的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城门,燕王进城。“净守”,指的是城北门形同虚设。

这段故事中因“净手”,端王就得到了玉龙笔架、羊脂玉狮子镇纸,这两件道具,就是上面所讲的历史隐喻的注脚。

玉龙,指的就是属龙的朱元璋。笔架,指的是文房之物,隐写太宗文皇帝。筆,从竹,竹谐音朱。

羊脂玉镇纸狮子:羊,指的是属羊的朱标。“脂者牛羊属,膏者豕属”,所以,两件玉器就得派高俅去送了。镇纸,也是文房用具,与笔架的寓意一样。而狮子,就有深刻的寓意了。这个寓意,后来的《西游记》中有答案。

狮子,是柿子的谐音,《西游记》中的七绝山就写的是柿子。柿子谐音朱果,朱果谐音邾国,也就是大明曹姓先祖之邾子国。武松是“撼天狮子”,也是燕王谋反夺位的隐喻。

镇纸,本是镇尺,镇金直八,尺,“周八寸为尺”。朱元璋自称金鸡,镇尺因而隐藏了“朱重八”。纸,苫也,指的是草编遮盖物。后文书中,写了很多“毡笠儿”,以及苇帘,其中隐藏的是女娲补天,以及大明意象,“毡笠儿”还特指范阳燕军。有关毡笠儿、苇帘,后文书还有很多,待遇到这个词时,再来详解。

据《挥塵后录》记载,某日上朝,端王亡了带篦发的篦刀,王晋卿就把自己的篦刀借给了端王。端王十分喜欢,王晋卿说,最近造了两副,少刻送到府上。当晚,王晋卿就派高俅去端王府送篦刀。

当时,端王正在蹴鞠,问高俅能否此技,高俅答“能之”,端王就令其对蹴。高俅蹴技深惬王意,端王大喜,就把他留在了王府。

《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大致符合历史真实,但却把篦刀改为玉龙笔架和羊脂玉镇纸狮子,这就大有寓意了。

那么,《水浒传》中的高俅送玉龙笔架和羊脂玉镇纸时,还有哪些细节与历史真实不同而隐藏了哪些大明真相,历史真实中的高俅真的是不到半年就做了殿前太尉吗?

0 阅读:3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