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即使没有深入了解,也听过Nature的大名。它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在很多科学研究领域,大部分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Nature,而能够在该杂志发表论文的单位也多为985等顶尖大学。而近期,在Nature所发表的重量级研究论文中,就有一篇来自华东理工大学。
据悉,获得Nature关注的成果内容主要为:华东理工大学所研究的二维碲化物纳米片首次实现了宏量制备,这一成果以“规模化高质量二维碲化物纳米片在储能和催化的应用”为题进行发表。该成果一经发布,就得到了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小编深入了解后发现,发表顶级论文、产出尖端成果对于这所科创实力一流的学校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如近期的双靶点抗耐药真菌研究、太阳能电池研究等等突破,都是华理有代表性的成果,而继续追溯,就会发现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华理雄厚的教研团队和科研平台支撑。
目前,华理拥有教职工近3000人,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我国两院院士只有不到两千人,在华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量却已达到11人之多。众所周知,院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高校在相应学科能获得的项目质量与数量、科研经费,对学校的科研体系建设、完善和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除两院院士之外,该校还有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140余人。这支高水平的“明星团队”为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架起了通向成功的桥梁。
除了人才引流,科研平台也是决定科创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华理拥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和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部级重点科研建设基地约40个。同时,该校还与国境外17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友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在广阔平台的加持下得到提升。
基于优质的团队和平台,华理积极聚焦教学工作,探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校建设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共享平台、引入贯通式案例教学,这一创新还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同时,该校运用科技的力量,通过数字赋能,建设虚拟仿真实习课程,投入使用之后,每年将会有1200余名学生受益。
在华理的教学投入下,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40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校友中3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3人当选海外院士,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和骨干。
华理一流的科创实力与教学上的用心,为学子搭建起通向科研与学术的桥梁。相信选择在华理学习的学子,在“大师”的引领下,依托该校广阔的平台,美好的未来“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