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健康长寿,该多静养还是多锻炼?调查多名中老年人,研究给出答案

宁哥评健康 2023-06-14 15:55:00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生、老、病、死” 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养生的重要性日益体现。许多人将体育运动作为养生的手段,以达到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提高身体素质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深入人心的格言。生命的诞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运动,运动是生命发生的前提条件,也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了运动,生命将难以存活。《吕氏春秋》亦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意思是经常运动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外物的侵蚀,只有生生不息的运动,才能维持生命健康地运转。

与之相反的是,还有许多养生学家提倡以“静”养生。道教创始人老子主张 “无动为大”,儒家思想则重视“静坐修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保健的社会基础》一书中也指出:体力活动多的劳动者,平均寿命往往低于缺乏活动的上层阶级的人,也普遍低于脑力劳动者。从奴隶制社会至今,随着体力劳动的减少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近 50岁。

“运动“让人更加健康,“静养”同样也使人更长寿。那么,生命究竟是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呢?

一、科学研究发现:长期运动可延年益寿

生命在于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得到统一的回答。欧美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通过对多名老年人的调查,给出了它的答案。

今年4月,美国加州洛马林达大学的科研团队在权威期刊" Aging Cell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reduces transcriptomic ag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论文,证实了运动可以延长寿命,为“生命在于运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招募了30名年龄在40到65岁之间、喜欢久坐不动的中老年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每周进行3次高强度运动,每次运动23分钟,持续一个月;另一组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体育锻炼。一个月后,研究人员通过测定两组参与者的基因组学,来评估他们的生物学年龄。

结果显示,经过一个月的体育锻炼,实验组平均生物学年龄年轻了3.59岁,而未进行体育锻炼的对照组生物学年龄则增加了3.29岁。除此之外,运动组的PHQ-9(抑郁症自查量表)、PS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BMI(身体质量指数)、体脂量和内脏脂肪量均有所改善。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科学家们相信,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能够影响肌肉组织中与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使人更加年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除了延长寿命,运动还有这些好处

除了延长寿命,运动还能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诸多好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运动有利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改善。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心率,从而减少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运动降压”目前已得到科学界广泛认同。运动可以调节人体自主神经的功能,维持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平衡及稳定,使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同时,运动时血管壁释放的大量NO,不仅能使血管舒张,减轻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压,还能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健康有益。

此外,运动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不仅提高人体对流感和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还能降低恶性肿瘤、糖尿病以及帕金森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次,运动能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体格。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还能通过增加基础代谢率来燃烧热量,从而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预防和治疗肥胖。

不仅如此,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能改善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和病理性骨折。以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髋关节骨折为例,适量运动对骨折的预防和骨折断端的愈合均有重要意义。

国际髋关节骨折患者管理指南中提出:除非有禁忌证,患者在术后第1天就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它是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预防日常生活功能下降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中有积极作用。

最后,运动能提高神经系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身心健康。运动不仅能缓解人体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自信,还能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多种神经递质,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

科学的运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调整生物钟,缓解失眠等睡眠问题,对改善大脑功能、预防认知衰退和阿兹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临床上,“运动-心理-睡眠干预”作为一种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科学的有氧运动,不断增强患者耐受程度,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加之心理疏导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逐渐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运动带来的这些益处,为“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的 重要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三、过量运动有害健康,身体同样需要静养

运动并非百利无一害,“生命在于运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纵观体育运动史,职业运动员少有长寿者,而喜欢“静养”的龟类则是世界公认的寿命最长的动物之一。在古代,男性从事的体力活动较女性更多,故平均寿命也较短。由此可见 ,“静养”对促进身体健康 、延长寿命也很重要。

静养的过程,实际上是恢复体力和精力的过程。研究发现,运动时机体以氧化反应为主,新陈代谢提高,能量消耗增多,也意味着生理上更大的支出;而在静养时,还原合成反应占据优势,组织器官代谢降低,因而可以储藏能量、休养生息。

如果只有运动消耗能量,却没有足够的静养增加储藏,相当于只有生理上的“支出”,而缺少必要的补充,时间一长,“收支”不平衡,人体将处于亏损状态,体内各组织和细胞得不到有序化的恢复调整。这可能会打破身体内外的平衡,加速部分器官的磨损,造成生理功能的失调,甚至出现早衰和早逝。

静养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是“静” 是指无身体活动性。二是“养”, 即休养心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常常使自己保持宁静祥和的精神状态,就能够提高免疫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功效。

当今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身心俱疲,许多人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更容易产生各种身体和心理问题。静养,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给身体和心灵一个休息的机会,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生命既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

《礼记》有云: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也。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处在动静平衡之中,生命既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只有动静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的内在价值、生命价值和交往价值,符合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

在运动时,随着呼吸加深加重、肺活量增加,以及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可以为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使大脑变得更加清醒,精力更为充沛。长期适量运动,不仅能促进胃肠规律地蠕动,预防胃肠病及便秘,还能使心肌更加强壮,保持动脉的弹性和活力,预防多种疾病和延缓衰老。尤其是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运动既是体育锻炼,也是精神调节的重要手段。

静养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证明,人在静养之后,精神上的放松,可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和呼吸变慢,肌内紧张和耗氧量下降,血脂也会因此下降。美国哈佛大学的试验报告称这一现象为“意识的变形”,揭示了静养与生理反应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时间分配上,专家建议三分运动与七分静养相结合。运动锻炼的侧重点是筋、骨、皮,静养的侧重点则是精、气、神。人在运动时,尤其是进行慢跑和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项目时, 能有效地改善全身的氧气供应,调节和改善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从临床医学角度来看,有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需要较多的运动锻炼,如糖尿病、高血压;而有些疾病更适和休息静养,如流感、心肌梗塞;但对于大多数疾病,特别是一些身心综合征,则更需要动静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和静养的时间、强度、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实践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片面地强求一致。

综上所述,生命既在于运动,又在于静养,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运动和静养之间保持平衡。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而合理的休息和静养则有助于身体的修养与恢复,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无论是中老年群体还是年轻人,都应该在运动与静养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从而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Lohman T, Bains G, Cole S, Gharibvand L, Berk L, Lohman E.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reduces transcriptomic ag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ging Cell. 2023 Apr 20:e13841. doi: 10.1111/acel.1384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078430.

《基于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实用骨科杂志

《运动训练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3月 第 21 卷 第 6 期

《运动-心理-睡眠干预结合正念放松对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韧性的影响》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 年 2 月 第 10 卷 第 2 期

0 阅读:29

宁哥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