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仍难撬动欧洲消费者?

慧颜苏苏 2024-07-03 10:34:36

中国电动汽车的优势还远远没有体现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中,但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欧洲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接受度在提升当中。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此次访华的目标之一,就是缓和中欧之间正陷入紧张当中的贸易关系。此前,欧委会公布了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加征临时反补贴税。在访问中国期间,哈贝克特意对 “惩罚关税”和“平衡关税”两个概念作出了澄清,称欧盟此举不在于惩罚,而是对竞争条件的调整和平衡。

如果非得要咬文嚼字,除了需要对“惩罚”或“平衡”进行定义,还需要认清动词后者的宾语到底是什么,或者是谁。欧委会去年发起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反补贴调查,而最近又公布了7月4日可能施行的临时反补贴税。不确定的是,欧盟靠将中国电动汽车进口拒之门外而为欧洲车企赢得时间,是否真的能增强本土汽车业的竞争力,是否真的能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确定的是,更高的关税除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在华生产向欧出口的西方车企产生影响,同样也会对欧洲消费者的购车行为产生影响。因为欧洲更高的能源成本、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欧洲生产的电动汽车更昂贵。也就是说,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并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中国电动汽车所提供的价格选择,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哈贝克所在的绿党刚刚经历了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的重大挫折。哈贝克从中能吸取的教训至少包括,德国要想实现从天然气取暖转向电热泵取暖的能源转型,前提条件之一得是能源消费者能支付得起转型。当初因为环保意识,德国选民将绿党选进了执政党,而绿党参与执政后,选民的心态已经由绿色转型“好重要”变成了“太昂贵”,这也正是绿党此次遭遇选举支持率滑铁卢的原因之一。这个教训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出行领域的电动化转型。

在汽车电动化转型当中,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往往起着很大作用。在可能的反补贴税给供需带来影响之前,欧洲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态度已经相对克制了。相比起更友好更有购买热情的中国国内购车者,欧洲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更加冷淡。

AlixPartners最近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相比起更友好更有购买热情的中国国内购车者,德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购买热情增长缓慢。该调查于2024年3月底至4月,对来自中国、德国、法国、英国等9个国家的一万名消费者的电动汽车消费信心进行访问。其中一道问题为:“您下次购车时选择纯电动汽车的可能性有多大”,在中国,回答“可能”或“非常可能”的受访者比例已经由2019年的73%,上升到2021的85%,再到 2024年的97%。而在德国,该比例在同时期内的变化轨迹为从17%到36%,再到41%。影响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的除了价格因素,还有对电动汽车本身的疑虑,这些疑虑包括续航里程,充电时长,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在兴趣和疑虑的作用下,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之间,欧洲消费者更倾向于后者。

一组最新电动汽车进口数据也反映了正在退缩的需求。虽然德国联邦统计局最近以“40.9%的德国电动汽车进口都来自中国”为标题发布了2024年1月到4月德国电动汽车进口数据,但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因为德国国内低迷的需求,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量同比减少15.7%。而2024年1月到5月,德国新登记纯电动乘用车占所有新登记乘用车的比重为12%,同比下滑15.9%。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动汽车车型虽然在增加,但可选择的可支付的车型却太有限。

在我有限的直观感受中,这两年,德国道路交通中的电动汽车确实比往常更多一些,但也不至于多到出现德国人抛弃燃油车拥抱电动车趋势的程度,最常见的车型往往来自大众和特斯拉。至于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除了前两天偶遇过一辆MG,我从未在路上见过纯中国品牌电动汽车。中国电动汽车在德国的有限性也体现在了统计数据中。据德国联邦机动车交通管理局数据,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德国2023年新登记乘用车当中毫不起眼,排在前三的是MG、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分别为21232辆、4660辆和4139辆,它们占新登记乘用车总数的比重分别为0.7%、0.2%和0.1%。

虽然欧委会所惧怕的中国电动汽车的优势还远远没有体现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中,但不止一份针对欧洲购车者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欧洲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接受度在提升当中。前文所提的AlixPartners问卷调查表明,在德国,可能或非常可能购买电动汽车的受访消费者当中,70%表示,如果中国电动汽车车型比其他同类车型便宜20%,会考虑购买中国电动汽车。该比例在法国同样为70%。而欧委会的反补贴税一旦出台,必然也会影响到欧洲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按照欧洲审计院(ECA)的标准,欧盟政策在实现出行领域的绿色转型上表现堪忧。该机构发布的报告称,欧洲要想乘用车交通实现零排放必须向三个目标同时前进:减少道路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替代燃料达到市场成熟的程度;消费者必须要支付得起电动汽车,以实现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在欧洲审计院过去几年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显示,欧盟没有实现或接近其中的任何一条。报告指出,去年,欧洲新销售的电动汽车数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增长,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销售其实受益于公共补贴,而且,其中大部分车型的价格高于三万欧元。

在欧洲审计院看来,欧盟实现气候目标的最可行的路径就是实现大规模的汽车电动化,当然还有一条退路,那就是调整目标。欧盟的2035年退出燃油车目标在这样的情形下已经开始摇摇欲坠。欧洲审计院成员Annemie Turtelboom给出了两条实现减少排放的路径:要么更多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口,要么推迟退出燃油车的时间。欧委会显然难以接受前者,而后者,冯德莱恩当初信誓旦旦想要欧洲成为最先实现绿色转型的大陆,推迟意味着最初的雄心很快就到了偃旗息鼓的处境了。2023年,欧盟在2035年退出燃油车上达成一致,但同时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2026年将重新审视该决定。在欧盟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加征关税的形势下,欧盟2035年退出燃油车的决定也开始摇摇欲坠了。

0 阅读:0

慧颜苏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