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於期与吕不韦不合,为何却针对嬴政,鼓动成蟜造反并助荆轲刺杀

肖邦青史谈 2020-12-18 14:50:50

樊於期的出名还多亏了荆轲,他本是秦将,却去了燕国。后来自杀献出他的人头,配合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那么一个秦将为什么会去与燕国配合去刺杀嬴政呢?樊於期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对吕不韦不满

樊於期为什么会对吕不韦不满呢?我们知道,吕不韦在秦国做了丞相后,大权在握,由于他帮秦庄襄王登基,所以秦庄襄王把朝政都交于了吕不韦,并且很依靠吕不韦。

而这也正是吕不韦帮他的目的,但是吕不韦这么做就会引起朝中其他人的不满。他是一个商人,最后做到丞相,并总览朝政,这肯定让大家不满意。

樊於期也在憎恨吕不韦的行列中,但是吕不韦此时如日中天,他也不敢公开反对吕不韦,只能将痛恨的情绪放在心中。

可是就在嬴政执政时期,樊於期得到了宣泄情绪的机会。吕不韦为了报其他五国合纵攻秦的仇,派蒙骜和张唐率军先攻打赵国,让长安君成蟜和樊於期率军做接应。

这下就给樊於期创造了机会,成蟜是嬴政的弟弟,樊於期就乘此机会,开始劝说成蟜发动叛乱,以此达到反对吕不韦的目的。

2、长安居谋反失败

长安君谋反失败,使得樊於期没有了退路,这使得他从反对吕不韦变成了反对秦王嬴政了。

樊於期对成蟜说,秦王嬴政并不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而是吕不韦之子,成蟜才应该继承王位。

并劝说成蟜起兵谋反,这让成蟜动了心。谁不愿意当王呢?既然吕不韦是窃国,那么嬴政就不是合法的继承人,成蟜就能成为秦王了。

于是成蟜同意了樊於期的建议,发动了叛乱。可是消息传到了秦王嬴政的耳朵后,嬴政十分恼火,并派王翦率十万大军去讨伐成蟜。

这就使得成蟜很被动了,因为他不懂军事,而且兵力此时也不够,所以成蟜就只好投降了赵国。

这就使得樊於期没了帮手,没了反对吕不韦的工具和挡箭牌。因此,樊於期也不能安心在秦国继续生活下去了。

3、嬴政杀了樊於期全家

由于樊於期谋划成蟜谋反,所以嬴政知道后是非常生气,此时,不仅成蟜投降了赵国,而且秦军也战败了。

于是樊於期只能叛逃,逃到哪里呢?去了燕国。成蟜在赵国,秦国不会放过他,如果樊於期也逃到赵国,那么樊於期也会和成蟜一起遭到报复,而燕国离秦国更远,所以樊於期就去了燕国。

嬴政知道后,十分恼怒,于是把樊於期的家人抓起来,全部杀了,这使得樊於期非常痛恨嬴政。

所以,当荆轲提出来要他的人头,当作礼物去刺杀嬴政时,樊於期却同意了。这就能看出来,樊於期是多么地痛恨嬴政,宁愿献出他自己的生命,也要报仇。

从事件的整个过程来看,实际上是樊於期有错在先。他不喜欢吕不韦,却把矛头对准了嬴政,谋划成蟜谋反,借此来打击吕不韦。

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此时的嬴政也很讨厌吕不韦,所以如果樊於期有点智慧,他就会和嬴政站在一起,而不是策划谋反。

即便是他不喜欢嬴政,也完全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去其它的诸侯国。然而他却选择了最不合适的方式,最后导致局势反而有利于吕不韦,而不利于他自己了,还连累了他的家人。

所以通过樊於期叛逃燕国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越糟糕。

樊於期之所以方向选错了,就说明他对当时的形势分析错了。所以一个人要会看形势,如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那么就可能会造成损失。樊於期的历史教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史记·燕召公世家/秦始皇本纪》

《东周列国志一百零三回/一百零四回》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50

肖邦青史谈

简介:了解古人的故事,增长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