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孙中山独子,1949年拒绝和蒋介石去台湾生活,结局如何?

历史尘埃录 2024-01-18 21:36:00

引言:

孙中山的独子孙科,他在1949年没有随蒋介石前往台湾,他的下场是什么?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等人再也不能留在大陆,最后选择了逃往台湾(地区)。

孙科

但是,既然蒋介石和他的部下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其余的人就不必效仿了,他们的选择很多:要么留在这里,要么出国,不必到台湾去。

孙科也面对着同样的抉择,因为他是孙中山的独子,又在国民党中有众多的支持者,所以他很难抉择,也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最终,他还是出国了,而不是台湾。那么,为什么他没有到台湾,也没有在大陆定居呢?其最后的结果又是怎么样呢?

正文

孙科自幼生长于檀香山,印象中,他的父亲长年在外,极少来探望,仅靠书信往来。

他的父亲总是带着一个很重的包袱,里面装的都是厚厚的书,而不是什么纪念品。

久而久之,孙科连信都不用看,只要拆开包裹,便能知晓父亲的下落。

孙科三兄妹 孙科三兄妹

见到中文的书籍,就是东亚的;见到英文的书籍、法文的,就是欧美的。

孙科就是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中长大的,他自幼就有一种“养浩然之气,多读有益书籍”的精神,这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或许是因为对父亲的期望,农大毕业的孙科,在父亲的引荐下,十六岁就参加中国同盟会,自此踏上从政的道路。

孙科

孙科的脑子不比他老爹差,只是专长不在一个方面。

孙中山早年游历世界,眼界很宽,所作的决定也大多是战略性的;而且,孙科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更注重实际,更善于处理实际问题,对具体的事情,也能很快做出回应。

孙科、孙中山

孙科当上南京国民政府的第一任铁道部长后,立即着手筹划修建这条铁路。面对国内军阀政客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孙科又提出「统一经营、独立核算」的主张,使大家团结起来。

那时候的想法还挺先进的,基本上就是管理由中央负责,资金由地方负责,所有人共同建设,共同受益,这样的政策让中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建出了一条又一条的铁路。

孙科在任广州市长时,首创以城建税为主体,并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商业投机活动,对社会公正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此,他采取了“土地增值税”的办法,以有效地抑制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滋生。

孙科和夫人

可以说,孙科与孙中山同为立国立下汗马功劳,不同的是,孙中山高瞻远瞩,孙科长于实际。

在孙中山于1925年病逝后,蒋介石通过他的谋略和谋略,最终取得了政权。

孙科由于是孙中山的儿子,加上早年参加过革命,在国民党中享有较高的职位。

由于对蒋介石专制统治的不满,他同蒋介石发生了相当大的分歧,但是他们仍然是表面上的好朋友。

孙科在1929年年初,由于与蒋介石的政见不合,他毅然与汪精卫联手,组建了广州国民政府。孙科原以为,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同蒋介石所代表的南京政府分庭抗礼。

汪精卫

但是,汪精卫以前的财政问题,却使广州政府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人们的工资都很难维持。

在这样的形势下,孙科强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还是决定返回南京,重新开始他的工作。

在这次交锋中,孙科原想依靠广州当局来推翻蒋介石,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蒋介石不计前嫌,接纳孙科重返,除了孙中山的影响外,也是对孙科个人能力的肯定。

国民党成立之初,根据孙科的建议,成立了「五院」,也就是立法院、行政院、立法院、检查院、考试院等五大院,构成了民国初期的国家架构。

后来的科室划分,就是以孙科五院为基础,进一步细化的。

因此,就算是心胸狭窄的蒋介石,也无法否认孙科的能力,所以他选择了将孙科留在身边,然后再慢慢地将他拉拢过来。

但是久而久之,孙科就有了夺权的念头。3年之后,孙科在中国推行立宪制度,尽管最后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但孙科此举仍令蒋介石极为不满,曾有一段时间,他曾动过将其革职的念头。

两人之间的梁子,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要知道,孙科虽然选择了返回南京,但他对蒋介石的怨恨却从来没有减弱过。

不过由于广州政权的事情,许多国民党的高官都对孙科充满了怨恨。所以,他一回南京,就没有了支持者,也没有了真正的权力。

孙科没有办法,只好一边讨好蒋介石,一边暗中拉拢自己的关系和心腹。

不过,蒋介石对孙科的背叛始终耿耿于怀,因此蒋介石在返回南京之后,就暗中派了几个特工去监视孙科。

蒋介石得知孙科私底下与人勾结,勃然大怒,想要杀死孙科。后来蒋介石由于许多党内领导人的说服,最终还是放弃了暗杀孙科的打算,而把他放在了一边。

孙科在1948年年底,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坐上了行政院院长的位置。尽管他拥有同蒋介石抗衡的本钱。

但后来时局有变,孙科觉得党内风气不对头,为求保全自己,只好忍气吞声,继续以蒋介石的党羽自居。

孙科自1949年1月起,就一直与国民党中的重要人物联络,并从国际上争取美国的援助,来促成和平谈判。但是蒋介石却迟迟不肯退位,形势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1月14日以后,解放军从北部向天津发动进攻,向长江北岸推进,毛主席发表了关于和平的宣言,并提出以八项条件作为谈判的依据。这件事在国民党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应,58位议员在1月16日联合请孙科作出答复。

在这期间,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公开表示要他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孙科趁机又给蒋介石施加了压力。迫于重压,蒋介石终于在1月21日宣布“引退”。李宗仁在1月22日当上了代理主席。

蒋介石虽然口口声声说他是被桂派逼着退位的,但毫无疑问,孙科与国民党高官的接触,对他的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孙科对蒋的这场较量,是暂时的胜利。

蒋介石下野以后,孙、李二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关于国共两党的谈判,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孙科,都是要使事态朝着他们所愿的方向发展。

孙科那时的主张,是尽量保存国民党政权,因此打出“荣和”的口号,要求“公平合理”地进行谈判,同时又不能否认国民党在国际社会中的代表地位。

然而,蒋介石虽已退居幕后,却没有完全放手,仍在秘密地观察形势,等待时机。

蒋介石知道,他的军队仍然在他的手中,这就是他的最大资本。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算是隐退,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孙科虽然名声显赫,人缘极好,许多人都认为他继承了孙中山的理想,能够把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然而孙科最大的弱点,就在于他既不能控制军队,又不能控制自己的政治力量。

比较起来,李宗仁,他是桂系的,李宗仁不仅有一支数量可观、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而且还有一支死忠的党羽。

蒋介石于2月17日说,李宗仁要更换行政院长,由他自己作主。3月上旬,蒋介石更加清楚地表明,对于孙科,他不再勉强,“大势所趋”,只好“请辞”。由于蒋介石的暗中打击,孙科在3月8日被迫请辞。

李宗仁

归根结底,孙科虽然有很好的主意,而且在国民党中也很普遍,但是他提出的国共和平谈判的构想是不现实的,而且他也没有能力去实现他的构想。因此,最终的失败也在意料之中。

下台之后,孙科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继续追随蒋介石,还是另谋出路。最后,他还是决定离开。1949年3月16日,他从行政院院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到奉化会见蒋介石,接着又到广州,5月在香港隐居。

孙科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第一次体会到了“没有官身之轻”的感觉,只想安坐书斋,不显山不露水。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在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天下之大,哪里才是自己的容身之所,台湾还是国外?那时孙科仍持观望态度,还没有下定决心。

孙科在香港的时候,中共就透过熟悉的人,跟他接触,想让他留在大陆,而不是离开。孙科之所以不这么做,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我党对于这一点,也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他为国民党服务了许多年,而他却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他虽未能重返大陆,与昔日的政敌合作,却也没有远赴台湾,与中共对抗到底,这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前往台湾,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是孙中山的后人,受人尊敬和敬仰,正因为如此,国民党才会出于“爱屋及乌”的考虑,对国父的遗族给予一定的照顾。

孙中山

虽然他和蒋介石有矛盾,但蒋并没有把他排除在外。所以,与其到国外定居,不如以“难民”的身份留在台湾,或许是一条更好的求生之道。然而,台湾一方并不一定会这么做。蒋介石的恢复是不可避免的,孙科若真的到台来,势必会对台湾造成威胁。

《马超俊回忆录》说,蒋介石在1949年12月从成都飞往台北时,并未电召孙科到台。第二年,蒋介石发动了“改良国民党”,也没有正式向孙科发出邀请,只是通过秘书长洪兰友通知了孙科,这充分说明了蒋介石和孙科的立场是一致的,但理念不同。

再说,孙科早已看出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不愿意再给他干下去。他很想让自己的余生过上更自在的生活,思来想去,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其跑到台湾,受老蒋的摆布,还不如现在就跟他一刀两断,然后远走高飞。

不久,孙科就从前往台湾的国民党高官那里,见证他的选择是何等的明智。跟着蒋介石到台湾的人,最好的结果就是赋闲在家,白崇禧和薛岳,还有陈立夫和胡宗南这些蒋介石的老部下,在晚年的日子里,过得并不舒服。然而,隐居在国外的孙科,却是过得也并不好。

孙科到香港不久,就到了欧洲,然后再到美国。

这些年的流浪,给孙科留下了许多的思考。他先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然后是对政治的憎恶和排斥。

也正因为如此,当大陆与台湾分别向他提出要求时,他两边都不喜欢,无论回大陆还是台湾,他都不肯接受,甚至连高薪也不肯接受。

可是,在官场这么多年,他的存款并不多,再加上常年在外奔波,生活越发艰难。

当他还在香港时,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谁,都会来拜访他。他们的目标很明显。他也不推辞,尽可能多地给了他们一点钱。

后来实在穷得叮当响,只好远赴欧洲,找老朋友傅秉常。

不过,总不能一直在老友家吃饭吧?1952年,他携妻由欧洲移居美国,与长女孙穗英相依为命。

之后,两人虽然频繁地换地方,但生活还是安定了下来。在此期间,他们都是依靠她的女儿来养活自己。

可是,随着女儿一家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也是一落千丈。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夫妇二人亲手操持家务,以红薯为食。

1965年,孙科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与日俱增。所以,他决定不再到处游荡,而是回到了家乡。

他不象李宗仁那样回国,反而到台湾去了。

蒋介石对孙科这一决定颇为满意,并派蒋经国等人在回国当日亲自接待。

孙科是不是不怕蒋介石呢?为何不返回大陆?

孙科这时已是七十五岁高龄,到了他这把年纪,当然已无政治抱负,对蒋介石已构不成任何威胁,因此蒋介石对他十分欢迎。

而且,他这次到台湾,不但对蒋介石没有坏处,反而还有更大的好处:第一,他是孙中山唯一的儿子,可以使国民党安定下来;第二,他到台湾的决定,使蒋介石感到胜利。

说起来,孙科到台湾,也不过是为了见几个故友罢了。毕竟,他在那边有不少熟人。

4 阅读:1834

历史尘埃录

简介:探寻古今之谜! 见证古今变迁!解锁尘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