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就义前,逮捕她的县令泪流不止:杀你非我本意,请体谅

沐光知百年 2024-04-18 07:47:33

1907年7月15日天还没亮之时,近代著名的女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被苟延残喘的清政府逮捕杀害在了浙江绍兴。

在清政府没有事实证据就将其残忍杀害的消息传出之后,立刻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纷纷质疑和谴责黑暗的晚清政府。

而搜捕审讯秋瑾的山阴知县李钟岳也在此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情绪之中。

在被革职之后,李钟岳经常每天反复念叨着“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还时常盯着秋瑾的遗笔“秋风秋雨愁煞人”默默流泪。

在巨大的痛苦和悲愤中,李钟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趁家人不注意,他选择悬梁自尽,终年53岁,而此时距离秋瑾就义仅仅过了68天。

为何这位县令会如此自责?他和秋瑾之间又有那些故事?

1875年秋瑾出生在晚清的一个官宦世家中,秋家曾三代为官,历来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秋瑾就进入了家塾学习。

但秋瑾却感到家中先生所教授的知识十分古板,她更喜欢的是明清的志怪和传奇类小说,十分向往书中那些大侠们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生活。

年龄稍长之后,秋瑾开始逐渐目睹到晚清腐败黑暗的统治,这让她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893年冬,秋瑾和兄长一行人来到了湖南,并居住在长沙,在这里秋瑾的革命思想开始逐渐成熟。

在秋瑾生活在湖南的十年,正是湖南新学思想和变法思潮最活跃的时期,在这里秋瑾不仅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礼,还渐渐产生了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的思想。

1896年,听从父亲意愿的秋瑾和湘潭当地的一位富商的儿子王廷钧成婚,并在之后为他诞下一位儿子和女儿,此时的秋瑾儿女双全家庭富足,但秋瑾却始终没有忘却救国救民。

在随丈夫前往北京的一次旅行期间,秋瑾在目睹到皇城根下的百姓饱受饥寒折磨的生活后,心中更加坚定了要用所学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1904年,秋瑾不顾丈夫反对,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踏上了前往日本求学的道路。在日本留学期间,秋瑾结识了不少革命志士,例如黄兴、宋教仁和陈天华等。

在日求学期间,秋瑾已经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完全失望,开始积极的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并于1905年加入了同盟会,还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妇女革命组织共爱会的领袖人物之一。

1906年冬,秋瑾和徐锡麟等光复会领袖在上海举行秘密集会,计划在安徽和浙江两地起义,推翻清政府在当地腐朽的统治。

为了给起义做好充足的准备,秋瑾于次年回到了浙江山阴老家,开办了大通学堂,暗中开展革命活动。

为了确保起义成功,秋瑾用体育课做掩护,对有意向参加革命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而为了保护家人,在从日本一回国,秋瑾就与家人断开了联系。

按照秋瑾和徐锡麟原定的计划,双方本打算在农历六月初十在安徽浙江两地同时发起武装起义,然而这时却出现了意外。

徐锡麟手下一名前往上海购买军火的光复会成员叶某不幸被清政府的两江总督逮捕,在严刑逼供之下供出了起义一事。

清政府立刻通电安徽巡抚恩铭缉捕徐锡麟,徐锡麟得到消息后并没有躲藏,认为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先发制人。

于是在安徽的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时,率领起义人士击毙了前来参加典礼的恩铭,但因为起义事发仓促,徐锡麟一众人很快就被清政府派兵羁押,而他本人也惨遭酷刑就义身亡。

然而这边徐锡麟起义失败,秋瑾那边同样受到了清政府的审查。其手下的一位名叫聂李唐的人不小心泄漏了起义一事,随即被清政府从家中搜查出了准备参与起义的革命党人名单。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有人还向当时的绍兴知府贵福告发了秋瑾,并言辞凿凿的称大通学堂就是革命党的老巢,让贵福火速前往缉拿秋瑾。

被徐锡麟所杀的恩铭本为贵福的表亲,在得知此消息后,贵福立马咬牙切齿的请求浙江巡抚张曾扬速速发兵围剿。

张曾扬早就听闻大通学堂有人密谋反清,但学堂所在的山阴知县李钟岳却是一位开明的官吏。

李钟岳十分佩服秋瑾的才学和品德,所以对大通学堂一事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张曾扬的盘问也总是找个理由就搪塞了过去。

但张曾扬在听闻了贵福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之后,顿时怒从心来,于是他立刻向贵福保证,让他300士兵一同返回绍兴,包围大通学堂捉拿乱党。

在得知此事之后,李钟岳立刻马不停蹄的就求见了贵福,并为大通学堂和秋瑾解释,声称其并无越轨行为,此番若不查实就动用武力,恐怕会对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影响。

贵福虽然生气,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影响,还是准许了李钟岳回去之后速速查明事情真相,在向其汇报,他在考虑要不要采取行动。

李钟岳回到山阴之后,立马就开始着手考虑为秋瑾争取后路,但思来想去也没有一个好的对策,只得尽可能的拖延搜查时间,希望秋瑾和一众学生能赶快逃离山阴县。

起义泄露一事同样让秋瑾很是着急,他手下的师生纷纷建议马上起事,但秋瑾担心仓促起事恐怕会和徐锡麟一样惨遭失败,而且会连累不少人受害,就没有同意这项请求。

但情况危急,秋瑾只得将大通学堂的学生挨个疏散,而她自己则不愿意离去。在革命党人王金发劝秋瑾离开绍兴时,她用革命必定会流血的理由拒绝离开大通学堂。

1907年7月13日,被拖得怒不可遏的贵福让手下传李钟岳来见他,并给李钟岳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不包围大通学堂缉拿秋瑾,就将他一边押解归案。

无奈之下,在当天下午4时,李钟岳在贵福的监视下,率领大批清军前去包围大通学堂。

在将到大通学堂门口之时,贵福立刻下令开枪射击,但因为事前李钟岳为了避免清兵伤到当地的民众,特意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清兵担心误伤李钟岳,无奈只得朝天开火。

而听到枪声之后,秋瑾也知道清兵已经包围了大通学堂,她随即组织剩余的师生突围,并开枪为他们打掩护,但因为双方人数悬殊过大,激战过后秋瑾还是被捕。

秋瑾被捕的当晚,贵福就急不可耐的准备动刑逼供,但李钟岳却不为所动,秋瑾同样面色不改的和贵福据理力争,因为缺乏证据,贵福也只能无奈选择退堂。

第二日,贵福为了搜集秋瑾起义的证据,命令李钟岳查抄秋瑾母家。因为事发突然,秋瑾和他人往来的信件均没有事前转移,但李钟岳在得知之后,故意没有让手下进秋瑾的房间搜查。

这番搜查也自然是无功而返,但贵福却执意要杀掉秋瑾,立刻又催促李钟岳用酷刑逼秋瑾就范,但他却依旧不为所动,还在审讯时特意为秋瑾准备座椅。

秋瑾也被李钟岳的态度感动,遂将她出国留学,在大通学堂教书等事一一讲给了李钟岳听,而李钟岳也被秋瑾的才华和胆略折服,随即让人拿来纸笔,让秋瑾自写供状。

秋瑾在思考了一会后,在纸上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而这也成了她的绝笔。

而贵福在得知李钟岳此举之后,怒不可遏的又亲自跑到了杭州,向浙江巡抚谎称秋瑾已经认罪,拿来了一张让李钟岳将秋瑾就地正法的手谕。

在当天夜里,李钟岳再次提审秋瑾,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现如今的情况,说完之后这位晚清的县令当场泪流满面,并说出杀她并非自己所愿,请秋瑾见谅。

秋瑾也知道事已至此已无力回旋,她也不想再牵连这位县令,随即提出了三个要求,希望可以留下一封家书,死后不要扒去她的衣服,再给她备一口棺木即可。

1907年7月15日凌晨4点,在贵福的监视下,李钟岳被迫押着秋瑾来到了绍兴闹市口的刑场,就这样革命先驱秋瑾从容赴死,倒在了清政府刽子手的刀下。

秋瑾死后,贵福在得知李忠岳多次为秋瑾开脱,更是说出了“杀她非其本意”这样的话后,当即通报给了浙江巡抚,革了李钟岳的职。

李钟岳离任那天,数千名绍兴百姓自发来到街头为这位父母官送行,李钟岳也在此时感慨自己未能保全大局,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离开绍兴后的李钟岳回到了杭州,但杭州的山水却并未抚平这位知县愧疚抑郁的心,他每日闭门谢客,拿着秋瑾的遗笔“秋风秋雨愁煞人”反复观看。

终于在1907年9月23日早晨,李钟岳在家中的大梁上自缢身亡,以死明志,而这距秋瑾被害仅仅只过去了68天……

0 阅读:12

沐光知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