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时,6名佤族首领给毛主席写信:如不要我们,也请回信告知

小岛知风 2024-10-05 22:13:49

在1953年12月份时,毛主席接到了一封来自中缅边境地区的6位佤族首领联合书信,看到信后毛主席颇为感慨,而且心中的最后一句话“如不要我们,也请回信告知”,让毛主席颇为心酸。

原来这封信是中缅边境地区6位佤族首领得知解放军即将撤回1941年的划分的中缅边境线,他们认为自己要被中国遗弃了,于是联名给毛主席写了这封信。

毛主席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伟人,他知道佤族人的历史,他更知道佤族人为了当初的一句诺言为中国戍边1700多年,所以他在看到这封信后,知道佤族人认为中国要舍弃他们时,他颇为心酸。

佤族人为中国镇守边境的历史还得从诸葛亮身上说起

佤族人为什么会替中国戍边1700多年,这还得从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说起。

蜀汉昭烈帝刘备去世后,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而刘备死后西南边陲的南中地区地方势力蠢蠢欲动,想趁刘备去世脱离蜀汉统治。

很快南中少数民族各部反蜀自立,南中地区叛军以益州豪强雍闿为首,雍闿去世后,孟获则接替其成为南中叛军首领。

诸葛亮为了确保后方稳定能集中力量北伐曹魏,于是从成都亲率大军征讨南中,看过小说《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历史上的结局就是如此,最终诸葛亮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平定了南中地区叛乱,孟获等叛军首领都心悦诚服的归顺了蜀汉。

平定南中地区之后,诸葛亮立刻着手对南中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比如他在南中推行屯田制,还把之前的四个郡改为七个郡,由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自治,充分尊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

在诸葛亮的政治改革之下,南中地区的政局很快稳定下来,政治稳定了,诸葛亮立刻就着手经济改革,他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推广到了南中地区,使得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告别了原始生产模式,开始应用耕牛、犁耙、灌溉等种植技术,这使得南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也让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兴盛富裕起来。

是诸葛亮让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让各少数民族都得到了实在利益,所以从诸葛亮去世至今,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诸如佤族、傣族、彝族、白族等族人还在用各种方式纪念和怀念诸葛亮。

正因为诸葛亮对南中地区各少数民族有大恩,因此当时的佤族首领卡那曼卷与诸葛亮会盟,并在竹签上立誓:永不反叛,永远为大汉镇守边境。

卡那曼卷的誓言一直流传至今,而佤族人为了纪念诸葛亮,都自称是“诸葛阿公”的子孙后代,一直都铭记着为中国镇守边境。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有大量的汉人开始进入阿佤山区,比如明末清初时期的南明抗清将领李定国曾率军进驻,并且李定国为了团结佤族人和傣族人抗清,与当时的佤族首领和傣族首领歃血为盟:佤、汉、傣三家,精诚团结,代代相好。有背盟者,罚龙首之马三匹,金角之牛三头!

也是从这时候起,李定国所部的汉军与当地的佤族人、傣族人相结合起来,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融合。

到了清朝时期阿佤山地区的汉人更多了,到1743年时出现了一位汉人名叫吴尚贤,他本是当地茂隆银厂的矿工,由于人品正直,头脑聪明,因此他很快得到了矿工们的拥护,成了矿主并控制了茂隆银厂。

在吴尚贤控制茂隆银厂后,他提出了与当地佤族人搞好关系相融合主张,他与当时的佤族班老部首领峰筑(汉名向中土)会盟,并在圆木上一破两半刻字立誓:汉家、佤家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

可以说自诸葛亮之后,佤族人一直在与汉人相融合,早已融入进中国的一部分,而佤族人也一直遵循着祖先卡那曼卷与诸葛亮的誓言,世世代代替中国镇守边境,1934年的“班洪事件”就是佤族人遵守对诸葛亮誓言的最好见证。

佤族人坚决抵御英国入侵,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班洪事件

现今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班老乡和班洪乡是中国与缅甸交界处的佤族部落,都处在阿佤山区中。

1886年英国通过武力手段强硬的占据了缅甸全境,缅甸由此成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划分成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

占领缅甸之后,在清朝末年时,英国人野心勃勃又想侵蚀中国西南边境地区,在英国制造了“片马事件”和“江心坡事件”侵占了中国片马和江心坡地区后,英国人又开始把侵略目标瞄准了银矿资源丰富的阿佤山区。

英国为了进一步侵占阿佤山区,时常派人秘密进入班老和班洪等地区进行秘密探查,还非法勘探当地的矿产资源,甚至后来英国人还在街上公然枪杀佤族民众。

因此在清朝末年时佤族人民就对英国人愤恨不已,而当时的晚清政府已经处于灭亡边缘,根本没有能力支持佤族人与英国人对抗。

到了1934年时英国更是得寸进尺,英国派遣了250名全副武装的英军以“地质勘探”为名公然进入阿佤山地区,随即英军又派遣了2000名士兵强行侵占了佤族班洪部落并强行采掘矿砂。

最初英国人想用腐蚀拉拢的手段收买佤族首领,英国派缅甸这头的佤族首领携重金去收买班洪和班老等部落首领。不过班洪和班老地区的各部佤族首领明确拒绝了英国人的收买,这让英国人很生气,于是英国人开始威胁佤族各部首领,“将以战逼迫他们投降”。

英国人如此行为彻底激怒了佤族人民,在班洪地区总首领胡玉山的带领下,阿佤山区佤族十七部联合起来抗击英国人入侵。

佤族十七部首领会盟商议抗英时,十七部首领歃血为盟,并以“诸葛阿公”后代名义一致立誓表示: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为保中国领土和矿藏,宁死也不投降!

于是佤族人民在班洪地区开始的抗击英国人入侵战斗轰轰烈烈拉开序幕。在抗英初期,由于佤族人武器装备落后,他们用的还是土枪和弓弩,甚至还有很多人用的是大刀、长矛等相对原始的冷兵器,因此在抗英初期不少佤族人被英军的先进武器击杀。

虽然初战失利,但是佤族人并没有放弃抵抗英国人,他们一面坚守家园,一面向周边地区请求救援,就这样很快云南全省乃至全国都知道了佤族人奋勇抵抗英军入侵的事情。

很快云南国民政府就予以佤族人支持,并且昆明的民间团体和爱国人士还组成了“云南民众外交后援会”,他们从各个方面声援支持班洪地区佤族人民抗击英军入侵,紧接着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民众也都开始示威游行,并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国民政府全力支持佤族人民抗击英军入侵,反对英国帝国主义入侵。

云南景谷县县长李占贤在云南督办杨谦益的支持下,于景谷县组建了由汉族、佤族、傣族、彝族、拉祜族等多民族组成的“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随即2200多名义勇军拿着国民政府的武器进入班洪地区支援佤族十七部。

历时四个多月,在各族人民的一致团结下,张狂至极的英国军队最终被击退,班洪地区也终于取得了抗英胜利,这件事史称“班洪事件”。

英军败退之后,国民政府就开始通过外交手段处理这件事,但是在外交谈判时,英国人却恶人先告状,诬告李占贤率领义勇军劫掠缅甸果敢县,要求国民政府治罪李占贤。

所谓弱国无外交,由于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再加上英国联合美国等列强向国民政府施压,最终国民政府下令和平遣散义勇军,罢免李占贤并全国通缉治罪。

在“班洪事件”之后,中英双方都觉得应该尽快解决中缅南段未定边界问题,于是1935年中英双方开始谈判中缅边境问题,当时国际上还特意请瑞士军事观察组为中立委员会参与勘定中缅边境。

其实关于中缅边境问题,早在晚清时期中英就已经进行过谈判,当时中英双方主要针对阿佤山区归属存在很大争议。

英国人无赖的认为阿佤山区自古以来就是无主之地,谁的拳头硬就应该归谁。但是中国有史料记载阿佤山区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所以清朝与英国的边界谈判最终不了了之被搁置了。

这一次英国与国民政府谈判,又想像当初跟清朝似的耍无赖,这时候班洪佤族首领胡玉山再次站出来,他再度联合佤族十七部会盟,他们翻找出祖先留下的史料,从地理、历史、政治等各个方面向国际派来的中立委员会表示证明自汉朝以来阿佤山区就一直被中国历朝历代所统治。

同时为了争取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认可,阿佤山区佤族十七部向全中国人民发布了《卡瓦(即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在敬告书中佤族十七部首领以“诸葛阿公”后人的身份郑重声明: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并现尚有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我卡瓦人民,虽属云南极边夷族,未受中国文化教育之熏陶,致语言文字殊类各异。但男勤耕耘、女重纺织,日作夜息,自力自食,则与汉大同而小异……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 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

佤族人民向全中国人民发布的这份敬告书可以说是向中国最深情的表白,在2022年时,这份佤族人民向全中国人民发布的敬告书入选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可以说诸葛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换来了佤族人1700多年对中国的热爱和忠诚,即便现今佤族人依旧祭祀供奉诸葛亮,以“诸葛阿公”后代自居。

佤族人的担忧

虽然胡玉山等佤族十七部首领向瑞士组成的中立委员会提供了历史证明,中立委员会也采纳了这个证明,但是英国人却开始耍无赖,并不认可佤族人提供的历史证明。

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中缅边界勘定问题就只能被迫停止。到了1940年时,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英国人却在这时候站出来开始勒索国民政府,英国人竟然关闭了滇缅公路三个月。

要知道为了抵抗日本的交通封锁,国民政府的抗日物资都需要由滇缅公路运输,英国人关闭滇缅公路就是为了要挟国民政府,因此国民政府不得不在1941年时与英国签订中缅边界协议,阿佤山区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划入英属缅甸,史称“1941年线”。

虽然国民政府被迫放弃了阿佤山区大部分佤族人民,但是在英属缅甸官员前来登记户口时,这些佤族人民却坚决不认可自己是缅甸人,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是“诸葛阿公”的后人,就这样不论英国人如何威胁,这些被划入缅甸的佤族人始终不肯屈服。

不过很快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于是“1941年线”划定工作又暂时搁置下来,紧接着在二战结束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开始独立,印度也彻底从英国独立出来,随即缅甸也开始独立,“1941年线”也又继续搁置下去。

随着国民政府败逃,全中国解放,1949年时,云南的解放军120团进驻沧源剿匪,这时候阿佤山区的佤族人民似乎看到了希望,因为解放军不仅保护他们不受欺负,还给他们物资,教他们读书识字,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很多困难。

于是佤族人民就把希望全寄托在解放军身上,可是到了1953年12月份时,120团接到命令,要求撤回到“1941年”线上。

120团要撤离的消息让班老地区的佤族人民十分害怕,他们担心新中国政府会像民国政府那样为了利益遗弃他们,于是班老地区佤族各部首领集合开会,在开会商议后,他们决定6位首领联名给毛主席写信,并让120团代为寄给毛主席。

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毛主席接到了这些佤族首领的联名信,在信中佤族首领向毛主席表达的意思就是:之前英国人欺负我们,但我们不论英国人如何威逼利诱,坚持只认可自己是中国人,现在还有外国人欺负我们,如果英明的毛主席承认我们班老地区的佤族人,就请派解放军来保护我们,如果不要班老,也请回信告知!

这封联名信当即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毛主席在1954年1月时就委派中央工作组到当地安抚,中央工作组与当地的佤族各部首领进行了坦诚交流。

工作组表达了毛主席对佤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维护国家主权行为的认可和赞赏,然后又向佤族人解释解放军撤离并不是遗弃他们而是长远考虑,国家未来一定会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中缅边境问题。

此后中央为了向佤族人表示毛主席对他们的重视,中央办公厅特意给班老王、绍兴王等四位佤族首领写了回信,在回信中表示:卡瓦族(佤族)将和各兄弟民族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了中央工作组保证和中央办公厅的回信,班老地区的佤族人民这才彻底踏实下来,他们知道毛主席和新中国政府没有忘记他们,佤族人将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很快周总理就为此事出访缅甸,随即中缅边境问题开展了长达六年的谈判。最终在1960年1月28日时,经过中缅两方多次磋商谈判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在这个条约中“1941年线”被推翻,班老等地区重新回归中国。

班老等地区的佤族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无不欢欣雀跃,这一天犹如过年一般,他们终于可以获得新中国公民身份,此后也不用再受英国人欺负。

写在最后

一个诸葛亮让佤族人为中国镇守边境1700余年,让佤族人对中国有了认可和归属感,一个周总理让班老地区的佤族人终于可以重回中国怀抱,获得中国公民身份。

而现今班老地区的佤族人经过超半个世纪的发展,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当初毛主席和党中央对班老佤族人民的承诺也已经都实现了。

永远不要忘记,佤族人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为了抗击英国侵略者付出的代价,佤族人的坚强勇敢抵抗英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16 阅读:2746
评论列表
  • 2024-10-06 22:01

    看哭了!儿子找妈妈找的好辛苦!

  • 2024-10-09 11:10

    新中国成立了,无数先烈捐躯,换来中国人腰杆子硬了。

  • 2024-10-08 22:37

    他喵的,我也被风沙迷了眼。此生不悔来华夏,来必生种花家

小岛知风

简介:杂家一枚,爱好摄影、旅游、文学、越野,天南海北都爱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