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思辨,沐新知——深究细察,启迪智慧!2024肝病思维训练营·华中区...

桐乐说健康 2024-08-08 17:43:03

在国内肝病领域临床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恒思辨,沐新知——2024肝病思维训练营”近日顺利启航,活动得到翰森制药公益支持。肝病思维训练营项目希望通过与国内肝病领域大咖们的共同努力,为我国中青年医生搭建一个有质量、高效率的沟通和学习平台,为全面提升我国肝病临床诊疗水平,实现肝病诊治临床经验的交流与传承贡献重要力量。7月13日,2024肝病思维训练营区域营·华中区域营在郑州成功举办,10位营员通过病例解析展现了当代青年医生的风采。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本次训练营的精彩瞬间。

专家致辞

本次区域营上,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尚佳教授作为主席为此次区域营进行致辞,尚教授首先对此次肝病训练营的举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对此次参加训练营的营员寄予了厚望,期待能够通过本次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全国各地的参与者共同学习、领悟到肝病治疗的新思路;希望所有参与的营员能够以一个开放、交流的心态面对此次经历,共同推动肝病治疗领域新的发展。

尚佳教授

随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邹桂舟教授带来了“慢乙肝治疗的长期获益看艾米替诺福韦(TMF)的强效”的话题分享,邹教授认为,在治疗慢乙肝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抑制病毒、减轻炎症以及减少并发症并改善生存,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有研究证实了艾米替诺福韦(TMF)可快速、强效抑制病毒;在减轻炎症方面,TMF具更高ALT复常率且骨肾安全性更佳,而且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等多项指南推荐将TMF列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一线治疗。在邹教授精彩的分享过后,此次活动正式拉开了激动人心的序幕。

邹桂舟教授

真相慎思与

“真凶”追踪

上半场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红霞教授作为主持人对五位营员们进行了介绍,并期待他们为我们带来精彩的病例分享。

梁红霞教授

首先由刘腾飞医生带来了以“多学科诊疗让腹水不再难收”为题的演讲,刘医生介绍了一例72岁男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乳糜腹水的诊治过程。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降门静脉压力、营养支持等措施,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刘医生特别指出,患者接受了TIPS术后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反映了多学科诊疗在处理复杂病例中的优势。诊治体会强调了病因鉴别的重要性和多学科协作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王玮医生以“肝硬化?腹水难消为哪般”为题,讲述了一位66岁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性脑病、休克等并发症,经多学科团队协作,最终确定药物性肝损伤(DILI)。王医生总结道:①我国DILI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大,药物种类多,不规范用药,随意应用中草药、保健品以及对药物安全性和该病本身认知不够;②VOD/SOS临床表现多样:急性肝炎、门静脉高压、肝衰竭等;③在治疗过程中强调临床、检验、影像、护理及家属陪护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共同促进病人康复。

丁秋雅医生的演讲以“一波三折,蓄力登峰”为题,展示了一例52岁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愈过程。通过这个病例丁医生总结道:①LLV影响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增加对一线抗病毒药物的耐药风险。研究表明,LLV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进展更快,且5年内肝癌风险显著升高,尤其在肝硬化患者中,LLV的存在可能使约四分之一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②制定药物方案时,需平衡疗效与安全。强调临床治愈的重要性,并加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协作。

李宽医生以“门脉高压坎坷路”为题,讲解了一例27岁男性的特发性门脉高压病例。李医生强调:①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最重要的工作是明确病因,跳出门静脉高压就是肝硬化的固化思维圈;②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疾病谱广泛,鉴别诊断尤为重要;③在门脉高压症诊断过程中,MDT诊治作为一个多学科诊疗平台,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综合分析,从检验、介入、内镜、影像、病理多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对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使门脉高压病人得到精准诊治。

任丹凤医生以“汗出热退,黄疸现,错综复杂,因难寻”为题,讲解了一例23岁的女性的药物性肝损伤致亚急性肝衰竭病例。任医生通过此病例总结道,面对可疑性肝衰竭我们应该提高警惕,追本溯源,找到其发病原因;在诊疗过程中,多结合指南推荐的意见以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判断及治疗,及时停用可疑药物,严重时启动人工肝治疗可提高无移植肝患者的生存率,选择合理的药物,必要时进行肝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刘腾飞医生 王玮医生

丁秋雅医生 李宽医生

任丹凤医生

上半场五位营员的精彩分享结束后,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郜玉峰教授主持,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冯亦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亚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静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照如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邹桂舟教授对各位营员进行了一一点评与提问,教授们对各位营员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给出了相应的指导。

郜玉峰教授 徐静教授

冯亦农教授 李亚萍教授

张照如教授 邹桂舟教授

直击疑难与

领会前沿

下半场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荣琦教授作为主持人对营员们进行了介绍,期待接下来的五位营员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表现。

王荣琦教授

苏丽医生以“刚脱肝衰苦海,又落肌痛陷阱”为题进行开场,苏医生讲述了一位61岁乙肝患者从肝衰竭到横纹肌溶解的复杂治疗过程。在诊治过程中苏医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横纹肌溶解的病因追踪,最后患者肌痛症状得到了缓解。苏医生强调,当我们不了解疾病的真相时,仍然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查阅指南、文献去学习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逼近真相,才能帮助患者逃离陷阱,高度重视危险因素,减少横纹肌溶解之风险,为患者减少再入陷阱的机会。

苟国娥医生以“微妙的‘三角’无处不在”为题,讲述了一位15岁男性患者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综合征)病例。通过这个病例,苟医生强调:在疾病的初期,一定要结合患者病史演变过程、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且避免再次使用肝损及诱发Dress药物,如果患者有肝衰竭,加强保肝等内科综合治疗为主的基础上需辅以人工肝治疗,最后及时使用激素及血液滤过清除机体炎症因子,她总结道①DRESS综合征常合并有肝脏、心脏、肾脏多系统的损伤,多学科协作是优化治疗效果的关键。②DRESS是可防可治的,避免开具不必要的高风险药物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③DRESS经积极治疗后可治愈,康复后严格避免使用致病药物和有交叉反应性的药物。

王漩漩医生的演讲以“让罕见被看见”为题,讲述了一例23岁男性罕见的肝硬化最后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病例,通过这个病例,王医生告诉我们,肝豆状核变性虽然是罕见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但其在罕见病中是常见病,在诊断时应被考虑进去;肝豆状核变性并非不可治,部分失代偿期肝硬化可逆转;病情严重不是驱动治疗的禁忌症,我们应该定期监测铜蓝蛋白、血铜、尿铜等指标变化,个体化治疗。

马雪娇医生以“无心插柳柳成荫”为题,讲述了一例67岁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肝炎(IMH),最后诊断为肝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这个病例,马医生总结道,①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过程中,肝癌IMH发生率远超其它瘤种,IMH可能影响肿瘤定位穿刺取材的选择,IMH的肝脏炎症反应可能干扰了对肿瘤活性的准确判断;②肝癌有特殊的肝病背景,以及多种有创性治疗的情况下,肝功能损害的病因鉴别更困难,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个性化诊疗措施。

陶琳琳医生以“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为题,讲述一例40岁男性患者经过复杂的诊疗过程最后诊治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例,这是一种罕见并发症,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通过这个病例,陶医生强调①在进行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时要拓宽思路,加强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学科交流;②如果遇到反复发作不明原因急性肝炎者,一旦出现血三系减少时,需警惕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行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骨穿等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苏丽医生 苟国娥医生

王漩漩医生 马雪娇医生

陶琳琳医生

下半场五位营员的精彩分享结束后,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杨慧教授的主持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万虎教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和振坤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亚东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朱新宇教授对他们进行一一点评与提问,教授们对各位营员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给出了相应的指导。

杨慧教授

樊万虎教授 和振坤教授

王亚东教授 朱新宇教授

荣誉时刻

经过各位营员的病例分享,尚佳教授最后对本场活动进行了总结,马雪娇医生和任丹凤医生荣获本场优胜营员;陶琳琳医生、王漩漩医生、苏丽医生、刘腾飞医生、丁秋雅医生、李宽医生、苟国娥医生和王玮医生获得优秀营员。

本次训练营的圆满结束标志着又一批青年医生的成长,在这短暂而充实的时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知识的洗礼,智慧的碰撞,以及思维的飞跃,希望本次活动能够启迪参与的营员和所有致力于肝病的医务工作者,开拓思路,行走在致力于解决肝病苦难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让我们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0 阅读:0

桐乐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