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哪有什么无解的难题,只有不改变的自己

斯威国学 2024-10-15 08:50:40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章的字面意思。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之所以会遭受饥荒,为生存而忧虑,是因为赋税太重,连口粮都要拿出来上税,所以才会有生存的问题。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之所以感觉到人民很难管理,是因为管理者太强调自己有为,上下脱节了,所以才会难以治理。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人民之所以不怕死,其实是因为太想活,怕死就容易死,不怕死反而能活,人民就只能选择不怕死了。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作为管理者来说,只有做到不是为自己的需要努力,而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努力,这样的管理者就叫做贤人。这样的人要比那些只顾自己,不顾人民的人强太多。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本章承接上一章,讲的仍然是上与下的关系。有人说,老子这里讲的是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对抗,上升到了社会问题,这样讲当然没问题。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受苦的却是人民。 “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攻城滥杀,覆高危安,掘坟墓,扬人骸,大冲车,高重京,除战道,便死路,犯严敌,残不义,百往一反,名声苟盛也。是故质壮轻足者为甲卒,千里之外,家老羸弱,凄怆于内,厮徒马圉,軵车奉饟,道路辽远,霜雪亟集,短褐不完,人羸车弊,泥途至膝,相携于道,奋首于路,身枕格而死,所谓兼国有地者,伏尸数十万,破车以千百数,伤弓弩矛戟矢石之创者,扶举于路,故世至于枕人头,食人肉,菹人肝,饮人血,甘之于刍豢”。 这是《淮南子》中描述的战国时期人间炼狱般的场景。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战,人命如草芥。吃人肉已经不是恐怖的事,不是不得已的事,而是甘之于刍豢。刍豢是牲畜的意思。 战国时期这样,春秋末期的情况能好到哪里去!那个时期,老子、孔子,以及后来的西河学派、稷下学宫的诸多学者提出的理论,几乎都是在为动乱的社会寻求解决方案。其实,所有动乱的时期,都会有一批有识之士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或古为今用,功洋为中用,用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理论指导行为。电视剧《觉醒年代》讲的就是这样的真实的故事。 也可以说,老子是借本章痛斥统治者,希望他们有所改变。不过,这样理解很难让我们在实践当中去用。所以,我们还是要上升到关系层面。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理论,都是要求从上层改变,从上层的思想上改变。虽然上与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上层占据的资源多,影响力大。百姓忍饥挨饿,甚至人吃人,百姓难以管理,百姓不畏惧死亡,是自己造成的吗?在老子看来,当然不是。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都在于上层,在于上层有没有这个认识,有没有付出行动的能力。 老子看得很清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能清楚。 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曾有个天真的皇帝问,何不食肉糜?税是国家财政的基础,但是春秋时期的税,几乎没有低于十分之的。齐景公时期更为严重,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意思是什么?百姓把劳动收入分成三分,两分归公家,一分用来维持自己的衣食。国君聚敛的财物已腐烂生虫,老年人却挨冻受饿。 上层追求自身的舒适安逸,不顾百姓的死活,不停向百姓索取,百姓稍有反抗就去压迫。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满足不了,百姓自然就不畏惧死亡。既然反抗不反抗都是死,不如反抗,这是遭受压迫之人的心态。然而,在上层看来,民众太难治理了!仿佛这是无解的难题。他们认知不到的是,这是自己剥削和压迫导致的结果,是他们自身太过于有为造成的必然后果。 老子表面讲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本质上讲的仍然是关系,这个关系的主导者在上层,问题的解决,也在于上层。上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现问题,从自身找原因,调整自己。这就形成一种正向的文化,就像水一样滋润着底层人民。人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也会去修自己的身,把家庭经营好,有余力的把组织建设好,再有余力的,管理国家,治理天下。这是正向的循环。 然而,这种觉悟,任何时候,都是要修的,并不是所有人所有时候都有这样的认识。 在家庭中,父母为上,孩子为下,在学校,老师为上,学生为下。孩子出现问题,很少有父母认知到要去改变自己,学生出现问题,很少有老师调整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父母,能够调整自己的老师,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大多数人是这样的,关系出问题了,需要改变的是你,而不是我。我能吃到肉糜,你怎么就不能吃到?居然还把自己饿死了?这是你的不对。出现问题,是孩子的不对,孩子作,孩子懒……他们很少意识到,是我要做出一系列的调整,让你也能吃到肉糜。 我们把孩子的成长过程做一个梳理。 假设一个场景,一个女人怀孕了,一不小心来到无人区,没有走出去,但是有吃有喝,保证不死。她千辛万苦把孩子生下来了,孩子跟谁学呢?除了跟动物学,就只能跟妈妈学了。妈妈所有的认知就是孩子的世界构成,妈妈怎么看这个世界,孩子就会怎么看这个世界,因为他完全学不到别的东西。 来到现实社会。一个家庭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爸爸有妈妈的时候,这个爸爸妈妈的思想,是不是也会影响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景,有共同的身份价值观的时候,孩子很容易统一,他心里面不会有冲突。 如果父母经常有争斗,意见不统一,占强势那一方的三观更容易影响孩子。弱势的一方,在行为上影响的会更多。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这个孩子遇到比他更强势的人,他会把自己变成弱势的人,他就会让自己受委屈。所以,孩子的委屈感是很多的。 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进了幼儿园、小学,开始跟社会接触的时候,他的社会化现象就开始了。你会发现随着他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影响三观的东西也变得多起来。这个时候当父母的怎么办?保证孩子情境高度稳定,并且是符合社会化需求的。 所以说,孩子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家庭。但是,孩子在家庭中的认知要和社会保持一致,不这样的话,孩子可能会有几种状态: 一是认同家庭的认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和社会群体有冲突。 二是认同社会认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家长反映出孩子不听话,难管教。 三是孩子比较灵活,在家庭用家庭认知,在社会用社会认知,这样的后果就是让父母感到,这个孩子怎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 四是孩子很难适应这个冲突,只好回避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家长搞不清孩子在成长中的这些烦恼,仍然坚持自己是对的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的状态。孩子就有可能和父母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避免有情境交融的情况,不愿意交流。在家长的感觉中,就是这个孩子怎么越来越难以管教,不听话。 家长这时会出现两种状态,要么放弃管教,要么变本加厉约束孩子。如果是第二种状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差,孩子压力过大,出现什么样的意外都有可能。这就是老子说的,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生。 老子说: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在老子看来,那些不把焦点放在自我身上,追求自身的安逸、享受,而是与被管理者形成我们,在实现最高的战略目标下,形成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这样的人,要比那些只珍视自己生命的人更胜一筹。当管理者认知到人民才是管理者的基础,没有必要让自己变得很有为,而是让人民有为,当管理者的管理架构是为了确保可以让人民生活幸福,那么,他们一定会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当父母教育孩子不再是为了体现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而是帮助孩子实现成长。这样的父母,就会受到孩子的拥戴。
0 阅读:5

斯威国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