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普京仍然对胜利抱有幻想,最终可能会是个“无言的结局”

又柔聊国际 2023-07-13 10:25:02

俄罗斯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经逾500天,但至今没有实现任何一项既定目标。阻止北约东扩,反而促成了北约成员国数量的增加;终结美国霸权地位,反而让欧洲更加依赖美国;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反而将乌军打造成了欧洲大陆数得着的军队;对乌克兰“中立化”的要求,反而使乌克兰加快了“远离”俄罗斯的步伐;所占领的乌东四地“入俄”,更使俄罗斯失去了战略“回旋余地”,以至于连“妥协”都无人搭理。直白地说,那就是妥妥地“战略失败”。

客观地说,俄罗斯之所以陷入如今的“困局”,与普京的“战略误判”有关,与挫折后的“进退失据”有关,与战略调整“滞后”的传统有关,还与对土地的“贪婪”有关。特别是在乌东四地“入俄”问题上的“误判”,使俄罗斯和普京双双失去了“及时止损”和“自我救赎”的机会。乃至于普京现在只能将“解困”寄望于西方的“战争疲劳”,而这极有可能是普京的又一次“战略误判”。

即便是再强大的国家也有遇到挫折和无法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时候,俄罗斯如此,美国亦如此。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那就要看其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了。显而易见,美俄在战略调整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从而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后果和结局。

二战后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美国照样输掉了越南战争;苏联解体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同样不敢在伊拉克久留,同样输掉了阿富汗战争。最重要的是,美国对待“挫折”的方式与俄罗斯截然不同。

当美国意识到不仅无法赢得越南战争,而且多待一天就会有无谓的伤亡后,美国不顾颜面地撤了。当意识到控制伊拉克比攻打伊拉克的伤亡更大时,奥巴马让美军主力离开了伊拉克;当美国意识到试图改造阿富汗是个战略性错误时,主动放弃了20年的付出,不顾世界人们的耻笑,也撤了。

美国的每一次撤军都包含了战略调整上的果断和“不顾颜面”,但得到的是止损和保留了“国本”,不至于使自己一蹶不振。反观俄罗斯,即便是明显的战略失败,既不会承认,也不会善罢甘休。直至付出超常代价后,要么挣得了“面子”,要么被彻底打败后才“蛰伏”。这也是美国能够强盛,而俄罗斯要么强而不盛,要么盛而不久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直白地说,遇到挫折且需要调整战略时,俄罗斯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而美国则是“不要面子少受罪”。至于世人怎么嘲笑,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只要“老本”还在,别人笑话又如何?就怕大事、小事都为“面子”而活着,到头来却是被掏空了“老本”,落得个轰然一声倒塌的悲剧。

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是换作美国,在围攻基辅失败后,它会毫不犹豫地结束这次特别军事行动。因为,当首要作战计划和关键战略目标失败和无法实现后,再顾及“面子”和抱有“幻想”,其实已无意义。

反观俄罗斯,虽然也在围攻基辅失败后进行了战略调整,但却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被动。因为,普京的调整带入了这个时代最敏感、最忌讳和对方最不可能妥协的“土地”因素。

直白地说,恰恰就是因为“乌东土地”问题,使乌克兰的抵抗更加坚决,使西方的“援乌弱俄”政策更容易在各自的国内被接受,使西方更加抱团。同时,还会让俄罗斯的朋友和盟友“很为难”。比如,莫迪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普京:现在不是战争年代。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当着普京的面拒绝承认顿巴斯地区“独立”。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普京不在乌东四地搞“公投入俄”,俄罗斯现在就不至于这么被动。甚至于,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随时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结束。而现在,如果再撤军,对外“很没有面子”,对内无法交代。而俄罗斯恰恰又有“爱面子”的传统,普京则又需要在国内有“威信”。所以,普京现在是“进退两难”。

毋庸置疑,普京最大的战略失误不是低估乌克兰的抵抗意志,不是高估了俄军的实力,也不是低估了西方的反俄决心,而是“误判了时代的变迁”,所以才搞出了“四地入俄”这个令俄罗斯和他本人陷入“不能自拔”困局的败招。

普京曾说过,彼得大帝夺取圣彼得堡时,欧洲也没有国家承认,但后来不都承认了吗?显然,普京认为,只要将乌东四地夺到手,世界终究会承认。可是,普京却忘了时代不同了。忘了人类社会毕竟是进步的。即便有时会有退步,但也不至于退到几百年前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普京注定不可能成功。而在现实中,这恰恰又是普京绕不过去的“坎”。

对于乌东领土问题给普京带来的困局,并不仅仅是旁观者清。即便是俄罗斯自己的高级战略专家和智库人物也认为该问题近乎“无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是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是俄罗斯的战略问题专家和高级智库人物,他在谈到俄罗斯为何会陷入困境,俄乌冲突为何难以实现停火时也认为,土地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

科尔图诺夫表示,领土问题仍然是最敏感、复杂的问题之一。一方面,乌克兰已经表明了自己立场,非常激进,要求重新控制顿涅茨克等四地以及克里米亚。另一方面,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这些地区已经并入俄罗斯联邦,扭转这些决定并不容易,因为已经写入了俄罗斯宪法。

显而易见,科尔图诺夫也认为,“乌东四地”的入俄问题使俄乌双方“均无退路”。那么,俄罗斯如何才能摆脱这个困局呢?这位俄罗斯专家给出的答案也是普京目前正在做的,那就是“等待”,等待西方出现“乌克兰疲劳症”。

这位俄罗斯专家解读说,乌克兰人认为,俄罗斯会受到来自西方更多的压力和制裁,而乌方会从西方获得更多的武器,让形势变得对乌克兰有利。而俄罗斯则希望看到西方的“乌克兰疲劳症”,即西方民众支持乌克兰的热情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战争的疲惫。同时,乌克兰民众也会疲劳。

俄罗斯这位专家似乎也并不认同俄方的这种等待西方的“乌克兰疲劳症”策略。因为,他虽然没有直白地说出来,但他说了“有一方可能是错的”这句话。事实上,等待别人“疲劳”才能获胜,本身就是没有底气的写照。再者,指望西方因为“疲劳”而放弃乌克兰,不仅不靠谱,而且很危险。因为,美国本来就是要“拖垮”俄罗斯,而不是想一下子就将俄罗斯置于死地。

如果美国想让俄罗斯遭受更大的打击和损失,它又何必在援助乌克兰武器问题上“挤牙膏”?它完全可以将更多、更先进的武器送给乌克兰。显而易见,美国的真正目的是要慢慢消耗俄罗斯的“国力”,不给俄罗斯在这场战争结束后短时间内再次崛起的机会。

比如说,如果俄罗斯现在主动撤军的话,俄罗斯的实力还在,仍然可以威胁美国和西方。但假如俄罗斯被慢慢消耗几年后,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俄罗斯国内再出现类似于“瓦格纳事件”那样的问题,俄罗斯就有可能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那样的俄罗斯才是美国想要的。所以,美国不会出现“乌克兰疲劳症”。

从俄罗斯的“战宣”口径和俄罗斯的博弈策略来看,普京对西方“乌克兰疲劳症”的期望太高,以为某几个国家民众的几万人游行就能改变对乌克兰的援助政策。以为某几个私交不错的北约国家领导人的几句好话,就产生了西方反俄阵营会崩溃的幻想。其实,这大概率又是普京的一次“战略误判”。

就在本次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开始前一天(7月10日),北约达成了一项对俄罗斯的防御计划,据报道,这是几十年来北约最大规模的防御计划,这足以说明,北约不会对俄罗斯手软,自然也不会出现“乌克兰疲劳症”。

再者,指望西方阵营松动的想法同样是不靠谱的。比如,此前与普京颇似“交情很深”的埃尔多安,最近却是翻脸比翻书还快。不仅公开表示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且撕毁与俄罗斯的约定,将留置在土耳其的5名乌克兰“亚速营”军官“放虎归山”。

再者,土耳其也开始援助乌克兰重型武器了,并且被爆将在乌克兰开办无人机生产工厂。此外,在北约峰会召开前的最后一刻,埃尔多安在瑞典加入北约的问题也松了口。这对普京无疑又是一个打击。

显而易见,西方与俄罗斯的矛盾是“结构性”的,不会因为能源问题、不会因为谁与普京的“私交”而阵线崩溃。所以,普京指望西方会放弃乌克兰,那只是幻想。如果依靠这种幻想来进行战术和战略博弈,注定会输得体无完肤。

直白地说,如果是为了俄罗斯的未来,普京应该放弃“面子”而主动“止损”,给俄罗斯留下翻盘的“老本”。否则,不仅俄罗斯会被美西方拖得精疲力尽,即便是普京本人,也会是个“难言的结局”。

0 阅读:13

又柔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