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震洋”如何破?小议俄乌战争中的无人特攻艇作战及其反制法

运鹏谈国际 2024-03-11 14:02:45



在俄乌战争中,虽然乌克兰海军的主力舰艇在第一时间都被击沉或俘获,从土耳其订购的新型护卫舰也无法(不敢)回国参战。

在俄乌战争爆发第一时间就自沉的乌克兰海军格特曼·萨盖达奇内号护卫舰

自沉的格特曼·萨盖达奇内号护卫舰

准备下水的土耳其为乌克兰建造的“岛”级护卫舰

但是在“新概念兵器”的使用方面,倒是做得风生水起,在2023—2024年间,乌克兰海军的无人特攻艇多次对黑海舰队和克里米亚大桥发动了数次自杀式攻击,击沉击伤俄黑海舰队多艘舰艇,并且有效地对克里米亚大桥进行了一次破坏。

客观地说,对于俄罗斯海军来说,损失一干老旧舰只(包括“莫斯科”号巡洋舰和一票老式登陆舰都已经接近了或者超过了使用寿命的上限)和勤务舰艇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在一场可能的高强度作战中,任何国家都要有承受这种级别乃至更大的技术装备损失的觉悟。

但由此带来的负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堪称绝对的海上力量优势下,俄军竟然不能有效地掌握制海权并且将其变成自己的战场主动权的一部分。即便乌克兰在黑海取得这一系列战果并不能扭转乌东战场的颓势。

实际上,目前面对这种困扰的并不止于俄罗斯海军,即使强大的美国海军,在红海面对胡塞武装的水中特攻兵器——自杀攻击无人艇,同样显得疲于应付。

于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面对水中无人特攻兵器这种技术门槛不高,看似颇为容易掌握的“新概念兵器”,如何加以应对,这就是厂长在此想和大家掰扯掰扯的了。

早在2022年夏季,俄海军就在克里米亚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搁浅的乌克兰无人特攻艇,但令人困惑的是,俄军没有对此进行拆解研究,而是在简单拍照(还对新闻媒体公布了)后就将其拖到海上予以击毁。虽然也许有“出于人员安全”的考虑,但在战时状态下如此轻率行事,依然有“懒政”之嫌。

第一艘被俄军俘获的乌克兰无人特攻艇

搁浅的乌克兰无人特攻艇

而这种轻敌的态度显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在2022年底,乌军就对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组织了第一次无人特攻艇的集群攻击,乌克兰军方随即就对外公布了此次特攻作战的视频剪辑,以及实施特攻作战的自杀攻击无人艇的更多照片和视频资料,并向国民募捐建造无人特攻艇。

虽然第一次集群攻击并没有造成俄军舰艇的有记录损失,但既然可以突破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此后,乌军无人特攻艇对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和克里米亚大桥进行了多次集群攻击,造成了俄海军坦克登陆舰和小型导弹舰的毁伤,并且对克里米亚跨海大桥实施了一次有效攻击,造成大桥再次瘫痪……

被乌克兰无人艇击沉的俄海军775型坦克登陆舰

乌军披露的无人艇击沉1241型小型导弹舰伊万诺维茨号的画面

1241型小型导弹舰

乌克兰的第一型无人特攻艇是一种喷水推进的高速滑行艇,外形宛若一块冲浪板,艇艏有两个装有炸药的战斗部,艇艉有一台喷水推进器和一部数据链天线,毫无疑问有北约国家为乌军提供了情报支持,艇体上方不仅有带激光测距功能的光电观瞄装置,甚至有某种类似“穹甲”的防护设计,可以抵御一段时间大口径机枪的射击。而这种“高速滑行艇+喷水推进+艇艉数据链天线”的设计,也成为了之后的乌克兰无人特攻艇的基本构型。

上两图:最早投入作战的梁昕乌军无人特攻艇

而乌军显然是食髓知味,接连设计制造了多型无人特攻艇,并且在2023年到2024年初对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发起了更多的集群自杀式特攻作战。在一些双方公布的视频中,一艘俄军舰只甚至会面对十余艘乌军无人特攻艇的“蜂群攻击”。

上三图:乌克兰后期研制生产并投入使用的无人特攻艇

虽然击沉了“大部分”无人特攻艇,但因为特攻艇的攻击位置就在水线附近,当代舰船普遍不存在“水线带装甲”这种堪称古老的防护方式了,所以只要被一艘“头吸”得手,其效果四舍五入就是挨了一发当年的“杆雷”攻击,很容易丧失活动能力,此时其他无人特攻艇再来“补刀”的话,情况就非常不妙了……

于是,从十九世纪的“杆雷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军的“震洋肉弹摩托艇”再到如今乌克兰的无人特攻艇,水面特攻兵器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新概念海战兵器。

杆雷艇

震洋肉弹摩托艇

虽然说,用这类特攻兵器直接攻击开放水域航行中的舰船得手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如果用于“头吸”军港,在港内锚泊或者系留在水鼓上的舰船就很难有效应对这种集群攻击。甚至在特定的狭窄水道如曼德海峡,这类特攻兵器的集群使用也会对航行中的舰艇造成一定威胁。

西方国家和乌克兰在使用无人特攻艇之类自杀式无人攻击武器屡次得手后,无疑会大力推进这种“新兵器和新战法”,在今后的各种冲突乃至局部战争中,无人特攻兵器都会被弱势一方作为“以小博大的有效手段”而大量使用。那么,如何有效应对这种新概念武器和战术的威胁,也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了。

客观地说,俄海军黑海舰队在应对无人特攻艇方面的表现实在难以令人肯定,在首次捕获这种新兵器之后,没有对其加以研究(例如拆解其数据链系统寻求干扰的方法),草率地加以销毁。

而黑海舰队长期在应对反破坏任务方面又一直局限于类似蛙人渗透等低强度威胁,因此过早退役了1124型小型反潜舰,对于在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事件中俘获的1124型小型反潜舰也没能有效地翻修保养后编入俄海军加以使用(而是还给了乌克兰)。

而俄军的替代品也就是22160型巡逻/护卫舰的固定火力实在过于贫弱,只有一门AK-176M主炮和两挺14.5毫米机枪,面对两位数的无人特攻艇就招架不住了。

上两图:22160型巡逻/护卫舰

试想如果是一艘1124型小型反潜舰,哪怕打两轮火箭深弹,也可以击沉大多数无人特攻艇,就算没有直接击沉,触发引信的深弹引发的爆炸冲击波也足够将无人特攻艇的电子元器件整到报废或者失效,再用舰载枪炮摧毁“漏网之鱼”就会容易地多。

1124型小型反潜舰

而黑海舰队日常用于应对低强度任务的21980型反破坏艇同样面临这种意义上的火力不足,只有一挺14.5毫米机枪,一组反蛙人榴弹发射器和一部榴弹发射器,面对特攻艇也缺乏有效的毁伤手段,试想若有一两组火箭深弹发射装置,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掉五艘左右的无人特攻艇,那么应对起来也可以从容许多。

21980型反破坏艇

另外,俄罗斯边防军海上部队还有相当数量的巡逻舰和浅水炮舰——比如1204型装甲艇。这些吃水浅、火力猛的小型舰艇如果使用得当、积极行动是可以有效地压制这些无人特攻艇的。但是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俄边防军海上部队除了偶然显示一下存在感以外,几乎没有起任何作用……

1204型装甲艇

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在新世纪前十年里,俄罗斯海军将自身建设“对标欧洲国家”,几乎把二线勤务舰只全部变成只能遂行低强度任务的巡逻舰艇的恶果,面对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这些舰只基本上都不堪使用,区区无人特攻艇都造成了如此结果,如果是潜艇和导弹艇的突袭,很难想象会是何种情形了。

当然,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做得拉胯,不代表无人特攻艇就是什么翻盘神器,实际上,但凡1124型小型反潜舰这样的“舰队工作平台”管够,无人特攻艇乃至水下无人特攻潜艇就很难发挥出什么作用,一顿火箭深弹招呼上去,保管翻的翻沉的沉,其余的拿大小舰炮打靶就是了。至于这样的小型舰艇为什么不能大量建造,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另外,如今无人艇执行警戒巡逻甚至海上作战也已经初具雏形,不仅可以用枪炮消灭无人特攻艇,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撞击战术,从侧面撞翻无人特攻艇,哪怕同归于尽,损失的也不过是无人小艇而已。

说到底,拿无人艇实施自杀式特攻作战,不过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打法”而已,当无人艇与鱼雷和导弹相结合,当无人特攻兵器从空中和水下蜂拥而出时,全新的战场样式才会徐徐展开……

这才是未来无人作战舰艇应该有的样子吧

1 阅读:21

运鹏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