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将中气不足与宗气不足互相混淆,以为都是气虚,只要补气就行了,然而,在中医理论中,宗气和中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自的不足表现和调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盲目进补,必定无效。下面我就为大家分析下“中气不足”与“宗气不足”的两者的区别和正确的调理方法。
“中气”是指中焦脾胃之气,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因其居于中焦,便称之为“中气”。中气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以及通过气血的运行,提供全身各组织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其中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和后天的气血来源起着重要作用。
中气不足。常见的表现:倦怠气短、乏力、出汗、食少腹胀、语言无力、精神不振,从面相上看会出现虚胖、舌有齿痕等症状。病因多为1.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者;2.劳倦过度,忧思日久者;3.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者也就是说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运化失常、中气不足。中气不足,会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影响气血的化生,引起血虚、头晕、失眠等,严重者会中气下陷,引起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所以,出现中气中足必须及是治疗。
中医调理。调理原则:补中益气健脾。1.饮食方面: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牛奶、软饭等;少吃生冷、刺激以及难消化(坚硬)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寿世秘典·调摄》记载:“宁少毋多,宁饥毋饱,宁迟毋速,宁热毋冷,宁零毋顿,宁软毋硬,为调理脾胃之要法。” 2.生活方面:一定要忌劳累,忌伤脾耗气。而思为脾之志,人的思虑与脾有关,思虑过度易伤脾。所以中气不足的患者切忌劳顿,劳心劳力都是不可取的。3.中成药方面可参考选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等。均具有有补中益气、健脾固表、益气升阳的作用,能明显改善由气虚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方中黄芪、人参为主药,黄芪有“补气诸药之王”之称,人参有”大补元气“之称。
“宗气”指聚积在人体胸中的气,范围比“中气”大,又称为大气,主要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化生。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便成为宗气。宗气聚集在胸中气海之处,并贯注于心肺之脉。“走息道而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等有关。同时还有维持气血运行、维持心脏正常运动、肢体体温的作用。
宗气不足(宗气虚)。主要表现为呼吸无力、短气、声音低微、肢体活动不便、心脏搏动无力或节律失常、心悸、脉弱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充血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主要分为心肺气虚和脾肺气虚两种。
心肺气虚。主要表现:心悸气短,咳嗽喘息,动则尤甚,胸闷自汗,咳痰清稀,神疲乏力,头晕头昏,面色白,懒言声怯,舌淡苔白,脉虚弱。以心悸(属心)和咳喘(属肺)并见与乏力(属气虚)等气虚证为临床特征。
心肺气虚的中医调理。调理原则:益气养心。饮食方面: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益心肺作用的食物,如龙眼肉、鸡肉、瘦肉、莲子、百合、银耳等。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易消化食物,避免过于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心肺负担。中药方面可参考对症选用:益气养心汤、芪苈强心胶囊、参茯丸等。
脾肺气虚。主要表现:久病咳喘,痰多稀白,胸闷气短,腹胀,大便溏薄,纳呆,神疲乏力,声低懒言,面色白,面浮足肿。舌质淡,苔白,脉缓弱。以咳喘和腹胀、便溏、纳呆(属脾虚)及乏力(属气虚)等为临床特征。
脾肺气虚的中医调理。调理治则:健脾益气。饮食方面可适当食用健脾补气的食物:山药、薏米、茯苓、小米、南瓜、红薯、白木耳、百合、杏仁、蜂蜜、银耳等等。中药方面可参考对证选用:健脾益气汤、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口服。
总结,引起气虚的原因有很多,它们各自的表现和调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气虚并不仅仅理解气不足、力不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其病因病机,以及伴随的其它相关症状,才能正确辨证,用药才能对证,如果盲目进补,非但无效,可能还会加重病情。以上用药建议仅作参考,大家如果遇出现有气虚的表现,建议及时请专业中医师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