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宝祥丨创新是把双刃剑

品艺中国 2022-01-28 15:46:45

创新是把双刃剑

毕宝祥

原载《国画家》2007年第6期

创新一词在国画界一直是个时髦的词,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据我所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画界是没有“创新”说法的。古代画论中无论是“六法”还是“六要”;无论是“三品”还是“四格”,不要说创新,就连“新”字都未出现,即使到了石涛也只字未提创新。石涛是大家公认的最具创新精神的古代画家,他的画语录,被奉为画论经典。其中:“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我入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这段话被“创新者”作为创新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殊不知石涛的本意并非现代所言的创新,而是强调表现自我。而且“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恰恰说明不在乎表现形式的碰撞,只要是发于自我之肺腑即可。从这里可以看出,石涛讲的自我,并非是表面上的“自我”,而是内在的“自我”。

其实中国画本质上不是画“画”,而是画“我”。如果是画我,那么我和人不同,画自然就不同。有人说:中国画的大家大多是大器晚成,我是同意的。因为中国画的完善过程,是作者自我完善的过程。画的境界就是人的境界,画的内涵就是人的内涵。而人境界的提高、内涵的充实是要有个漫长的过程,甚至要修炼一辈子的。

当然中国画创作并不是只要有自我就行,还要有其他,比如画面形式和表现技巧等,但这些都应该和“自我”高度统一的。古代中国人的哲学观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落实在画里,就是“画人合一”、“画如其人”、“画品如人品”。人有个性,画才有个性;人有品,画才有品。现在很多人把个性与创新混为一谈,是不对的。个性是作者的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外现,而创新则更多的是追求外在形式的新颖;个性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创新更多的是刻意而为。现在人所谈的创新大多是停留的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在中国画创作中形式是表象的,虽然表现形式在绘画创作中也很重要,并且形式的创新在绘画发展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在创新中丧失自我,那只能是舍本而逐末。

创新在绘画发展中有它革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会有它负面的效应。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这种负面效应尤为凸显。比如:

负面之一:把“创新”当做幌子。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艺术作品也逐步进行市场。市场经济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知名度,而知名度靠宣传,宣传靠创意。当然作为一般商品,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很重要。而艺术作品没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其不具备使用价值,只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并且欣赏和收藏的标准也极其混乱。加上收藏者大多不懂艺术,因而宣传就很重要。于是一些所谓的“画家”就有机可乘,而且他们大多知道“新”能吸人眼球,对提高知名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能迎合时尚、标榜革命。并且“创新”几乎成了当下画界唯一认同度高的标准,一些展览和媒体也总给这些“创新者”提供舞台。于是创新成为时尚,成为掠取功名的“敲门砖”。至于功底如何、修养如何、格调如何、技法如何,无关紧要。“万般皆下品,唯有‘创新’高。”因为艺术作品没有统一的质量认证,没有三包。对一些“三无”(无德、无才、无术)画家也无监管,这就给一些打着“创新”旗号招摇撞骗艺术骗子大开方便之门。现在的媒体也见利忘义、为虎作伥,虚假广告满天飞。其实艺术骗子骗的是金钱,毁的是艺术。

我们不反对创新,但创新是有前提的。前面列举石涛的一段语录是其《画语录》变化章里的。变化章是《画语录》十八章之一,其他的十七章涉及面很广,有谈画理、画法的;有谈生活、自然的;也有谈笔墨、境界的等等。所以,我们在强调创新时,千万别忘了绘画还是要有功力的、还是要有美感的、还是要有内涵的、还是不能违背艺术规律的。

中国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我们不能潜心学习和研究,就会流于浮浅,就不能掌握中国画的真谛。就中国画的笔墨而言,它是一种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工具材料。它渗透了传统哲学、美学、书法等其他文化艺术对它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说“笔墨等于零”,就意味着对中国文化的无知。所以就拿能代表中国画特征的笔墨而言,也是需要我们长期努力才能掌握的。正是因为中国画的学习需要有十年面壁的精神,因而一些画家耐不住寂寞,便试图以“创新”的名义,来掩盖其功力的贫乏,来达到急功近利的目的。当然可能有些“创新者”会说,为了“创新”,笔墨等一切中国传统工具材料也可丢弃。那我要问,这还能叫“中国画”吗?就像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还能算中国人吗?“五四”后,在中国总是有些人宁愿做个“假洋鬼子”,也不愿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确实是民族的悲哀!

负面之二:把创新当做目的。

绘画艺术有很多功能,诸如在古代,有张彦远的“成教化、助人伦”;有杜琼的“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有王昱的“养性情,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有石涛的“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等等。在现代,一般会认为绘画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等。以上绘画功能在作品中一般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并存的,但有时会有所侧重。这些功能往往就是绘画创作的目的所在。可以说自古及今还没有把创新作为绘画创作的目的,即使我们退一步说,创新是绘画创作的目的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目的。因而,我们不能把“创新”凌驾于其他的绘画目的之上。也就是说,我们在力主创新时,不能忘了艺术不仅仅是创新。在绘画的主要功能里,与创新最为相关的就是绘画的审美功能。我们知道绘画是要美的。而对美的认识各人、各时期又是不相同的,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美的理解是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的,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而且对美的认识还带有很大的模糊性或想象性,比如说“天堂是美的”。因而对于美来说,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样以“新”为美,以“怪”为美等等现象纷纷出笼。这就给所谓创新者有了空子可钻,于是有人认为只要是新的就是美的。其实“新就是美”是一种谬论,如果新就是美,那我们还要“美”字干什么。实际上旧的东西也有美的,新的东西也有有丑的。并且绘画中的美是需要高超的技巧来塑造的,而新则是人人而能为之。由此而见,新不等于美,创新不等于创美。从这角度说审美是和创新没有必然联系的,也就说,为创新而创新,在以审美为主的绘画中是不成立。值得一提的是:“审美疲劳”是存在的,一种美看久了也会麻木的,取而代之是另外一种美,正所谓“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喜新厌旧”也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但这里的“新”与“旧”是相对的,就像“绚烂”与“平淡”一样。新的看多了,看看旧的也会有别样的感受的。这就是艺术的发展经常会出现回归、人们的审美观经常会带有怀旧色彩的原因所在。所以我认为创新并不能作为绘画创作的目的,画出有主观感受、有审美价值、有个性的作品才是目的所在。

负面之三:把创新当做负担。

我最近看到梅墨生先生的“中国画为何‘失魂落魄’”一文,很有同感,并又一次勾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从事中国画的教学、研究与创作20年。虽然我是个有思想、有信念的人,但有些问题还是困扰着我,比如,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且在此问题上,我是有明确认识的,即主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要继承的,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是哪些该继承,哪些不该继承,继承和创新要把握什么样的度。作为画家无所谓,作为教师,把握不好就可能误了学生,甚至误了中国画。对于这个问题,在教学上我现在的解决方法是:在把握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注意扶植学生个性,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也符合艺术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但问题是现在的奇谈怪论很多,你给了学生一定自由后,有些学生反而无所适从了。这实际上是现在中国画观点混乱、标准混乱造成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画种在认识上有中国画这么混乱的,就拿有关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来说,就一直争吵不休。不知道是否和中国人爱吃“油炒饭”,爱吃“回锅肉”有关,本来就熟的东西还要再炒来炒去,这真是无聊透顶,其实是“世上本无事,庸人多自扰”。关于继承,我已不想再说,还是回到创新方面。还是那句话,我不反对创新,问题是过于拔高了创新的地位,势必造成画家唯创新马首是瞻, 而忽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甚而至于把创新当做一种负担。搞中国画的人大多有这样一种心理障碍:唯恐人家说自己保守;说自己泥古不化,是传统的卫道士,甚至说你缺乏才气。仿佛只有丢掉传统、一味创新才是先进的、有才气的。于是一些人动摇了自己的信念,对传统敬而远之,满脑子想的都是创新。有些人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相反的对待西方艺术却良莠不分,好像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先进的。这是无知呢?还是“隔锅饭”香?据我所知,西方的一些大师也是非常推崇中国艺术的,比如:林风眠在留学时老师让他学中国画,毕加索非常赞赏齐白石的艺术等等。而我们怎么就偏偏自己瞧不起自己呢?一说到传统就说你保守,画里一有传统的影子,就说你没才气。以至于很多人不敢靠近传统,绘画创作一旦远离传统,那就只有创新一条道了,于是很多人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像搞科学实验一样搞创新。殊不知,大家都搞创新,路子也会越来越窄;大家 都搞创新也会有违多元化原则。有人一提到传统就会想到“四王”,想到《芥子园画谱》。“四王”虽然疏于创造,但他们精于研究,对中国画的贡献也是很大的,而且当时也是名满天下,只是他的徒子徒孙把他搞坏了。《芥子园画谱》只是画谱,就像工具书,本身是好的,只是用的人用死了。实际上传统的东西能通过大浪淘沙流传至今,大多是好的,值得学习的。作为一个热爱和从事中国艺术的人,就应该理直气壮的学习、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背上“创新”的包袱。

应该说创新本意是为了推动艺术的发展,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就像滋补品是为了 促进身体健康一样,但滥用滋补品或完全依赖滋补品必然适得其反。因此作为从艺者只有扎扎实实地苦练内功,然后才能水到渠成、有所成就。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盲目“创新”,更不能因“创新”一叶而障目,否则只能误入歧途。

毕宝祥作品欣赏

2019年

大山堂堂系列作品

太行系列作品

蓝天系列作品

2020年

2021年

太行山写生 35cm×50cm 2016 年

家在山水间 34cm×138cm 2015 年

感谢大家阅读点赞并转发。

3 阅读:968
评论列表
  • 2022-01-30 20:07

    最后一副还不错😊其他的就是笔法和形。

  • 2022-01-28 21:05

    笔墨退化

  • 2022-01-28 22:16

    洁净淡雅[点赞]

  • 2022-02-08 10:37

    楼上正解,这就是所谓的新时代山水,现代山水……笔墨退化!皴擦点染,实际上只用到了染,少数的擦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