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苦寻第二增长曲线

零与消我来讲 2024-02-09 04:23:35

▲这是灵兽第1412篇原创文章

边开店边关店的常态下,大家只能保持着“低调”。

作者/晴山

ID/lingshouke

1

业绩惨淡,只能“低调”

“一边开店一边关店,已经成为业内的一种常态,现在大家对于关店这件事已经不那么避讳。”北京一家便利店连锁经营者王先生对《灵兽》表示。

“2022年行业内还在高调地争夺下沉市场,外资品牌包括罗森、7-11还有不少本土品牌也在加速开店争夺市场。但2023年大家的动作都比较低调,一方面,是业绩惨淡,大家没办法高调;另一方面,是经营者更多关注的是如何降本增效,节省开支,边开店边关店的常态下,大家只能保持着‘低调’。”王先生表示。

就北京市场来说,备受业内关注的便利蜂也多次成为热点。

一是,今年下半年,由直营转加盟的变道。自2017年2月14日首批五家店在北京同时开业以来,便利蜂一直保持快速拓店态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2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显示,便利蜂在2022年的门店数量有2005家,居榜单第15位。而这些门店,全都是直营门店。

二是,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便利蜂提出“冬眠计划”。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4月起,便利蜂在全国范围内关闭800家门店,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和青岛等地关店数量较多。而截至2023年4月,关店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

三是,便利蜂曾尝试的奶茶项目“不眠海”,如今也陷入停滞状态。2022年,北京多家便利蜂门店内的不眠海设备就蒙上了防尘布,至今多家店内不眠海尚未有重启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不少江苏南京市民反映,原本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蜂门店纷纷关门歇业。“本来以为只是短暂歇业,没想到一周过去了都没再开门。”

据江苏经济报信息,不仅在南京,便利蜂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闭店潮”,目前,全国门店的数量已锐减了超过四分之一。

对此,王先生对《灵兽》称,便利蜂的加盟费用较高,开一个加盟店需要一次性支付五年的加盟费5万元、保证金10万元,还有开店准备阶段的费用,包括租金、装修和设备等,共计近70万元,这让加盟商很难获得持续经营下去的动力。如今距离便利蜂正式开放加盟已过去近三个月,加盟情况却并不乐观,加盟门店北京地区占比最多,也仅有35%,便利蜂也开始陷入“加盟困局”。

“不只便利蜂,今年受各种冲击不小,业内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行业内一边是像便利蜂、京喜便利店等品牌的大幅收缩,一边是罗森、7-11、全家等品牌抢滩三四线城市,持续进军下沉市场。”王先生称。

2

如此“熬人”,开店不如去打工

“2022年上半年开始,我们除了便利店主业之外,也开始关注折扣店,在三四线城市也投了几个社区折扣店品牌。”王先生表示,自己投的折扣店品牌还在成长中。

过去几年中,在资本的加持下,中国的便利店行业迎来了快速的膨胀。 据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毕马威共同发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国便利店总店数从2019年的13.2万家增长到了2022年的30万家。

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但个体加盟商的生意并不好做。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无论是平均单店销售额,还是平均单店覆盖的人口,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不仅如此,来势汹汹的各种折扣店也给商品售价较高的便利店上了一课。一位便利店经营者对《灵兽》表示,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她的店里卖2元,折扣店售价为1.1元,旁边的超市原本卖1.5元,后来也降价到了1.3元。原本应该不愁卖的商品逐渐开始滞销。

越来越多的加盟商在社交网络上表示,亏损的风险在加剧,开店不如去打工。

“我是在2022年接手的这家店面,当时想着这家便利店品牌也属于头部品牌,加盟门店也不用操心太多,所以就入行了。”一位在广东的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没想到经营便利店竟然如此的“熬人”。

“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但却得不到实际的转化。例如,加盟商不能选择自己门店售卖的商品,但公司配的货不一定是门店最热销的商品,只能被动接受。另外,虽然促销期间,客人很多,卖出去的销售额也一个劲儿地往上涨,但促销的成本其实是店家承担的,相当于我们做活动只是为品牌建立口碑。”该网友无奈地称,一个月算下来,除去员工工资、租金、水电费等成本之外,每个月得亏个大几千。

对一些个体经营者来说,日子则更加艰难。

“今年以来,自街边的零食折扣店开业以来,便利店的日间生意便一落千丈。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只能卖出几百元的商品,只有在零食店晚上十点关门后,才能有些营业额。”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的一家便利店主称。

在贵阳经营便利店有7年多的王磊,近日对《灵兽》表示,这个月的营业额依旧很难过千,稀稀拉拉的客流,让他完全看不到什么希望。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整个市场来讲,虽然业绩表现不佳,但便利店行业依然处在快速扩展期,而快速扩张的方向是从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或者更下沉市场。

在此期间,各品牌企业也在不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3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2023年,便利店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主要在以下方向:

一是,在咖啡饮品上布局。

12月8日,京津冀罗森微信公众号显示,其首家咖啡屋LAWSON COFFEE,于12月8日在石家庄开业。

据了解,该店位于石家庄桥西区,其定位为集咖啡、茶饮、小食于一体的综合性咖啡屋。

从菜单来看,罗森咖啡中包含牛奶咖啡、茶饮、美式咖啡等七个品类,共计21种产品。在开业活动期间,餐品价格在6.6-17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开业信息的京津冀罗森,则是由罗森(北京)有限公司直接管理。此次罗森咖啡屋以独立的品牌和独立门店出现,在便利店行业尚属首次。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罗森进军咖啡赛有一定的基础,看似是水到渠成,但随着瑞幸登顶万店,连锁咖啡数量已接近4万家店,此刻的咖啡赛道格局很难被打破。

二是,设立预制菜专区,增加预制菜上架产品。

2023年6月,全家便利店在上海的门店里上架了预制菜产品,引发外界关注。

上海一家全家门店专门为预制菜设立了一组双开门7层冷柜。该冷柜里展出了泰式咖喱鸡、黑椒牛肉面、三虾拌面、西冷牛排等预制菜产品。而这些预制菜产品大多来自外部供应商,既有正大食品、泰森食品等食品巨头,也有餐饮品牌和老字号。

全家对预制菜的态度还比较谨慎。从选品、定价以及消费场景、客群来看,全家对预制菜业务主要瞄准年轻人没空做饭的需求,推出适应厨电消费场景的产品,走性价比路线。

事实上,罗森、便利蜂等连锁品牌均已入局预制菜赛道。据公开报道,罗森已经上新了多款预制菜,包括冷冻菜肴、冷冻主食两大类。而便利蜂也已入局预制菜,今年还上新了多款富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肴,如地三鲜、溜丸子、本帮红烧大排。

三是,升级人性化、人情味儿的零售“第三空间”。

例如,起步于安徽的邻几便利店,在门店“城市第三空间”的打造上,下足了功夫。

具体来看,每家店铺平均设有12张休闲桌椅,供顾客24小时免费休闲、充电、上网,还有热水、微波等增值服务,并在店内设置了人性化的免费体重秤、梳妆镜等,给目标顾客提供除家、公司以外的小憩放松空间。

4

便利店赛道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曾经的湖北首富兰世立,接下来会做三个生意:汽水、自动售货机和便利店。

2023年年末,兰世立重新站上“舞台”的他似乎完全摆脱了牢狱生活的束缚,开始向自己曾经的辉煌再次发起冲击。

8月23日,兰世立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继武汉秀生活、武汉二厂汽水之后,商业版图继续扩大,下一步将推出聚活超级便利店,顺利的话一年内将开500家以上。

据兰世立表示,所谓聚活超级便利店,就是把人们生活周边的便利店、咖啡店、奶茶店、房产中介、保姆服务、旅行社、律师服务等十多种业态聚集在一起,做成一个店,再通过互联网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覆盖周边三公里范围。

目前,在深圳已经开了两家店,计划今年在深圳开100家,再把武汉收购的420多家全时便利店改造成聚活超级便利店。

在他的设想中,便利店并不是简单的便利店,而是在互联网思维下的“一个真正的互联网与实体结合的东西”。为此,兰世立还设计打造了一个APP应用程序,里面聚合了打车、买机票火车票、买电影票、外卖等功能,通过便利店来真正打通从线上到线下的循环。

“顾客到便利店买东西,我给他们返现、打折,让他们下载APP,通过APP他们又可以享受到其他服务,把线下的客人拉到线上,又把线上的客人拉到线下。包括律师服务也是如此,把呆在写字楼的律师拉到便利店里,让顾客能更容易地找到律师。这是我在看守所琢磨出来的模式。”

但实际上,兰世立自己也承认,这是一家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便利店。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便利店赛道今年不断受到冲击与被“吊打”,未来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经营者应从成本、效率、服务体验以及商业模式这四个方面着手,其中的核心仍然是交易成本问题;

在当下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获得的服务体验非常重要,可通过在店内布置设计、轨迹引导、内部数字化呈现等进行不断优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回顾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但直到最近10年,国内便利店行业发展才渐渐驶入快车道。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连锁品牌便利店的门店数为62147家,到2022年,连锁品牌便利店的门店数达到了近30万家。

不过,整体来看,无论从市场规模、产业规模,还是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等方面,便利店行业仍旧是一个较小的行业。

正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所说,“展望下一个10年,便利店作为线下零售的重要业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便利店的经营是一场马拉松,贵在坚持,还要有正确的方法。”(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0 阅读:0

零与消我来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