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长津湖战报后,斯大林潸然泪下,随即全力支援中国抗美援朝!

英叡谈历史 2023-12-08 05:24:0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一份长津湖战报,竟然打动了斯大林,成为他下定决心出兵的关键。

1950年,小小的朝鲜半岛,已经同时汇聚着北朝鲜、南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四股军事力量。

同时,斯大林正坐在克里姆林宫,密切关注着半岛局势的进展,等待着一个合适的进场时机。

直到他看到长津湖战报的那一刻,深为震撼的斯大林意识到,已经到了全力支援中国的关键时刻。

他为什么不在战争初期介入朝鲜半岛局势?看到长津湖战报以后,他又为何主动派兵援助呢?

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祖祖辈辈都有着一个代代相传的梦想,那就是能够拥有面向太平洋的不冻港,当然是越多越好。

纵观俄罗斯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库页岛、海参崴,还是后来的旅顺、大连、釜山,不是被他们掠夺,就是成为他们的目标。

这意味着,二战结束后的朝鲜半岛爆发战争,无论是继续走向分裂又或是统一,对斯大林而言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苏联能够凭借这场战争,获得面向太平洋的出海港口。

这就能解释,当朝鲜李家先发制人,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组止“联合国军”时,苏联代表并未出席会议表示否决,以至于美国试图干预朝鲜半岛的决策得以顺利通过。

毕竟对当时的斯大林来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加入朝鲜战场,中朝两国大概率会因为扛不住压力而向苏联求援。

既然是求援,自然就需要付出点什么,至于是在中国的大连、旅顺驻军,又或是朝鲜半岛的釜山驻军,那就交给中国和朝鲜双方自行商议。

可后来的事情走向却让斯大林、甚至全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议。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主动出击单挑联合国军,甚至接连打了两场非常漂亮的翻身仗。

首先是于10月25日开始的第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以后,在快速推进的期间,与迎面而来的敌军展开了激烈交锋。

整整10天时间内,志愿军先后多次主动发起进攻,累计剿灭联合国军共计1万5千余人,让所谓的“打完回家过圣诞节”成为了永久的笑话。

更神奇的是,哪怕付出了上万人的牺牲,但那时的联合国军仍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还在天真的预计中国没有大规模介入。

不过也能够理解,那时的联合国军是怎样的战斗力,新中国的轻步兵又是怎样的战斗力?别说美军想不到,就是咱们内部,都曾一度怀疑与敌人正面交锋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可正所谓世事难料,就是这样一支小米加步枪的轻步兵连队,不仅在朝鲜战场上节节胜利,更是凭借着那场震惊世人的长津湖战役,从苏联那里换来了宝贵的援助。

2

长津湖战报让斯大林感到震撼,同时也让他下定决心派兵增援中国志愿军。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长津湖一役震撼人心,堪称是转折点的存在。

这场战役为何震撼世人?又是出于哪种原因,令斯大林看到这场战役的战报后,毫不犹豫的选择全力支援的呢?

这一切,还要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临时接到命令,紧急奔赴朝鲜开始说起。

1950年11月初,第9兵团顺利抵达朝鲜,为了遏制联合国军北上的步伐,我方决议提前赶往预设战场长津湖长隘路,通过包围歼击的战术一举消灭敌人。

这个战术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客观条件,那就是当地的气候环境。

那一年的朝鲜半岛,恰好赶上了几十年难能一遇的极端寒流。目光所及之处冰天雪地,平均气温可以达到零下20摄氏度,最低温时更是达到零下40摄氏度。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寒冷,隐藏在长津湖长隘路的积雪上等待敌军,只会被认为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战略决定。

但令美军没想到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真的采取了这样一种大胆且疯狂的战术。

傍晚时分,按照原定计划顺利抵达长津湖长隘路的联合国军,正打算在原地驻扎休息,为了第二天的总攻做好充分的准备。

刺骨的寒风,砂砾般的雪花令人难以入睡,联合国军即便是有着充足的御寒衣物和帐篷,也难以忍受这极端的寒冷天气。

在12月中旬之前回到祖国,在温暖的火炉旁与家人相伴,这是他们曾亲耳听到的一句诺言。可在今夜过后,所有美军都会意识到,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只会是一种天真的奢望。

正当绝大多数美军好不容易进入梦乡时,帐篷外、雪原上,突然传来了阵阵刺耳尖锐的军号声,随即则是几乎震天撼地般的冲锋声、呐喊声。

当不知所措的美军们穿好衣物、拿起长枪,从帐篷中爬出来以后,他们看到了几乎是这辈子最令人胆寒心颤的一个画面。

东面、西面、南面、北面,明明在驻扎时确定了四周都是荒芜的雪原,此时此刻却充满了漫山遍野向他们冲锋的敌人。

数不清敌人有多少,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像是要将他们撕碎。联合国军偶然想起了前几天捕获的那几名中国俘虏,他们大多穿着单薄的棉衣和胶鞋。

在这样的环境下,穿着这样的装束埋伏在冰天雪地,这是怎样的一种酷刑?他们是凭借着怎样的意志力埋伏了数小时之久的?

来不及去想问题的答案,已被包围的联合国军只得仓促应战,在激战了20天之久后,剩余的美军残余部队只能在7艘航空母舰的策应下仓皇逃离战场。

经此一役,志愿军第9兵团伤亡惨重,光是冻伤人数就达到2万余人。联合国军也没好到哪去,被歼灭3.6万余人,7000余人冻伤、数百人被冻死。

3

长津湖战报让斯大林感到震撼,同时也让他下定决心派兵增援中国志愿军。

长津湖战役被普遍认为是朝鲜战争的拐点,而战报送往莫斯科后,志愿军的无畏精神更是打动了斯大林,他终于下定决心派出空军相助。

此时距离中国军队入朝不过两个月有余,如果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斯大林完全可以继续等上几个月,再正式下达援助中国的命令。

为什么这场战役结束以后,斯大林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改为竭尽所能帮助中国抗美援朝呢?

这是因为,战场形势的走向超出了美国乃至苏联的预料,新中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实力,令所有国家都不得不承认,中国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强大国家。

这个国家如果选择向西方靠拢,会给当时的国际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斯大林身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他需要考虑到这样一种可能。

这是因为,在整个二战时期,相较于长时间隔岸观火的美国,苏联是实打实的付出了巨大牺牲的。半个国家被打成废墟,2000余万年轻人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二战结束以后,苏联的军事和工业能力虽然可以比肩美国,但若是考虑到经济层面呢?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平均GDP还不到资本主义阵营的四分之一。

这就说明,在冷战对峙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实力相对弱于西方,苏联想要独自抗衡美国,并没有太大的胜算。

就在这时,南边的新中国让斯大林看到了希望,这个国家虽然一穷二白,可他们的军队却能够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正面交锋。

尤其是当斯大林看到战报上写道,无数中国人民志愿军直到被冻僵的那一刻,仍保持着准备发起冲锋的姿势时。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打算驻军中国,拿到中国大连、旅顺当做出海口只不过是一个妄想,这个国家注定会崛起,需要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一部分。

正因如此,斯大林一改往日的态度,从犹豫观望转变到全力支援,大量的苏联空军赶赴朝鲜战场,为我们抗住了来自美国精锐空军部队的压力。

自苏联秘密介入朝鲜战争,直至战争结束的这两年多时间里,苏联方面共计派出超过72000名士兵作战,累计出动63000多架次的战机,20000多飞行员参与过战斗。

在朝鲜战场的空中,苏联与美国的空军在激烈交火,而我们的任务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地面战场上占据主动权,将联合国军的大部队赶得越远越好。

经过了两年多的唇枪舌战,美国终于被迫承认,战争无法解决半岛问题,只有坐下和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53年7月27日,在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的板门店,来自中国、美国和朝鲜的三方代表共同出席停战协议,并最终签下了要求停止战争的协议。

苏联代表并未在停战会议上露面,但谁也不可否认,苏联的援助对战争的走向至关重要。

但这一切,都是我军顽强拼搏,为保家卫国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换来的,最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志愿军先辈们。

参考资料:

冰雪长津:意志与钢铁的较量 杜汶纹;马晓荣

中国人民志愿军长津湖地区围歼战制胜原因论析 赵延垒

长津湖战役再审视 张枫

苏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刘志青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2 阅读:21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