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黄老道家:要想成功,须重视“因”,“因则无敌”!

中华神秘文化 2023-12-19 20:49:25

“因”,是先秦黄老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也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论。

黄老道家的思想先驱范蠡就提出,治国要重视“因”,“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圣人因而成之”。

黄老道家的代表著作《黄帝四经》也推崇“因”,说“弗因则不成”,“因之若成”,不“因”不能成事,“因”之就能成事。

《管子》则提出“道贵因”的观点,以及“静因之道”的原则。

《吕氏春秋》继承黄老之学,进一步提出了“贵因”论,说“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夏、商、周三代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因”,“因”就能所向无敌)。

那么,什么叫“因”呢?

因,有顺应、遵循、凭借等意思,它要求人们依从规律,顺应时势,善用外物,注重客观因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达成建功立业的目的。

例如,《吕氏春秋》中反复强调“时”之于事功的重要性。

“时”,即时机、机遇,“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圣人做事看似迟缓,实乃捷径,因为只有时机成熟才能达成目标,时机不成熟时,应该耐心等待,否则只会劳而无功。

“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周武王在伐纣前,一直在等待时机,等着商朝内部众叛亲离、民怨沸腾之时,才大举出兵,一举灭亡了商纣。

这就叫“因时”。

除了“因时因势”,《吕氏春秋》中还列举了很多“因”的例子:

大禹疏通三江五胡,让水流入东海,取得治水的成功,是因循水势;

尧把帝位禅让给舜,商汤与周武王以诸侯的身份灭了夏朝和商朝,是因循民心所向;

天象历法家由星辰的运行推知四季,由月亮的运行推知晦朔,是因循规律;

大禹到裸体国去,主动脱光了进去,出来后再穿上衣服,入乡随俗,才能得到别国的接受,是因循风俗;

墨子去见楚王,穿上华丽的衣服,吹起笙,是因循对方的爱好;

孔子通过弥子瑕去拜见釐夫人,借以宣扬自己的主张,是因循中间人的引荐;

到秦国、越国去,路途虽然遥远,但站在车上、坐在船上就能达到,是因循车、船等交通工具;

……

包括在说服别人时,也要讲究“因”——

善长说服别人的人,能借力打力,顺着对方的来势加以引导,顺着对方的去势加以推动,不露形迹地随之出现而出现,随之发展而发展,随之兴盛而兴盛,随之衰微而衰微,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即便对方力量很强、口才很好,也能让他接受你的意见。

顺风而呼,声音并没有变大,却能传得更远;

登高远望,目力并没有增加,却能看得更远。

这些归根结底,都在于“因”啊!

所以《吕氏春秋》说:善于“因”的人,就能成功;善于“因”的人,所向无敌!

当然,《吕氏春秋》强调“因”,但并不否定人的主观努力。

在《吕氏春秋》看来,要想成事建功,既要靠机遇,善于利用外力或外物,也要靠人为,靠自身的努力。它举例说:

舜知遇于尧,是机遇;而舜在历山耕作,在黄河之滨制陶,在雷泽渔猎,天下人都喜欢他,优秀的人都愿意追随他,这就是人为。

禹知遇于舜,是机遇;而禹遍访天下,求得贤明之人,为百姓做好事,躬亲劳苦,因势利导,成功治水,为天下兴利除害,这就是人为。

又如在不打仗时,“利剑”与“恶剑”、“良卒”与“恶卒”一样,都不能发挥作用,但是为了一旦发生战争时取得胜利,还是要准备好利剑和良卒。

再如良农经验丰富,勤恳耕作,若遇天灾人祸,不一定会有收获;但在好年头里获得丰收的,一定是勤恳耕作的良农。

“因”很重要,“为”也必不可少,“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3 阅读:60
评论列表
  • 2024-01-10 12:46

    上世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

  • 2023-12-20 00:24

    佛教因果源出这里 古印度并未有因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