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提辖是多大的官,镇关西鲁达究竟是谁?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7-12 16:48:56

却说史进在渭州茶肆吃了个泡茶,问茶博士:“借问经略府内有个东京来的教头王进么?”茶博士说,经略府有三四个姓王的,不知哪个是王进。说话间,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走进了茶肆。茶博士指着这人说:“客官要寻王教头,只问这个提辖便都认得”。

这个提辖,就是鲁达,后来的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水浒传》原型人物中,只有“花和尚鲁智深”,绝无渭州提辖鲁达。那么,施耐庵为何塑造了鲁智深的“前身”,这个鲁达究竟是谁呢?

提辖不是官,“军官”是明朝的官

书中写道,茶博士的话还没有讲完,只见一个大汉大踏步走进了茶肆,走进茶坊里。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那军官坐下后,茶博士告诉史进:“客官要寻王教头,只问这个提辖便都认得”。这个提辖不是别人,就是渭州小种经略相公府中的提辖鲁达,也就是后来的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

书中明写,渭州经略府提辖是“军官模样”,那么,提辖就一定是个官了。“提辖”究竟是多大的官呢?

这个职名,出自《宋史·职官》:“提辖官一员, 京朝官充。”此提辖就是官,而且由有资格参与殿前事宜的京官充任。但是,这个提辖却不是武官,而是管榷货务都茶场,相当于现在的市场管理官员。不过,是个管边境贸易集市茶场的官员而且,管的是“都茶场”,或者可称为茶叶专卖总局的长官,当然就从京官中选派了。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金重开边境贸易,设榷货务都茶场,置都司提领,是最高长官,提辖大概是副职或者具体主管。

管榷场的提辖是右提辖,“右提辖官与杂买务杂卖场、文思院、左藏东西库提辖,并称四辖”。无论如何,提辖在宋朝不是武官。而且,提辖是南宋建炎三年之后设置的,北宋没有“提辖官”。

查阅宋朝九品十八阶职官制,其中却没有“提辖”。也就是说,提辖官是不入流的官员。而在《宋史·职官》中又有这样一笔记载:“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崇宁,是宋徽宗的年号,这个时期,赋予守臣一项职责:“提举兵马,提辖兵甲”。这一举措,是针对“杯酒释兵权”的,把兵权还给了镇守边境要塞的守将。显然,鲁达不是守臣,渭州守臣是小种经略相公。鲁达不是“提辖”,却写成提辖官,那就另有寓意了。

《水浒传》中的官职,都是借用别朝职官而赋予新的寓意,此处的提辖,包括都头、知县、知府等等,都不是实写的官职。因为,《水浒传》中无论大小人物,都是隐写的大明皇帝,以及与靖难之役相关的高级别人物,其职位远远不止宋朝或者宋朝以前的提辖、都头、教头等等。

前面的文章讲过,《水浒传》中的“軍”,以及郓州之“鄆”都是隐写的明朝以及明朝都城。那么,书中的“军官”那就是明朝的官。而书中的官又称为“官家”,那就是皇帝家,准确地讲是明朝的皇家,写的就是大明皇帝。如此,“提辖官”也就不是写的榷场管理员了。

那么,渭州小种经略相公府的提辖又是什么寓意呢?这就要从“鲁达”二字说起了。

小种老种是谁,真是种师道兄弟吗?

要说提辖鲁达,就先得说说延安府的老种、渭州城的小种经略相公。初读《水浒传》,见此二公,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二人写的是北宋名将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但是,小种经略相公却是这样说的:“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个提辖。”

老种小种不是兄弟而是父子,那就不是实写的种师道、种师中了。有人说,老种是种谔,小种是种师道。这种说法那就是罔顾历史真实的生拉硬拽了。《宋史·种师道传》记载,种师道因资历、战功、年龄,当时人称之为“老种”,而种谔只是因其父而做到左藏库副使,因延帅陆诜举荐,做了青涧城知府。

老种、小种不是种师道、种师中,而只是借用了“種”与“经略相公”这两个化自北宋的符码,以隐写大明皇帝。

種,種禾,禾中有“八”,故是“重八”。“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施耐庵借用《说文解字》,寓意朱棣谋反,大明必将亡于木字辈。这个寓意,早就隐写在开篇词中。前面的文章已经解读过开篇词,此处不再重复。

木为木字辈皇帝,也就是朱棣,于是,老种小种就是暗写的这对父子。

经略相公:经,织也,织,帛也。由经而帛,这才是真正的寓意,也就是“白巾”,隐喻道衍“以白帽著王”。梁山大聚义时,西北乾方一声巨响,“如裂帛相似”,即为此帛。所以,梁山第三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中就以白、王隐藏了“皇”。道衍和尚“遇林而起”的历史典故,将写在鲁智深的故事之中。

略,是封疆的意思,这就隐写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建诸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延安府即燕安府,渭州即平凉,隐写梁山。延安府又是晏安府的谐音,晏安即曹安,是大明朱姓得姓始祖曹侠的先祖。平,即燕王府北平,晏安府、平凉又暗写大明两京。引首中的“朱温(瘟)”,就发生在大明两京,危及江南。凉——二京。

相,木目,木指的是朱棣(朱家木字辈)。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重童子即重瞳子,《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说:“(上)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太平天子也。”隐藏,《水浒传》中写了两个重童子:玉麒麟卢俊义、紫髯伯皇甫端。

公,“公,平分也。从八”,四大名著中的“公”,都是隐写的重八。

不仅老种、小种隐写的是朱元璋、朱棣父子,“经略相公”也是这对父子的隐喻。后文书中,鲁智深到五台山市井铁匠铺打造戒刀与禅杖,这家铁匠铺就在“父子客店”旁。

老种、小种经略相公是朱元璋、朱棣父子,那么,在这对父子手下做关西五路廉访使和提辖官的鲁达又是何人呢?

鲁达,即燕王驾到

前一篇文章讲到,史进误走渭州,是错入了时空。为什么呢?延安府既是晏安府,象征大明金陵都城,又谐音燕安府,象征燕王藩府。这个时候,燕王尚未之藩,尚在金陵。

渭州即平凉,平指北平,凉为“二京”,燕王藩府就是大明第二都城。此时,燕王已经之藩。所以,王教头、史大郎虽然都来到了燕安府,但却是错过了时空。这层“穿越”隐喻,就写在了“鲁达”二字之中。鲁达,即燕王驾到,指的就是燕王之藩。

鲁,指的是东鲁,也就是后来《石头记》“东鲁孔梅溪”之东鲁。大明朱姓出自邾国曹姓,邾国是鲁国的附庸国,其国在鲁国之东。邾国又叫邹国,故有邹渊、邹润叔侄。

鲁,拆开是“鱼日”。鱼,在《水浒传》中有多重寓意。其一,鱼谐音“禺”,也就是云里金刚宋万之“萬”,草下之“禺”。禺,长尾猿猴,大明建立于戊申年(1368年),四大名著中的“猴”、“侯”都是大明的隐喻符码。鱼在日上,寓意大明皇帝。

其二,“魚尾与燕尾相似”,隐写的是燕王,燕王在日上,寓意朱棣夺位成功作了皇帝。

其三,鱼谐音“雨”,就是后文书中的及时雨。“及时雨”隐写的是大明太祖驾崩——这段历史,待讲到“及时雨”时再来揭秘。

其四,鱼谐音“榆”,暗写永乐皇帝驾崩榆木川。

达,就是到达的意思,“鲁达”就是燕王驾到,乃至永乐皇帝驾到。后文书中,有青州知府慕容彦达,这个名字就出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的一则街市谣言:“日暮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再有李逵之兄李达,也是燕达之意,但却隐写的是大明天策上将。怎么回事呢?咱们今后再讲。

鲁达既是燕王之藩,那就是货真价实地“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的提辖了,如此,这个官职就大得不得了,是“勤民奉天,藩辅帝室(《明实录》语)”的边塞王。

提辖,又暗藏了燕王提举兵马、提辖兵甲谋反篡位的历史。史大郎来到渭州,引出了鲁达,原本就暗藏了靖难之役即将爆发的寓意。怎么回事呢?

范阳帽借安禄山以喻燕王

史进夜走华阴县,取道关西五路,前往燕安府时,书中说他“头戴白范阳毡大帽,上撒一撮红缨”。范阳帽,在书中多次写到,借用“范阳”安禄山典故以喻大明藩镇之乱。

范阳,在今之北京以南保定以北地区,当时,施耐庵以此隐写燕藩,也就是后来的大明新都。

鲁提辖提举兵马,提辖兵甲,寓意燕王起兵“范阳”,引发大明藩镇夺位之战,“安禄山”这三个字也被点化为大明藩镇符码。安,即燕安府之“安”,拆开是家女。燕王藩地在玄武七宿中之女宿分野,朱棣就以玄武大帝转世自称。因而,大明紫禁城内外多以“安”命名。

禄,指的是禄星,也就是文昌星。朱棣的庙号是太宗,帝号是文皇帝,也就是太宗文皇帝。《西游记》中就借用“太宗文皇帝”,以大唐故事隐写大明历史。

鲁达是燕王,藩镇一方,他才是渭州城真正的镇关西。如此,镇关西郑屠又是谁?接下来的故事写的是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难道是自己打自己吗?镇关西之“关西”又是什么意思呢?

0 阅读:2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