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都知道,血压升高严重时,我们经常会出现四肢发麻的症状,这其实是中风的前兆,轻则偏瘫,重则要命。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尤其是在春天,中风容易发生的季节。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肝在五行上属木,一到了春天,万物生发,肝脏也开始旺了起来。
但肝气过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因为肝风内动,很容易使我们身体内的血,随着肝风往上走,让我们大脑内血量血压大幅度增加,从而引发中风这个致命问题。
春季本就是水少风多,尤其是北方的春天更甚,对应到人体,就是肝阴不足,肝阳过旺,由此而生成的肝风开始在体内刮了起来。
风小的时候会觉得头晕头痛、手脚发麻,风一大就容易把人刮倒,不省人事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风。
如果你已经有了刮“小风”的症状,不妨试试这张经典药方——镇肝熄风汤(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15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镇肝熄风汤出自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专为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而设,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
方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砺、生龟板、芍药、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组成。
方中重用牛膝为治标之主药,引血下行,又能补肝肾,行而有补;由于阴不足,阴不能配阳,既要重镇潜阳,还要补阴,重镇潜阳用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补阴用:天冬补肾阴、芍药柔肝养阴、玄参既能滋阴清热,又可引肾水上行,可使阴补足后上济于心,从而达到一个阴阳交济、协调的目的。
张锡纯创立此方之时,主要用上述八味药,治疗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化风,起初疗效显著,后来有的病人好了一阵子,反而有加重的情况。经过思考,根据肝脏的特点,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一味的镇肝潜阳,会引起反动之势,压而不服。而加入三味具有疏肝作用的药物:茵陈、川楝子和生麦芽,顾及到了肝脏的疏泄。脾胃为后天之本,甘草除了可以调和诸药之外,还有健脾之效,与麦芽一起和胃安中,以防金石类药物伤胃。
现代研究发现镇肝熄风汤具有降压、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等药理作用。本方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肾病、腔隙性脑梗塞、脑血管病、面肌痉挛、舞蹈症、头痛、眩晕、失眠及更年期综合症等,还有治疗哮喘、顽固性呃逆等的报道。
【病机】本方所治之类中风,是由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所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血随风阳上逆,气血并走于上,则脑部热痛,面红如醉;甚或气血逆乱,发为中风,轻者中经络,见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重者中脏腑,猝然眩晕颠仆,不知人事。脉弦长有力,为肝阳有余之征。本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但以标实为主。治以镇肝熄风,引血下行为主,佐以滋养肝肾之法。
【释疑】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之证,为何配伍疏肝理气之品?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强,性喜升发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降逆之品以强制肝阳下行,势必影响其升发条达之性而致抑郁不舒,肝气越郁则愈逆。故配疏肝理气之品,以顺其升发条达之性,使肝气不郁,则肝阳易于潜降。
【运用】1.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临床应用,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全文标本兼治,以治标为主。)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
3. 注意事项:气虚血瘀之中风,不宜用。
方子就是专门应对咱们身体里面刮“小风”,而设立的一张经典处方。从方名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方子是一剂治风剂,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用,最擅长平熄内风、速效降压。
在这个方子里,怀牛膝、生赭石为君药。
怀牛膝是有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它有一种其他几百味药材都没有的功效,就是“引血下行”,能够活血散瘀,将咱们随着肝风上窜的血引下来,又不至于形成瘀血,堵在体内。
生赭石是一味寒凉之物,具有平肝泻热,镇逆降气的功效,十分适合治疗咱们前面提到的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头痛,还能够补益肝肾,滋补阴气。
生龙骨、生牡蛎擅长平抑咱们上亢的肝阳,生龟甲又是滋补类的药物,可以补益体内损耗的肝阴肾阴。这仨药潜阳滋阴,刚好柔和咱们过旺的肝气。
白芍、玄参、天冬与前三味共为臣药。
白芍主入肝经,补益肝阴,对于头晕心悸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玄参、天冬除了能够滋阴,还能够降火、除烦,清清热气。
川楝子用来舒肝,让体内的气更加顺畅,而生麦芽可谓是舒肝妙品,既能健脾又能养胃,茵陈的重要功效就是保护肝脏,预防高血压。
这三味共为佐药。
最后一味就是甘草,在中医药方里经常看到甘草的身影,这跟它能“和百药”的性质分不开。甘草除了能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之外之外,还能够补益脾气,是味使药。
镇肝熄风汤主要治疗阴虚风动证型的高血压病,无论是中风前,中风时,还是中风后,都能拿来用,但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能用。
就比如在我的门诊治疗中,经常要根据患者的证型,辨证用方。
肝阳过亢证可以用天麻钩藤饮,风痰上扰证更适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这样对证下药,疗效才能达到最大化。
春季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肝火容易过旺。高血压朋友如果感觉心情烦闷,一定要及时疏解,平复情绪。切忌情绪波动过大,引发严重后果。
【原方证治】
本方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证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制方背景】
1.常独辟蹊径,不因循常法
正如前所言,张锡纯为人勇于在继承中创新,反对人云亦云,临证制方总于常法中精思慧识,发挥独到见解,以提高疗效。制镇肝熄风汤也不例外。该方所治之证,肝阳呈上亢之象,肝气呈扬逆之征,肝风现内动之兆,皆当以平逆肝阳,导气下行,宁息肝风为常法。然张锡纯深谙气机升降之要理,认为气之升降,互为其枢,无升则无以降,无降则无以升,即所谓升降相因。故治疗肝阳上亢、肝气上逆、肝风内动等冲逆证候,不主张单纯投平肝降逆之品,而以调理气机升降入手,佐以升发肝气,疏散郁结的药物,升降药物相伍,降中有升,升降相宜,形成独特的用药风格。
2.遵五行生克,依制胜组方
镇肝熄风汤针对肝阳上亢这一病机,体现了直镇肝阳,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多种治法,看似复杂无端,实则巧妙运用了五行生克制胜的原理,有效地保证了方剂疗效,充分体现了与张锡纯临床注重实效的学术思想。木为水之子,肝阳上亢除与肝本身生理功能失常有关,还与肾水不能涵木直接相关;木为金之所胜,肝阳过亢,肺金不能制木亦难逃其责。故欲平镇过亢之肝阳,既要直接镇肝,还当滋水以涵木,清金以制木。
【制方要旨】
肝为风木之脏,易动易亢。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肝阳偏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血随气逆,上充髓海,遂成本方证机。治宜镇摄亢盛之阳,引气血下行为要。又因肝体阴而用阳,肝阳亢盛,疏泄太过,失其条达之性,故还当辅以滋肝疏达,恢复体用。
用药犹如用兵,不仅需要针锋相对,尤应投其所畏,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方中首重入血分、性擅下行的怀牛膝,功兼二职,既可引血下行,使血不上充;又兼补肝肾,滋水则可涵木。代赭石质重沉降,善镇肝逆,降气平冲,合牛膝直折上亢之肝阳,平逆乱之气血,为全方核心。合龙骨、牡蛎,潜阳镇逆。以上四味体现直接镇肝潜阳法度。龟甲、白芍既可直接养阴柔肝,又可滋养肾水以涵木,使肝体充盛柔和,则肝风自息。以上二味体现滋水涵木以平肝的法度。肾水不能养肝,相生无力,可使肝阳上亢;肺金不能制木,相克不及,肝阳亦能上亢,故用天冬、玄参滋肺阴而清治节,肺气清肃自能制约肝木。以上二味体现清金制木法度。肝为刚脏,将军之官,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疏泄之性,故治肝不宜一味潜镇,还宜顺其刚介之性,遂其条达之情。遂佐楝实、茵陈、麦芽、甘草清肝热,解肝郁,缓肝急,使其俯首归依,化刚为柔。再伍甘草既调和诸药,又合麦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损碍脾胃。
故学习此方,还需解一疑惑:疏散肝气,何以不用柴胡?因其性过升散,只能疏肝气之郁,不能平肝木之横恣,用之恐其升发太过而致肝阳更亢,云:“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发动之力”,致“气血上攻而病加剧”,而疏肝药之中,锡纯偏爱麦芽、茵陈、川棟子,他认为麦芽系谷之萌芽,生用能升发肝气,宣通郁结,无耗损正气,且兼补助脾胃,诚为疏肝之要药;茵陈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故善清肝胆之热,又善理肝胆之郁,最能将顺肝木之性使之柔和,为疏肝胆最要之品;川楝子,善行肝气,引心包之火及肝胆所寄相火下行,又能转其发有利于肝阳、肝风的潜降平息。
三药合用,顺应肝木升发条达之性,既有利于肝气的疏泄调畅,也本方的配伍特点表现在:既有从正面而治之镇肝、柔肝,平顺亢逆的药物,亦有从侧面顺遂肝性,疏导条达,升中助降的清肝、疏肝药物;有从相生而治之滋水涵木药物,亦有从相克而治之清金制木药物;还不忘顾护胃气,治病留人。诸药合用,组方严谨,配伍有度,面面俱到,可使肝阳得镇,内风平息,故名“镇肝熄风汤”。
【类方提要】
张锡纯认为临床上肝阳上亢病机虽同,病情却各有千秋,并非“内中风”一证统之。因此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又拟建瓴汤一首,于镇肝熄风汤去玄参、天冬、龟甲、茵陈、麦芽、川楝,加生地、怀山药、柏子仁,治肝阳上亢之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证。建瓴汤病位偏于心肝,故去滋养肾水之品,换以养心宁神之类;肝阳上亢较镇肝熄风汤略逊,故重镇摄纳,以降为主,不用佐升助降,故去疏散肝气三药。虽仍属镇肝息风之剂,但侧重于养心安神。
【名家发挥】
本方所立平肝潜阳之法颇受后世诸多医家青睐,如晚清名医潘兰坪自创“柔肝熄风方”即以(生地、熟地、天冬、玉竹、黑芝麻、钩藤、白菊花、鲜莲叶、羚羊角、苦丁茶)虽与镇肝熄风汤药物组成差异较大,但借鉴了张氏镇肝、柔肝、滋水、疏肝之法来平息肝风,故名“柔肝熄风汤”,寓其受镇肝熄风汤的影响而制方。治疗肝风内扰、肝阳上亢之头风、头痛,疗效良好[,《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组方思路受张氏启发,也是临床常用有效平肝息风之剂,但其乃在镇肝熄风汤基础上去了滋补肝肾之品,增加了清泄肝热之药,如黄芩、栀子、钩藤等,寓清肝热则可防热盛动风,助长内动肝风之弊,其方镇肝力弱于锡纯,但清热以息风之力较优。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以本方加活血药(如红花、丹参、赤芍),治疗阴虚阳亢型的慢性肾衰,无疑为此方活用的经典。
【临床荟萃】
本方为平息风的常用方,主要运用于眩晕、头痛、失眠、中风(中风时及中风前、后)等,凡肝阳亢盛者,均可使用。以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用方指征。
(1)头痛眩晕:阳亢火盛,头痛剧烈,可加石决明、珍珠母、夏枯草以清热息风;热盛神昏者,宜配合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兼心火盛,烦躁难安,加栀子、黄连、黄芩清心除烦;舌苔白腻,夹痰者,常合半夏白术天麻汤。(2)失眠:针对肝阳上亢,心火上亢的失眠效佳,常配合欢皮、夜交藤清心安神;若兼有胃火,口臭便秘,可加石膏、大黄、决明子泻热通腑;兼胃气上逆,伴嗳气呃逆,加旋覆花、柿蒂降逆止呃;伴耳鸣者,常加蝉蜕、磁石、石菖蒲以祛风通窍。
(3)中风:多指现代医学脑血管疾病,即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种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的一组疾病。兼痰热者,咯吐黄痰,舌苔黄腻,常加制胆星、竹沥水、贝母、瓜蒌清化痰热;痰迷心窍,神志昏蒙,加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肝风内动明显,肢搐手抖,常加僵蚕、地龙以息风镇痉;肝肾亏虚较甚而腰膝酸软,尺脉重按无力者,酌加熟地、山茱萸、桑寄生增强补肝肾作用;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口眼斜,选加红花、桃仁、黄芪、地龙、丹参等活血通络。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血压守护神。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