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社会心理学》我明白了:原来那些过得好的人都有这六种能力

杜小肆的解忧杂货店 2023-05-05 11:20:47

生活有时候阳光灿烂、温暖明媚,有时候也会遭遇狂风暴雨的袭击。

每个人都会经历起起落落的时刻。怎样在低谷时,重拾生活的幸福呢?

今天小肆为大家推荐《社会心理学》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我彻底明白了:

原来那些过得很好的人,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懂得默默培养这六种能力。

本书以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了三项大奖的社会心理学家埃略特·阿伦森为主要作者,阿伦森教授所获的三项大奖分别是杰出写作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研究奖。与其他社会心理学著作相比,本书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叙述风格使学习社会心理学成为一种享受。

《社会心理学》第10版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诸如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影响、自尊、人际吸引、亲密关系、 侵犯性、偏见等话题。此外,本书的最后三章强调了结合生活实践学习社会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01.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控力是抑制眼前欲望以实现长期目标的能力,但我们总是无法控制一些诱惑,导致目标永远也无法办法成为现实。

比如,想减肥却总是忍不住吃冰激淋,想学习却无法拒绝手机里有趣的短视频的诱惑……

但是别灰心!在《社会心理学》中作者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先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这个计划要包括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实现目标并避免诱惑的详细规划。

其次,我们要营造避免诱惑的环境。如果无法抵制玩手机的欲望,我们就可以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把手机关机放在书包里,直到结束学习。

最后,在试图进行自我控制的时候要保持放松,也可以进行充分的休息。因为,有时候自我控制是需要能量的,只有心情放松才能拥有足够的能量。

02.积极成长的能力

有的人坚信自己的能力是不会变化的,智力、运动能力、音乐天赋等基本能力都是不会变化的。

而有的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找到正确的策略并且付诸能力,就能在生活中取得想要的成就。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到,第一种人的思维方式是固定型思维,第二种是成长型思维。

在生活中能取得突破,一路向上成长的人都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在其他人看到很高的山,因为无法达到而不去尝试轻易放弃的时候,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用一往无前的努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站在山峰的最高处,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美好风景。

03.理解他人的能力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在社会上生活,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在解释一些行为的时候,会将人们的行为完全归结于人格特征。

比如,在给采取自杀行动的孩子简单贴上性格缺陷的标签,将夜晚被无辜伤害的独行女孩贴上穿着怪异而导致恶行发生的归因。

这样大家会觉得这些偶发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在《社会心理学》中提到,这样的视角会将复杂的情境简单化,妨碍我们了解诸多人类行为的起因。

而过度简单化可能会导致我们责怪那些情境中的受害者,即使其所处情境中的社会影响力强大到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法抵抗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用更成熟的视角,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去看待人与事儿。

因为他们知道,社会和情境比人格特征的影响更强有力。

一旦学会这样看待问题,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情绪与伤害。

04.认识自我的能力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任何命运,无论多么复杂漫长,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那就是人们彻底醒悟自己究竟是谁的那一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认清自己是一种大智慧。每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正确地认识自我。

当人处于过低自尊的时候,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恶自己的心理,会造成抑郁、低自我效能、低生活控制没,这是一种令人非常不愉快的状态。

当人处于过高自尊的时候,就会变得自恋、自大,不善于审视自己,反而难以看到真实的自己,也会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这对人成长特别不利的状态。

在《社会心理学》中,作者提到:拥有自尊是好事儿,它能让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乐观,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努力。最好的自尊是自我感觉良好,同时也能够从错误中过学习,并且关心他人。

通过正确的认知,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弱势,不卑不亢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05.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些压力,学业的压力、房贷房租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等等。

抗压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好好生活最需要拥有的能力。

在《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提升应对压力能力的方法:增加对生活的控制感、寻求社会支持、重塑创伤事件的意义。

(1)增加对生活的控制感:

人们的控制感越少,事件就越容易引发身心疾病。越是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后果的人,心理调适得越好。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适当地提升自己对事情的控制感,比如将大目标拆解成可实现的小目标,每达成一项,就会提升幸福感。

(2)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人需求获得他人回应和接纳的感觉,对应对压力有相当大的帮助。

在我们面对压力的时候,可以选择向相信的人适当倾诉,寻求他人的建议和陪伴,这样有助于疏解压力。

(3)在创伤事件中重塑意义:

写下负面事件的人会构建一个更有意义且更完整的故事来重新定义这件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像客观的观察者一样,而非一味地沉浸其中,这样,重塑就有可能发生。

06.创造幸福的能力

有时候,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拥有更容易感到幸福的个人特质。

在《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即使如此,还是会有一些影响幸福感的东西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幸福力。

(1)创造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者普遍认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有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陌生人进行短暂的积极互动也能改善人们的情绪。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有有意识地去创造令人满意的人家关系,比如我们在去商店或餐馆时,可以和销售人员或服务员说几句愉快的话,你会发现这让你感觉更好。

(2)沉浸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

研究表明,当人们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取得进展时会更幸福。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是:心流。它是一种高度理想状态,指全身心地沉浸在当下的事情中,收获到幸福感。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必迷失在对目标的追逐中,沉浸式地体验当下的事情本身,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3)追求体验而不是物质:

的确,那些贫穷得无法购买食物和衣服的人会比其他人更不幸福。但是,在满足了生活的基本需求后,赚更多的钱并不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有研究发现,那些物质主义的人不如那些非物质主义的人幸福,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验比物质主义更能让人快乐。

幸福并不一定意味着物质至上,拥有美好的体验会更有效。

(4)帮助他人:

《社会心理学》中提到,帮助别人可以增加人们与他人的积极互动,还会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是个好人,它会改善我们的自我形象。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向他人释放一些善意,多伸出几次友善的手,这样既可以为别人带去一些温暖,也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幸福感和成就感。

写在最后:

这本五百多页像砖头一样重的书,是我看过的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书籍!

看完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说人人都要学一点心理学。

每一页都有超多段落被我标记为重点,还有特别精彩的故事案例、自我测试、热点解读……读起来完全不会有专业知识的距离感和迈不进去心理学门槛的尴尬,那种畅快地吸收能量的兴奋感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会经历很多跌跌撞撞、摇摇晃晃的颠簸。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寻找到在这个世界稳稳向前走的力量与智慧。

愿我们在身处低谷时拥有自救的勇气,在平凡的生活收获到确定的幸福,在前行时拥有足够的清醒、韧性与定力!

愿我们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世界之后,仍然能够热爱生活,用最好的自己去过值得过的人生。

1 阅读:6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