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有个泼皮,两次改名官至正二品,但每次改名都很讽刺

自说文史 2019-06-02 18:03:29

《浅说水浒》第123期(文/焦目)

水浒中,杨志很倒霉。作为杨令公嫡孙,他本应该和祖上一样,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但命运却让他人生暗淡。他做提辖时,因为押送的花石纲落入黄河,结果丢了官,只好跑路;好不容易等来皇帝大赦,他回到东京,倾家荡产贿赂高俅,希望重新得到重用,但高俅实在无耻,收了钱却不办事,还把杨志痛骂一顿。无奈之下,杨志只好卖刀。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坏事似乎总是接二连三的。

刀卖不出去也就罢了,偏偏又碰到个泼皮无赖牛二,杨志被纠缠得满腔怒火,一怒之下杀了牛二,结果沦为罪犯,发配到大名府。如果没有泼皮牛二,杨志就不会杀人,也就不会有后来押送生辰纲和上山落草的事。可以说,牛二是杨志人生中的关键人物。

水浒中,这样的泼皮有不少,看起来就是个小人物,但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第一位出场的泼皮破落户高二,也是这样的人。

高二没有名字,因为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此人不学无术,会吹拉弹唱,也会枪棒相扑,甚至还会点儿诗词歌赋,但却不懂仁义礼智信。因为没啥本事,所以平日里他就跟有钱的公子哥儿厮混,跟前跟后,逛窑子,进青楼,胡吃海喝。后来公子哥父亲发了狠,状告高二,官府就把高二赶出了汴梁城。

高二曾经改过两次名,第一次改名是因为蹴鞠。

高二踢毬技术不错,经常出入于当时的足球社。名气大了,没人再喊他高二,都叫他高毬。高二对这个名字也很满意,所以尽管是别人改的名字,他却承认了,于是,从此以后,高二成了高毬。

第二次改名是在发迹之后。

皇帝大赦天下,高毬回到老家汴梁城,投靠了董将仕,有经过董将仕的推荐,跟了小苏学士。小苏学士把他推荐给了驸马,驸马派他给端王送礼物,端王正好在踢毬,高毬时来运转,显摆了一下技术,于是端王把他留了下来。

端王后来继位,做了皇帝,半年时间把高毬升到正二品的太尉。发迹之后,高毬再次改名,去毛添人,成了高俅。

诚如金圣叹所说,先写高俅发迹,说明乱自上作。上任之初,他就找个理由,把当年的仇人之子打了一顿板子,引出了后来史进等梁山好汉的故事。直到梁山好汉们接受了招安,东征西讨,所剩无几,为朝廷立下大功,高俅依旧没放过他们。

其实,高俅两次改名,都很讽刺。

先说明,历史上的高俅,本来就是叫高俅,根本没改过名字。本文所说的,是水浒中的高俅,施大爷既然给他改了两次名,显然大有用意。

第一次,从高二到高毬。毬表面是指娱乐的气毬,但实际上暗指高俅是“披着毛”的人。什么叫“披着毛”的人?只有畜生才是披着毛,这暗示着高俅不是人,因为高衙内本是他兄弟,却做了他儿子,高毬乱了人伦,算不得人,至少水浒中是这样。

另外,看过红楼二十八回的人应该知道,里面也有几个毛字旁的字,都不是什么好字。

第二次,从高毬到高俅。乍一看,去了毛加了人,似乎是变好了。但清代人对此有个解释:高是高下的高,俅是求人,当时的条件下,哪怕是个毫无品德的破落户、犯人,也可以通过谄媚求人做官,甚至能官至卿相。

这么一看,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才华了。

0 阅读:1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