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失误频现,50万明军全军覆没:土木堡的惨败是如何造成的

精彩一页 2023-01-20 19:04:18

明朝定都南京之后,经过洪武十次讨伐北元,以及永乐六伐蒙古,草原北方的蒙古部落遭到了很大的削弱。自从蓝玉取得捕鱼儿海大捷之后,北元就内部分裂成了三股势力:蒙古、鞑靼、瓦剌,基本上再无力南下中原了。

北元衰败之后,北方草原再次陷入分裂

但在永乐大帝驾崩之后,蒙古部族中的瓦剌部就逐渐强大起来,慢慢再次成为了明朝北方的强大威胁。

而经历了明初的洪武、永乐两代辉煌之后,大明皇帝的后世子孙们,在武功方面逐渐已比不上先祖,但是却放任宦官接近了统治集团的核心。

虽然在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吸取了汉唐等前朝宦官专权,所引起的混乱教训,曾立下规矩:

不允许宦官过问政事!

并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以示铁律!

宦官专政带来的内部隐患

回顾东汉后期,皇帝大多是在年幼时登基,导致宦官以及外戚如同跷跷板一样:窦宪、“宦官五侯”、跋扈将军梁翼、十常侍……这帮人轮番把持朝政,把整个东汉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以至于朝廷黑暗,土断严重,官逼民反,闹出了黄巾起义,严重动摇了东汉根基。后来十常侍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引狼入室招进来了董卓,更是加剧了混乱,东汉失去了复兴的机会。

至于唐朝后期就更是离谱,藩镇割据的问题没有解决,宦官专权的毛病又冒了出来。以至于后来宦官掌握了禁军神策军,更是能主宰皇帝的废立问题,甚至能出现谋刺皇帝,政变清算等等奇葩事件。

到后来,又出现了枭雄朱温把持朝政,如同另一个董卓,但是手段更狠,朱温几乎杀光了宦官和所谓“清流”人士,也终结了大唐王朝最后的生机。

这些前朝经验、历史教训仍旧历历在目,朱元璋起于微贱,而横扫六合,何等精明过人?早就防范这些前代王朝栽过的跟头。其中宦官酿祸,就是他防范的问题之一。

对于朱元璋来说,对外的痛点是北方的蒙元,以及东南沿海已有苗头的倭寇海盗。而对内,就是防止藩王作乱、开国元勋居功做大、宦官外戚擅政专权等等。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开国元勋倒是防住了,藩王作乱却能没防住。如今宦官乱政又会成为另一个危机隐患。

但到了永乐时期,由于明成祖朱棣是夺来的位置,所以担心有人暗中反对他,就特别信任宦官。在锦衣卫机构以外,专门设立东厂机构,指派亲信宦官担任提督,由此宦官权势逐渐做大。

到了明宣宗时期,连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宦官代笔,设立的职位就叫做司礼监。这一来,宦官干政的苗头就更加明显了。

而王振,这个明朝历史中第一个掌权的宦官,也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有一次,皇宫需要招收一批太监进宫做事,招到了一个混混叫王振,据说是为抵罪而进宫的,管事的正缺名额,就给招了进来。这个主管只怕没想到,一时的图省事,将会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

原来这个王振,是蔚州地方有一个地痞无赖,王振年轻的时候也曾读过书,还参加过几次科举但没考中,就留在县城教书。

后来因为犯了罪,按律法本该充军。但他听说皇宫这时候招太监,而进宫的话可就以抵消充军,因此就自愿净身进了宫。

从此,王振的一生将会出现重大转折,他自己都想不到的飞黄腾达和跌入深渊,都会在未来等着他。

皇宫里识字的太监不多,只有王振读过一些书,略微通晓一些文化,因此宫里的其他太监都叫他“王先生”。

入宫没几年,王振的机会来了。明宣宗觉得在太监里面,就他还有些文化,就派他去教太子朱祁镇读书。可见读过几天书,反倒真成了王振升职的底牌。

有机会接近太子,职场投机的机会就太多了,就看自己怎么把握,是老老实实教书?还是会陪太子玩得开心?

而朱祁镇年龄太小,五六岁的年龄正是贪玩的时候。王振察言观色,懂得投其所好,就想出各种法子哄小太子玩个痛快,因此朱祁镇挺喜欢这位“王先生”。

王振懂得抓住机遇,能令未来的皇帝高高兴兴、痛快玩乐,那他的人生际遇就抓到了。他人生飞跃的前半部分,就如同《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陪康熙玩耍一样。

而到了1435年,明宣宗驾崩之后,东宫太子朱祁镇刚满九岁,就立即登基,也就是后来以“大明战神”出名的明英宗。

而王振也自然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司礼监,东宫时期陪太子玩乐的王振,在太子登位之后自然就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

明英宗画像

明英宗刚登位时候,其实就如同那些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一样,“不是在网吧,就是在去网吧的路上!”只管享受玩乐,国事一概不问。

朱元璋最担心的一件事发生了:皇帝年幼,贪玩不理朝政导致宦官专政。而朱棣设立的司礼监职位,很好地留出了给宦官钻空子的机会。

皇帝一旦爱玩,王振就不仅仅帮忙批阅奏章,而是得寸进尺,趁机把朝廷的军政大权全都抓在手里了。

朝廷勋贵们没人敢得罪王振,权势小一些的,如果得罪了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被发配。

明太祖挂在宫门外禁止宦官干政的大铁牌,被王振公然搬走,无人敢质疑。

就连一些皇室贵戚也都巴结王振,甚至讨好地称呼他为“翁父”,由此可见王振在明英宗时期是何等威风。

作为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宦官权臣,王振还没有后来明末时魏忠贤那么嚣张,毕竟第一个挑头的,还是有那么点心虚。但是在明英宗即位的这几年,他也笼络了一批人,羽翼渐丰。

来自北方部落瓦剌的威胁

而就在大明王朝内部权臣祸乱的时候,北方威胁却出现了: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瓦剌,在北元裂变之后,逐渐强大了。比之北元,瓦剌取代了北元的地位,威胁更强。

瓦剌成为大明王朝在北方新的威胁

当年被朱元璋打垮了的蒙古铁骑,如今再次崛起,又成了大明的边患。边境双方虽然开了边市,但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军事冲突,也在暗中酝酿。

到了公元1449年2月,蒙古瓦剌部的太师也先,派出使者2千多人,浩浩荡荡,还携带马匹,出访明朝。名义上是向明王朝进贡马匹,其真实目的,就是要钱!而所谓的贡马,只是一种邀赏的手段罢了。

但是此时的王振,倒真是“明察秋毫”,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只有两千多人,却报称三千人,想多要奖励。

而且他还发现也先谎报进贡马匹的数量,以次充好,更是想骗取朝贡“补贴”。

王振对内虽然跋扈擅权,但是对外族交涉上,倒真是不怂,“眼里不揉沙子”。

所以发现对方弄虚作假,王振直接削减赏金,把马匹价格削减大半,根本满足不了瓦剌人的胃口。

后来,也先还想要跟明朝结亲,为他儿子向大明求婚。王振却觉得瓦剌蛮夷部落,怎配迎取大明公主?所以直接拒绝了。

王振这种对外族明察秋毫而又强硬的行为,可以说是引来战争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他对外交涉确实做到了不妥协;但另一方面,他惹来的麻烦,但是后来却没有能力摆平,反而引来了大祸。

汉初时,高祖受困于白登之围,好容易脱困之后,就用“和亲”策略来打发匈奴。这才有了缓冲时间,来发展国内糟糕的经济,把因为秦末战争和楚汉之争打得稀碎的江山,重新治理起来。

假如汉高祖穿越到大明来执政,面对瓦剌的求亲,只怕刘邦求之不得——假如挑一个公主就能打发掉北方这一强敌,那太上算了。

对比起王振那样强硬但却招祸的回应,苟一点并不是胆怯,只是稳住对方的策略。高祖的和亲赢得了经济发育的时间,国富民强之后,有了本钱,到汉武帝时,就可以和匈奴算总账了。

所以说,作为执掌大权的话事大臣,王振这些强横不妥协的对外举措,实在有欠妥的一面。他应当多计算一步棋:那就是万一对方恼羞成怒前来攻打,该怎么办?

果然,王振这些措施,彻底惹火了也先。当年的七月,也先就借着明朝减少朝贡赏赐作为口实,分兵四路大举进犯明朝。

瓦剌太师也先,亲自率领瓦剌骑兵,去攻打山西重镇大同。大同明朝守军出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连大同守将都战死了。

边关告急,求援文书雪片一样向京城飞来,朝廷震动,这下明英宗也慌了,赶紧朝堂集合大臣,讨论怎么应对。

愚蠢的策略:御驾亲征

而面对瓦剌来犯,王振这个“大聪明”,又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原来,大同战场距离自己老家蔚州不算远,而王振又在老家置办了大批田产。

他担心来去如风的瓦剌骑兵机动性太好,万一一个突进,打到蔚州,那自己老家的的大好田地岂不全被蒙古人占了?因此一个劲鼓动明英宗带兵亲征,以便以大军之威势,吓跑也先。

王振读过书,但确实读书不多。假如他多读读史书,只怕就不会轻易主张明英宗进行如此草率的亲征了。

前秦的苻坚,8 0万大军大军大举南下,亲征东晋,论规模,论后勤,论兵力雄厚将领善战,比之明朝这次仓促出征强太多了。

苻坚手下名将如云,几乎全是王牌,慕容垂、姚苌、乞伏国仁、沮渠蒙逊、秃发乌孤……全都是各自部族里杰出的猛将。论实力绝不比大明此时的将领差,可结果呢?

淝水戏剧般的惨败,造成了多米诺效应,不仅军事失利,国家也随之四分五裂,慕容垂这帮人,立刻背叛了苻坚,各自领兵抢地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苻坚本人也被姚苌杀了。

这样的教训,使得后世帝王一不敢“集卡”式的招纳叛将头目,二不敢轻易亲征。

第一点是担心优待了头目们,留下隐患,这些人事后反了如何?只好杀之省事,不留后患。

第二点是担心亲征后,一旦后方不稳,打了败仗自己就控制不住局面了。

可以说,前秦的苻坚,金朝的完颜亮,都是栽在第二点上的。

假如苻坚没有亲征,而是坐镇长安,那么即使淝水作战不顺,大不了收兵即可,他在后方操控,他弟弟在前线稳守,大局不会乱。

王振就没搞懂这个道理,一来蒙古人或者瓦剌人,都是游牧作风,即便占领城池也不会过久,田产本就不必担心。二来只要守稳自己的权势,扒住皇帝这颗大树,多少田产和金银,都源源不断不会缺。

舍大头而追逐小利,冒着亲临战场的风险,这种愚蠢的危险行为,后世的权臣们如刘瑾、严嵩、魏忠贤,任谁都不会这么做。这也注定了王振命不久矣。

还好朝廷中还是有明白人的,兵部尚书邝楚和兵部侍郎于谦,都不同意。他们既认为皇帝九五之尊,更应坐镇京城,怎能轻易亲征?万一有失谁能担负责任?

而且亲征也需要大量准备工作,当年明成祖亲征蒙古,也是预先做好准备才五伐蒙元。如今毫无准备,各种后勤安排都不到位的情况下,如何亲征?皇帝吃饭喝水,各种伺候,一套安排下来,都是庞大的工作量。

但是明英宗此时也犯了浑,冒冒失失地做出了亲征决定。此时的明英宗年龄也就二十出头,太过年轻,不懂军事的复杂,更不懂如何慎重决断。

影视剧中明英宗的形象,话说霍建华把他演得也太帅了吧

无能又昏庸狂妄的年轻皇帝,被手下太监一鼓动,居然异想天开,希望证明自己,立下不世之业绩,武功方面能做得不比永乐大帝差。

祖辈们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自己也一样能做到!自己如果也想先祖那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驱除鞑靼,这一来威望加满了,群臣们谁还敢质疑自己?

一个是担心自己的不动产,顺便想立个大功,更想趁机回老家在老乡面前炫耀自己今天的地位;而另一个更是膨胀到想要胜过先辈,在战场上显现身手。

这样的君臣凑在一起,闹剧很快就变悲剧了。

于谦这些人百般劝说也无济于事,这事只能这么定了。

1449年7月15日,明英宗下令亲征,要他弟弟朱祁钰和于谦留守京师。

第二天,自己带领亲信王振,还有一大批文武官员,率领号称50万的明朝大军,从京城出发,浩浩荡荡,经过居庸关向大同方向出征。

这一大批文武官员,包括: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内阁学士曹鼐……总共有一百多人。

不仅有武将,还有文官,包括“公侯”级别的贵族,连同明成祖时期传承下来的勋贵们都带来了。

明明是军事出征,武将还不够,明英宗又带这么多文官出来干嘛,一旦有变就会被人一网打尽,搞不懂他这是什么操作。

关于明军的兵力问题,始终都存在着争议,明英宗御驾亲征,所带兵力有没有50万人?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致。

有人认为远没有,也就是十五万军队,剩下的一些人其实都是民夫,算不得职业兵。有的认为实际兵力为二十万,也有的认为二十至二十五万之间。

我们姑且认为,明军兵力在二十五万人左右。

至于仓促出征这一重大决策,很大的责任要由明英宗来承担。因为王振只是鼓动、怂恿,他权势还没有能达到裹挟皇帝出征,那可就成谋反了。充其量也就是能够影响到皇帝,但是最终拍板权还在英宗手里。

战争,是动员,组织,管理,军事的综合体,高门槛基本上可以劝退无经验者了,否则就要拿出生命做代价了。

明太祖、明成祖这些先祖们,都是创业者,亲自带兵打过仗,更参加过无退路的惨烈大战。岂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比的?朱祁镇不掂一掂自己斤两,就想跟祖辈们比较,其昏庸可见一斑。

亲征一地鸡毛,撤退又出乱子

这次亲征,决定就很仓促,战争预热准备也没有,后勤供应可以说一团糟。

军队出发时乱糟糟的,纪律涣散,缺乏战前动员,士兵们有的甚至不知道要向那里进兵,大部分兵士只知道跟着将领出发,看似几十万人,士气却十分低落。

土木堡明军进军和拟定撤退路线,地图上看就是乱绕弯子

这样的军队,如果进行劳师远征,战斗力可想而知。遥远的路途就足够拖垮他们。更糟糕的是,七月盛夏,天气也不作美,强对流造成的大风雨也到了,士兵们被暴雨浇得湿淋淋的。

天气令后勤压力也倍增,本就紧张的后勤线更加供应不上。没多久,后勤运输就慢了很多,粮草接济不起,士兵和马匹全都又累又饿。

刚到居庸关,还没看到半个瓦剌兵,几十万明军就饿得已无心情作战,每天都有人掉队,早已经叫苦连天。

等到大军接近大同时,士兵们又看到路过的荒郊野外,到处横着阵亡的明军将士尸体。吃败仗的战场景象更加令人人心惶惶,各自议论纷纷,士气也更加低落。

有的大臣见士兵们士气低落,深感不对劲,劝明英宗及早退兵,结果被王振知道后一顿臭骂,还被罚跪一天。

而瓦剌的也先,得知明军大军将至,不愿与明军正面硬碰硬,为了诱敌深入,也先主动放弃大同,向后撤退。其目的就是为了发挥瓦剌骑兵的机动优势,便于侧翼包抄明军。

而不懂军事又不动脑子的王振,一看瓦剌撤了,误以为也先怕了明军人多势众,更加鼓动明英宗率领大军尾随追赶,一步步掉入了陷阱。

结果,七月底,明军前锋在大同城附近被瓦剌杀得大败。前线各路人马纷纷败退,局势骤然紧张了,众大臣纷纷要求停止冒进。

就连王振的心腹宦官郭敬也劝说王振赶紧撤退,告诉他前线危急,弄不好真的栽在这里。王振这才害怕了,劝说明英宗撤退回京。

几十万大军,白白折腾了十多天,没见到一个敌人,自己却病饿折损严重,就这样畏敌而撤了。

其实,这时候撤退远没有伤筋动骨,保存主力撤回京城倒也没什么,但是王振又开始作妖了。

土木堡成了惨败之地

准备撤退时,大同总兵郭登,从军事专业上给出了一条严谨合理的撤退路线,路程近,而且路线安全。

但王振不同意,原本他就是想带着皇帝和几十万大军,到他老家蔚州去摆威风,如今和瓦剌交战不成,撤退时候回老家显摆一下没问题吧?

所以,王振不顾大同总兵郭登,以及大学士曹鼐等人的坚决反对,非要坚持从紫荆关方向退兵。

明军撤退路线,被改来改去

近路不走远路,到也无所谓,顶多跑点冤枉路而已,但是,大军往紫荆关方向行进了几十里以后,王振又后悔了。

原来,他又想到一层,摆威风无所谓。可是几十万人往家乡一过境,这田地里的庄稼只怕都被踩光了,一顿“战争践踏”过后,只怕庄稼苗都不剩一根。

到那时,不仅自己的田产踩踏损失严重,蔚州家乡的乡亲们岂不也要骂死自己?这种丢脸的事可不成。

于是他又建议皇帝改变行军路线,又转回到原来的宣府方向。

王振这样连续犯下低级错误,老天只怕都看不下去了,所谓自作孽不可活,他不死谁死?

经他这么一折腾,时间全耽误了,原本算算路程,根本追不上明军的瓦剌骑兵,如今走直线,很快包抄了上来。

明军激战瓦剌

瓦剌的骑兵数万人,已经尾随追上了,为明军主力断后的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兄弟俩,皆忠勇之士,拼死作战不敌,全都战死疆场。

更惨的是,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领4万骑兵殿后阻击,结果在鹞儿岭中了瓦剌骑兵的伏击,力战身亡,其所率的近4万骑兵全军覆没。

这些都是大明的忠勇名将,就这样为保护饭桶决策者而死,毫无价值地战死在阻击战场上。

明军一路败退,于八月十三日退到了土木堡地区,而在土木堡东边不远就是雄伟险要的居庸关。只要大军加速东进,进了居庸关的东面,瓦剌骑兵只能无可奈何了。

居庸关地缘位置

居庸关在明朝开国时,被徐达重新修过,城墙被重新加高加固,成为了京师北面明长城当中的一个重要关口节点。区区几万瓦剌人,面对居庸关只能徒呼奈何。

有人劝英宗加快行军,只要能进居庸关,大家就都安全了。还有人劝王振,趁着当天天还没黑,加紧赶几十里路就能进入附近的怀来城,即便赶不及进居庸关,但是能据城死守,也会放心很多。

险要雄关居庸关

可愚蠢的王振再次作死。他一路上途径各地,地方官们进献给他的金银珠宝,都装在大车上,足足装了1000车!而且不乏奇珍异宝。

这些装珠宝的辎重大车还没赶上来,为了等这一千多辆辎重,他居然强令大军在土木堡就地驻扎。

土木堡在河北怀来城东部附近,名字虽然带一个“堡”,其实并没有什么城堡可以驻守。而是一个平地,四面环山,道路不便,很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是兵家作战的险地。

土木堡旧址

更要命的是,土木堡缺乏水源,只有附近十五里处有一条河流。一旦大军断水,将不攻自破。

这个地形的险恶,比之三国蜀汉北伐时,马谡失街亭的那做山头还要艰险。属于标准的易攻难守地形。

兵部尚书邝埜,见到瓦剌人穷追不舍,形势已经十分危急,多次建议大军快速撤退进附近的怀来城,以保证驻守安全,结果反被王振斥责为不懂军事。

结果当天晚上,瓦剌大军就追上了,很快控制了土木堡周围的战略要地。对土木堡的明军形成了半包围,并占领了十五里处的那条河。

缺乏水源的地形是军事上的死地,令人不战自败

明军水源被切断,一直赶路的士兵们口干舌燥,喉咙要冒火了,只能向地下打井。但是这土木堡地理上属于高原边缘,地下水位非常深。兵士们打了几丈深的井,也没有见出水。

尽管明军人心浮动,干渴难忍。但瓦剌追兵分为多路,追过来的骑兵只有2万多人。也先一打听,发现明英宗带来的人马还不少,真要硬拼,自己也没有把握。

于是诡计多端的也先,先派出使者,谎称议和谈判,以便麻痹对方,等待最佳良机。同时和谈时,他命令瓦剌军队佯装撤退,故意让出了水源,并同意明军兵士们前去打水。

愚蠢而天真的明英宗和王振,一见到瓦剌撤退,误以为谈判成功,下令士兵们前去河边打水。结果渴疯了的士兵一听有水喝,全都跑出营帐拼命去河边打水,乱哄哄的完全乱了阵型,将领们想阻拦也来不及了。

对瓦剌人来说,最佳歼敌实力到了,明军士兵杂乱无章地抢水时,埋伏在四周的瓦剌骑兵全部杀出,个个挥刀大喊道:

“投降者免死!”

瓦剌骑兵的冲杀令步兵无法抵挡

无人指挥的明军眨眼间全部崩溃,被骑兵追杀的步兵争相逃跑,被自己人踩死的和被瓦剌骑兵杀死的不计其数,漫山遍野都是丢弃的盔甲、兵器以及尸体。

二十万明军如同炸群的鸭子一样全垮了,二万八千骑兵追赶一二十万明军,犹如当年项羽在彭城大破刘邦联军的场景一样。明军阵型都来不及布置,已经全军溃散。

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随征的大小将领,以及文官大臣50多人都死在乱军之中。一批禁军保护着明英宗和王振,拼命突围都没能成功。平时威风凛凛的王振,此时却吓得直哆嗦。

如今,真是到了清算权奸的时候了,禁卫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王振的误国误民,愤怒的喝到:

“吾替天下百姓除此奸贼!”

说罢,抡起大铁锤结果了王振的性命。

权倾天下的大太监王振,只怕做梦也没想到土木堡,就是他人生的终点。更没想到,结果他生命的工具,不是铡刀、白绫或者毒药,而是简单粗暴的大铁椎。

明朝后来的掌权宦官或者内阁首辅们,例如刘瑾、严嵩、魏忠贤,或饿死,或上吊,或凌迟,也算死得其所。但是没有一个像王振这样作死的。

在乱军当中,被大铁锤砸死,确实便宜他了,即便樊忠不出手,王振不是被射成刺猬,要么就是被刀枪斩成肉泥。如果被活捉,只怕下场更惨。

也先恨的不是明英宗,如果俘虏了英宗,从身份的尊贵到利用价值上,都不会虐待皇帝。但是王振却不同,当初拒绝通婚的是王振、削减马匹价格赏赐的也是王振,也先能不恨他?一旦抓到,王振的下场可想而知。

樊忠也忠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自己冲进瓦剌军中拼杀,身中刀枪乱箭而死。

明英宗身边的禁卫军也越来越少,明英宗见实在无法突围,索性下马,盘腿坐下,坐着等死,相比之下,年轻皇帝虽然昏庸,对比王振来说,倒是不算怂。

瓦剌士兵冲上来,俘虏了明英宗,但发现这个俘虏衣甲不同,料想是大人物,就带到也先那里,才知道俘虏了大明皇帝。

土木堡的惨败,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

战役结果分析

土木堡战役,明朝出动了20多万大军,北上对抗不到3万人的瓦刺骑兵,不但未能能将对方击退,竟然以自己的全军覆没而告终!

纸面兵力对比,

明军:25万左右,

瓦剌:2万8千骑兵,

瓦剌骑兵造型

占有绝对优势的明军,却遭到如此惨败,2 5万大军被击溃,士兵折损三分之一,京城三大营被击溃,朝廷中的武将文官精英,阵亡五十人,甚至连皇帝都被俘虏。

原因并非战斗力不如人,而是高层战略指挥的严重误判导致。

1、宦官王振误国,从外交交涉上,得罪了瓦剌导致战端开启,鼓动英宗亲征,导致一国之君陷入险地。出征后又一再作死,撤退路线变来变去,磨磨蹭蹭不肯进入怀来城或居庸关坚守,面对也先的诡计没有识破,导致放任士兵取水而陷入四面被围的埋伏。王振的责任不可推脱。

2,明英宗昏庸无能,皇帝太过年轻,缺乏经验,被心腹的几句追捧就分不清南北,御驾亲征的决定权毕竟在皇帝手里,下属只是提供建议。因此皇帝轻易同意亲征瓦剌,也是背负较大责任的。

3,明军的后勤供应太拉胯,数十万大军劳师远征,每天的粮食消耗都是惊人的,不妨用极限方式计算一下,一个普通作战士兵,一天就算只吃两斤粮食,二十五万大军一天至少消耗50万斤粮食,还不包括马匹的饲料,以及皇帝的奢华享受。

这样的粮食供给,在古代原始的陆运条件下,后勤压力是惊人的。明成祖几次亲征蒙古,也是做足了准备,并且这几次较量也并非与蒙古人死拼到底。更多的则是蒙古骑兵掠夺的差不多了时,出征的明军跟在后面追赶。

然而战败这几点原因,也有人指出来了其中的疑惑:

王振作为既得利益者,已经现在权贵的巅峰了,他不需要再立什么新功,只需要稳守自己的地位就足够了,这样细水长流,多少财富都可以赚到,又何必冒险鼓吹什么亲征?作为掌权的司礼监太监多年,难道缺乏这点智商?

后勤跟不上,如果明军出发时准备不足还有情可原,难道出征多日了,明朝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难道仍然满足不了远征大军的需求?

这些疑惑,只能留给后人分析了。

战争后续

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出征却遭到毁灭性的惨败,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都很罕见。明军既有总体战略的失误,又有战术上的失策。

土木堡之战,使明军精锐基本全毁了,精锐的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全部报销,重要的火器、铠甲、辎重以及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损失惨重,这些在短期内都很难得到恢复补充。

而明英宗的被俘,消息传到京城,而不少缺胳膊断腿的士兵,也出现在京城街头,顿时引起了恐慌。

众大臣为了应急,也为了防止瓦剌要挟大明,赞同了于谦另立新君的建议。于是联合奏请皇太后,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

朱祁钰于9月份登基,即明景帝,由此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

1449年10月,也先借口英宗复位,挟持明英宗千里南下,瓦剌骑兵大举进犯京师,京城危急。

兵部侍郎于谦力挽狂澜,斥退了部分大臣的迁都建议,坚决主张坚守京师。明景帝于是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防守京城,同时下令地方各地明军进京勤王。

也先原本以为有皇帝在手中,并且挟土木堡大胜的余威,京师的明军多半会不战而降,至少也是毫无斗志。

没想到的是,瓦剌骑兵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早已激起了百姓们的极大愤怒。而且土木堡战场上逃回来的大量士兵进入京城,也增强了京师的防御力量。

当瓦剌兵临城下时,京城中的百姓与明军团结一致,不少人要求出城参战,当明军与瓦剌觉战时,许多百姓在城外屋顶投掷石块,砸向瓦剌军。

也先万没想到风云突变,精锐的瓦剌骑兵在城下之战栽了跟头。于谦不死守城门而是出城摆开阵势与瓦剌决战,在明军部署得当以及明朝军民团结一致之下,明军士气大振,令瓦剌骑兵死伤惨重。

而且各地勤王大军也赶到,城外的明军达到了22万之多。

也先顿时心惊胆战,担心自己被反包围,断了退路,到了十月十五日,他不敢再耽搁,立刻组织撤退,当初南下中原有多威风,撤退时就有多狼狈。

于谦趁机组织追击,尾随追杀瓦剌军,毙敌近万。也先率兵仓皇逃回塞外。明军抢夺回了被瓦剌掳掠的大量人口和牲畜、一路收复失地。京城保卫战以明朝胜利告终。

土木堡带来的影响

土木堡的惨败,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大量京师精锐部队的损耗难以弥补,之前遗留的种种隐患和明军武力的缺失,被彻底暴露出来。

更重要的武将勋贵的大批阵亡,令朝廷的平衡被彻底打破,朱元璋苦心经营的文武大臣互相制衡的局面被打破。

之后的明王朝,陷入了武备荒废的尴尬局面,更陷入了武将地位不如文官、甚至被文官来回使唤的瘸腿路线,宋朝的毛病在明朝又出现了。后期明朝文官集团逐渐做大无人制衡的局面,就是因为大批武将勋贵的阵亡导致。

北方游牧民族始终 成为明朝边患

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再无帝王或者辅政大臣亲自率兵出征的现象,永乐北伐,亲征蒙古,也就成了传说。

甚至到了清朝的二百多年间,除了康熙亲征噶尔丹以外,也无帝王敢于亲征。帝王们都很默契地坐镇京师,操控全局。顶多仗打不赢罢了,但却能有效避免“翻车”。

1 阅读:771

精彩一页

简介:三国,明清,近代,足球,篮球,用心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