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阿里重新奔跑

数码两个接三个 2024-09-02 19:48:48

文|朱晓培

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则公告,表示督导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

公告主要讲了三点:一,过去三年阿里合规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二,接下来要加快创新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三,国家高度重视促进平台经济发展。

这则公告意味着,阿里的监管风险已经过去。阿里也回应称: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未来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受此鼓舞,阿里美股盘前上涨5%,最终收在2.86%,涨幅超过大多数中概股。

01、阿里走过艰难的三年

过去三年,阿里走得属实不易。

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给阿里开出一张高达182.28亿元的天价罚单。那是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的罚单,在全球也能排进前三。

虽然阿里第一时间表示诚恳接受、坚决服从。但一时间来自政策监管的风险,成为投资者在看待阿里时,最大的担忧,随即用脚投票。

2020年11月,阿里市值最高一度达到8351亿美元,准备冲击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如今阿里市值1898亿美元,距离高点已跌去6000多亿美元。有人计算过,这些跌去的市值,约等于今天的京东+拼多多+美团+网易+小米。

当然,过去三年,整个中概都面临着市值缩水,原因是多元的。这三年,阿里颠簸过、艰难过,但扛过来后,阿里也明显成长了。如今,电商行业严重内卷之下,平台健康度成了竞争胜负手。

此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一方面表明阿里的政策监管风险已经暂告一段落。另一方面接下来,当我们更加客观地审视电商的竞争格局及阿里的竞争力,其巨大优势不言自明。

02、熟悉的阿里回来了

尽管,市场对阿里一度很沮丧,甚至等着看“一鲸落”。但阿里并没有躺平,而是不断地自我调整、主动变革,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2021年底,阿里宣布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2023年初,阿里宣布进行“1+6+N”组织变革,推动各业务更加敏捷地响应市场变化。2023年9月,阿里完成了管理层交棒,确定了“用户危险、AI驱动”战略重心,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此后阿里不断强调聚焦主业、加大投入。

对于阿里这样体量的大公司来说,每一次组织结构调整,都是一件弄不好就会伤及企业筋骨的大事。调整得好,企业将获得重生;调整得不好,就会元气大伤,甚至是瘫痪。

改革的根本,无非摸着石头过河,阿里眼前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有的是阿里敢于承认错误,主动求变,以及管理层的魄力和担当。

以阿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电商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阿里的改革探索过程。

最近两年,在直播电商、追求绝对低价等行业趋势之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处于变革期的阿里,不断调整跟进。但就平台规模大意味着改革难度大,发展较早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小变动都牵动着无数底层逻辑变化。很长一段时间,外界似乎忽略了阿里在电商行业“领头羊”地位。但阿里并非一味跟随发展,而是有着清晰的自我逻辑。

今年,意识到整个电商行业已经陷入了“卷绝对低价”的囚徒困境后,淘宝天猫第一个宣布淡化绝对低价策略,松绑仅退款规则,重回按GMV分配的体系,带领行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

布鲁斯·格林沃尔德等人在《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提到,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低价均衡都是破坏性的,而且,一旦进入很难逃脱这种恶性循环。如果企业的管理层是理性的,就应该意识到,此时,停止价格战才是明智之举。

当行业在低价竞争中胶着时,淘宝天猫敢于主动求变,释放了有意一起重建行业合作的信号,凸显其魄力和远见。那个熟悉的阿里回来了。

03、靴子落地,阿里再出发

最近的阿里,终于好消息频传。

8月28日,阿里巴巴完成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市场预计阿里有望在9月9日纳入港股通。

纳入港股通,能够吸引来自中国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对阿里意味着更多的流动性,也推动了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热情,有利于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

而阿里管理层也一直努力用业绩和持续的回购,稳定投资者的信心。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季度,阿里营收2432.4亿元,同比增长4%,每ADS收益16.44元。

阿里CEO吴泳铭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阿里以用户为中心和AI驱动的战略开始见效,上季度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淘宝和天猫集团订单量和GMV同比均实现稳步增长。而得益于核心公有云和AI产品,阿里云的收入,也恢复正增长。

此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公告,表示阿里的三年合规整改已经完成,并且效果良好。意味着阿里的政策监管风险已经成为过去时。

而且,公告还强调了“平台经济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意味着,阿里的平台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被认可。

以当下最热的AI赛道为例。发展AI需要的投入巨大,且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纵观国际市场,哪怕是以创新者形象出现的OpenAI,也离不开背后微软的支持。中国要想在AI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离不开阿里、腾讯、百度这些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他们能经受“高投入、慢回报”,也有耐心投资前沿科技。吴泳铭就多次表示,阿里将继续增加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以确保我们人工智能驱动的云业务的增长。

过去三年,叠加疫情、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概股经历了艰难过程。如今,中概股的市盈率远低于美国公司。以业务最相似的阿里和亚马逊为例,亚马逊市盈率42.6,静态市盈率61.55;阿里的市盈率21.25;静态市盈率18.93。按照投资人士注重的安全边际来说,投资中概股,已经远比投资美国公司更安全。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总局的公告,不仅意味着阿里平台地位被认可,更代表了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的新思考。这一公告,或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新节点。

也有投行主管表示,此前有些投资者出于政策风险考量,从阿里等中概股撤离。但在过去几个月里,一些欧洲、亚洲在内的国际基金又重回香港市场,开始考虑或者已经加入香港股票市场。香港证监会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二季度香港基金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80%。

如今,政策风险已经过去,投资者正在回归。加之阿里的基本面早已呈现向好势头,也相信阿里聚集主业加大投入将持续释放业绩增长动力。重新奔跑的阿里和平台经济,未来可期。

0 阅读:0

数码两个接三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