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当神话传说照进现实

怀莲评社会 2024-06-06 11:38:52
5月3日,嫦娥六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正式开启地月“通勤”的旅程。

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来源于《淮南子·览冥训》

原文如下:

姮娥①,羿妻。羿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未及服之。姮娥盗而食之,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④。故异书⑤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人常砍之,树创⑥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⑦人,学仙有过⑧,谪⑨令伐树。

姮娥——就是嫦娥。汉文帝名叫刘恒,汉代人避讳,不能说“恒”字,就把姮娥改成嫦娥了。

嫦娥是羿的妻子。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了长生不老的药,还没来得及吃,嫦娥偷去吃了。嫦娥变成神仙,飞到月亮里去,成了月亮神。

按照过去的说法,月亮里有棵桂树,还有一只癞蛤蟆。以前记载神怪故事的书里讲,月亮上的桂树有五百丈那么高,树底下有个人不断地奋力砍它,可是桂树被砍坏的地方立刻又长好。那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西河人。他学仙的时候犯了错误,神仙就罚他到月亮上去砍树。这就是另一个典故,吴刚伐桂的故事。

一轮皎洁的明月给古代人民提供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月亮里有美 丽的嫦娥,有大桂树,有不停地砍树的吴刚,还有一只捣药的兔子,这 些一直流传到今天,为大家所熟知。

究竟在最古老的神话里嫦娥的故事是什么样子的,已经没办法查考 了。射下九个太阳的羿是天神,并没必要去求什么“不死之药”。写进 这样情节,应该是道士的方术流行起来以后的事。幻想飞到美丽的月亮上去和对月球上那些令人琢磨不定的黑影做出各种解释,是远古时代的人们中间自然会发生的事。在他们心目中,月亮是可爱的,它也从不像太阳那样会带给他们可怕的干旱。所以,说月亮里有个漂亮的女孩子,有个玉兔,有棵散发着香味的大桂树,都在情理之中。

较早的古书里记载,嫦娥飞上月亮之后变成了蟾蜍,就是癞蛤蟆,说“月精”就是蟾蜍。还有的学者讲,《楚辞·天问》里说的“顾菟”也是蟾蜍。所以人们称月亮“玉兔”,也称“蟾宫”。嫦娥变成那么丑的癞蛤蟆,未必是最早的神话里就那样表现的。或许是蟾蜍另有神话,后人把它同嫦娥的故事混杂到一起了。月球上环形山的形状,本来就可以做各种不同的揣摸的。

月亮中被想像成一棵大桂树的阴影永远是那么一个样子,所以有个吴刚在那里不停地砍伐,砍出的缺口会立刻愈合,这种联想也是十分自然的。合乎自然,又十分有趣。

而今天,我们的嫦娥六号,带着全国人民的祝福和祈愿,长剑破空,直插月宫,这背后,是我们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科普来了:

前往月球过程中,“天链”中继卫星系统的科技人员持续开展工作,确保探测器顺利抵达目的地。

“天链”能够为嫦娥六号探月提供稳定信号,

嫦娥六号“探月”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就是发射入轨段;

从发射入轨算起,经过一天多的飞行,嫦娥六号将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太空刹车,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嫦娥六号就会逐渐被月球捕获,此时需要进行“近月制动”,也就是所谓的“太空刹车”;

第四步,完成刹车后的嫦娥六号将进入月球轨道,开始环月飞行,并择机释放着陆器,降落月背进行一系列月面操作。

前面三步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的参与。当前,有两颗天链卫星正在保障嫦娥六号任务,通过双星联动,“天链”系统可以发挥其跟踪时间长、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高的优势,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持续稳定地建立数据双向传输链路,实时传回航天器遥测信息,“天链”中继卫星系统的科技人员持续开展工作,确保探测器顺利抵达目的地。

而在环月飞行段、落月和着陆器上升段则是使用“鹊桥”中继卫星。

嫦娥六号“逆行”方式进入月球轨道。此前,鹊桥二号是以逆行轨道的方式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嫦娥六号采用的同样是逆行轨道。

嫦娥六号选择“逆行”方式进入月球轨道,这是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创新实力。与传统的探测任务相比,嫦娥六号的逆行轨道设计为其带来了诸多优势,这样更适应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需求。

逆行轨道显著提升了探测器与月球之间的相对速度。

这种速度的提升不仅使得探测器能够更稳定地维持在环月轨道上,同时也为后续的月背采样返回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高速运行的探测器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月球背面的信息,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加详尽的地质和环境数据。

逆行轨道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月球背面通信的难题。

由于月球背面始终背对地球,传统的通信手段难以实现有效覆盖。然而,逆行轨道使得嫦娥六号能够与月球背面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这不仅为探测器提供了必要的指挥和控制支持,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逆行轨道的采用还体现了中国航天在任务规划和轨道设计方面的严谨性和前瞻性。

在任务规划阶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专家们对多种轨道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和分析,综合考虑了任务需求、航天器性能以及轨道特性等多方面因素。最终,他们选择了逆行轨道作为最佳方案,这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更体现了中国航天在战略规划方面的自信和实力。

嫦娥六号采用逆行轨道进入月球轨道的决策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和战略上的成功。

这样的创新设计不仅为月球背面的探测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国深空探测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宇宙空间,登上月球了。但是,古代人民创作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仍旧保持着它的艺术魅力。很少有神话像嫦娥奔月那样深入人心,为最广大的群众所熟悉和喜爱。而从科学发展上来说,如果没有前人飞上月球的想像,人类登月也就没有可能。

0 阅读:0

怀莲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