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硅谷”到无数人破产,深圳华强北跌落背后的真相

瑛悦谈历史 2024-10-18 13:46:50

新中国建国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对新生共和国进行围堵,特别是在资金、技术、材料等方面,对我们施行最严格的限制和封锁。

接下来,中国将走向何方,考验着新生政权和全体人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施行改革开放,这对于扭转中国发展不利局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中国外交朋友圈、持续提升综合国力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这是一次关键的破局战略。

在改革开放初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深圳特区,这一区域有着“中国硅谷”的美誉。

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知名跨国公司的进驻,主要聚焦在高端产业,也就是高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公司较多。

其中,最早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华强北”的企业。

这个企业比较特殊,从本质上讲,其发展和壮大依靠的是做“山寨”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会定期到这里进货,然后分散到各地销售,这是一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的行为。

我们看到,华强北曾经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处于巅峰状态,为了满足大量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商场的营业时间从早九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凌晨两点。

即便这样,商场里也经常人满为患。到了后半夜,大小酒店、饭店、娱乐场所中还能够随处可见动辄消费上万元的商铺店主招待客户的场景。

而且,当时在这里以柜台形式经营店铺的老板,每天的收入普遍在数百万元,最高的流水能够接近1亿元。

马化腾、陈一丹等的办公室都设立在附近,多年来,华强北走出了数十个五百强企业。

然而,时至今日,自杀、破产等标签一直伴随着它,那个昔日辉煌的华强北到底怎么了?想要知道答案,我们还要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位于清远的一家兵工厂希望能够借鉴当时全国推广的小岗村的方式,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使之转型成为一家民营企业,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并的路上坚定前行,突破现在的困局。

经过领导班子的商讨,最终将这家主要从事军用无线电半导体生产的企业的厂房搬迁到福田地区,将军用企业改为民用企业,并且命名为“上步轻工业区”。

当时,福田还是非常落后的一片庄稼地,领导班子和其他工作人员只能在茅草屋中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企业的名字变更为“华强”。尽管如此,当地的百姓以及大批后来入驻的企业都纷纷将其称为“华强北”。

3年后,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深圳第一个地标性建筑——深圳电子大厦开始动工建设,8个月后完成了全部施工工作,投入使用。

又过了3年,中央领导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重点视察,在此之前,包括华强在内,该地区已经入驻了国内外超过50家民营企业。

视察结束后的第二年,当地政府和企业领导决定开始对已经入驻的相关企业进行整合,以方便后续业务的规划和有效开展。

整合之后,深圳电子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当时属于这一集团的企业数量超过了110家,集团后来又更名为“赛格电子集团”。

于是,这里形成了一个超大的电子产品交易平台,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

随后,华强北斥巨资,在这栋建筑的马路对面建造了一个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的超级电子交易市场,但采取的方式与前者不同。

这一市场主要面向个体商户,按照柜台的面积进行租金的收取。

为了方便个体户起步,商场决定在一开始就按照1平方米的大小对柜台进行规划,让商户可以自主选择,让柜台可以流动起来,提高竞争力。

后来,在顶峰时期,一个小小的柜台的售价就达到了60万元人民币的惊人地步。

时间转眼到了2003年,当时的华强北可以说正处于鼎盛时期,主要的产业就是生产、制造包括收音机、随身听等在内的各种平常家家户户都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当然这种商品都是仿造的,或者说华强北只负责商品的组装工作。

即便这样,由于当时华强北的自主研发技术不过关,对于像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依然无法实现自主生产。

后来,华强北开始对触控屏幕、视频影音硬件进行仿造,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自认为开始向着全产业链方向迈进。

然而,华强北的定位有问题,它并没有把赚来的资金投入到真正的科研领域,没有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产品和技术,所以,尽管后来大批商家入驻,却依然改变不了华强北卖水货、山寨货的尴尬境地。

当然,其能够凭借东拼西凑的技术,持续做个各种山寨产品,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家都对华强北背后的利益链条避而不谈。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个彻底清查行动终于在2007年展开了。

这一年,根据深圳市相关领导的决定,相关部门对华强北制造的大量山寨产品开始进行彻底的清查行动。

也正是这一年前后,中央电视台也开始持续对这种水货进行大力度、大范围的曝光。

从此,包括华强北在内的电子交易市场开始大规模整改,商户也是一家接着一家倒闭。

最后,在2013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决定,对这里进行彻底的整改,将原来的工业园区改造成完全的商业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开始在周边规划这种地铁、公交线路和城市道路,目的就是要依靠交通的便利条件,来吸引更多的商业店主入驻,吸引更多的客流量,以满足改造后商业区正常运转的各项需求。

直到2017年春节前后,改造正式开始,当时,除了华强北和对面的赛格之外,其他的商户纷纷搬离。

即便两个企业依然在坚守,但是由于利益链条已经被切断,且自己并没有抓住历史契机对企业转型升级,最终依然走向了没落。

在这个过程中,大批的商铺店主倒闭,被迫撤离,而那些在背后从事山寨电子产品制造的工厂也开始大批裁,走向破产。

于是,有一些自认为走投无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就选择走上了人生的绝路。

现在回想起来,造成这种企业破产,员工走向绝路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于企业自身的问题。

如果说在公司设立之前和设立之初,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今后的变化和发展方向,那么至少在新世纪到来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也应该看到中国在现实中的变化,应该及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源进行调整、整合。

包括华强北在内的众多走在改革开放前线的老企业应该意识到:

首先,尊重知识产权的时代已经到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不断衰落,逆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必然会进一步抬头,这个时候,自主的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想要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加入到中国高科技技术创新之中来,不仅需要国家制定各种改善科研环境的政策,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更需要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当一项新的高科技技术获得国家认可,并获得全社会认可之后,其研发团队才能过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人的价值的统一,科研才能够进入良性循环。

因此,企业不应该再有任何凭借仿造实现强大的错误想法。

其次,工业产品转型升级是必然道路。技术革新之后,必然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项技术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化为商品,就不能为科研企业创造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办法对科研工作进行再投入。

如今的美国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情况。而中国企业为了能够占领科技产品新高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批又一批科技产品,就必须要对自己的生产线、管理体制等进行升级,实现企业的彻底转型。

因此,华强北这样的老企业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再次,产业链条的重组是更高层次的再结合。疫情的冲击加快了全球产业链的整合步伐,中国在其中的位置逐步提升。

产业链条的重组势在必行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整合方式和途径正在随着各国发展的需求和实力快速变化。

因此,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那些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不符合国内外购买者需求的,没有高附加值的商品必然会逐步从中国的产业链中转移出去。

华强北就代表了中国中低端产业链时代的终结。可惜的是,其并没有跟随国家前进的步伐,及时对产业链进行更高层次的重组,最终酿成了悲剧。

最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持续对外开放是未来不变的趋势。

如果说,原来华强北的山寨机有市场是因为大家缺钱的话,那么这一情况现在已经彻底不存在了。随着中国彻底摆脱了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方面,人们更加关注手机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大家也不会再依靠手机“装门面”“炫富”了。

特别是大家现在手头有钱了,购买正版手机已经对人们的财务情况构不成压力了。所以华强北的山寨手机失去了市场,必将走向没落。

随着未来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向前迈进,开放领域的广度、深度都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可选择的商品数量、种类都会急剧提升,长此以往,大家的消费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会与时代发展高度融合。

以上就是从“中国硅谷”到无数人破产,深圳华强北跌落背后的真相。我们应该从这件事中总结经验教训: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特别是企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市场,所有企业都应该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完成市场导向型改革,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的“中国名片”。

0 阅读:0

瑛悦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