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力,有机会也把握不住|资治通鉴

稽圣 2021-04-02 23:25:32

没有能力,有机会也把握不住 | 资治通鉴

【发生时间】

公元前一年

【原文翻译】

六月,戊午,帝崩于未央宫。

公元前一年,六月,汉哀帝在未央宫驾崩。

帝睹孝成之世禄去王室,及即位,屡诛大臣,欲强主威以则武、宣。

汉哀帝目睹了汉成帝刘骜在位之后的种种错误政策,看着皇室一步一步衰落,权力逐渐掌握在王氏一族的手中,心里哀痛。

于是,上位之后,不断地诛杀大臣,例如宰相朱博、王嘉。汉哀帝想要通过杀人来建立皇室的权威,效法汉武帝,汉宣帝。

然而宠信谗谄,憎疾忠直,汉业由是遂衰。

但是,汉哀帝宠信奸邪,听信谗言,憎恨忠臣,汉代的基业,在他的手中不断衰落。

毋将隆反对太后使用特权,被贬

太皇太后闻帝崩,即日驾之未央宫,收取玺绶。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箱,问以丧事调度。

太皇太后王政君,收到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马上赶到未央宫,将皇帝的印信收在自己的手中。

接着,王政君召来董贤,在东厢接见了他,询问他要如何处理皇帝的后事。

贤内忧,不能对,免冠谢。太后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马奉送先帝大行,晓习故事,吾令莽佐君。”贤顿首:“幸甚!”太后遣使者驰召莽。

董贤十分慌张,完全对不上。于是,只好把自己的帽子拿下来谢罪。

王政君对他说:“新都侯王莽,之前处理过汉成帝的丧事,有经验,就让他来帮助你吧。”

董贤听完之后,松了一口气,不停地向王政君道谢。

接着,王政君召来王莽。

诏尚书,诸发兵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期门兵皆属莽。

尚书,皇帝的秘书处。

西汉有六尚,分别为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都是管理皇室内务的。而尚书,是管文书的,算是皇室的真正秘书。

王政君下令让尚书,把所有的军队印信、百官的奏折、侍卫,都归于王莽管理。

莽以太后指,使尚书劾贤帝病不亲医药,禁止贤不得入宫殿司马中;贤不知所为,诣阙免冠徒跣谢。

王莽根据王政君的指示,通过尚书弹劾了董贤,认为他在皇帝生病期间,没有亲自侍奉皇帝,禁止董贤进入皇宫。

董贤见状,吓得不知道怎么办,马上脱下自己的官帽,赤着双脚,走出未央宫。

己未,莽使谒者以太后诏即阙下册贤曰:“贤年少,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其收大司马印绶,罢归第!”

六月二十七日,王莽派遣使者,拿着太皇太后王政君的诏书,对着董贤说:“董贤年少,什么都不懂,就做了大司马,大家伙都不服气。现在,把他的印信、绶带收回,免除他的职务,遣回家中。”

即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诈死。有司奏请发贤棺,至狱诊视,因埋狱中。太皇太后诏“公卿举可大司马者”。

当天,董贤就跟自己的妻子一起自杀,全家都非常惶恐,赶紧趁着夜晚将他们埋葬。

王莽不放心,还亲自把他的坟墓给挖开,把他的尸体抬到监狱里面,确认无误之后,就地埋在了监狱里面。

【通鉴解析】

一、布局

公元前一年,是一个巨变之年。

随着汉哀帝驾崩,王莽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下,走上台面,并像坐火箭一样上升。

王政君看得非常清楚,知道由董贤主持丧事,那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经由他的手。那么,王家的势力,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她必须赶到治丧现场,将印信拿在手中。同时,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处理丧事。

这就如同,刘邦在韩信还没有睡醒的时候,进入军营之中,拿走韩信的兵符。这样,所有的大军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就能够稳稳地握住权力。这就是政治嗅觉。不像项羽,政治嗅觉迟钝,等到身边的谋士只剩下范增的时候,还毫不知觉。

王政君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一个有着非常敏感的政治嗅觉的女人。因此,她果断地把握住机会,乘虚而入。因为,皇帝的驾崩,是皇宫中最为混乱的时候。各方面的势力,从上到下,都会在这个时候,快速浮上水面,去竞争属于他们未来的政治资本。

再看董贤,他只是一个男宠,根本没有驾驭政治的能力。这样的人做大司马,成为国家的领导人,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按道理来说,汉哀帝临终的时候,董贤应该是在身边的。但是,董贤对这一切都毫无准备,在王政君的询问之下,竟然表现得慌张,毫无主张。这就好比,公司突然遇到了紧急情况,作为高层的领导,居然不能够随机应变,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一样。这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公司的不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是整个国家的不幸。这也可以看出,汉哀帝的识人能力是多么的差。

王政君非常聪明,她没有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意图,而是非常谦虚地推荐了王莽这个人。王政君知道,此时的董贤,还有势力,而且王莽不在身边。此时将他拿下,势必会导致动荡,甚至是董贤一支势力的反扑。于是,她装得很谦虚,慢慢地将刀子,放在了董贤的脖子上。这就是胡萝卜加大棒。

在解决了董贤这个最大的威胁之后,王政君立刻征召王莽。

二、上位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王政君在皇帝驾崩之后,提出了让王莽来帮助董贤。如果只是单纯想让王莽来帮助董贤,又何必把文武百官的调动权,都归于王莽呢?很明显,王政君是想要让王莽紧紧控制住权力,不让董贤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董贤害怕并且自杀,是因为他明白,如果他不死,王莽也不会放心。而王莽,会用更加残忍的方式,来结束他的生命,甚至是其他家人的生命。

应该说,董贤在这个时候,才彻底明白了,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块从政的料。

战国时期的吴起,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得罪了许多人。最后,吴起的靠山,楚悼王一死,吴起马上就受到了贵族的反扑,被射死在王宫中。一个战神般的政治人物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男宠了。

王莽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物。很多人都说他是穿越过来的,这是因为他后来建立新朝后,很多政治理念,都与几千年后的共产主义类似。实际上,王莽只是想要照搬西周时期的政治,想要把西汉打造成一个新的西周。这一部分,我们在后面的文章再讲。

一个有野心的人,隐忍了那么久,无外乎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咸鱼翻身的机会。这样的人,看到一个毫无能力的男宠,竟然位居三公,而自己有着远大的抱负与野心,却只能够待在自己的封地里面。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耻辱。

汉哀帝死后,王政君执掌了政治权力。王政君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帮助她的人,而王莽,就被她选中了。王政君对于王莽,是非常信任的,也非常看重的。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让王家重回巅峰。

王政君就如同某首富一样,给别人的创业资本,动不动就好几个亿。王政君直接大手一挥,文武百官全部归你王莽指挥。把所有的道路都给你扫平了,接下来就看你的发挥了。

而王莽也不负所望,他是一个敏锐、能够抓住机会的人。在获得了大权之后,他马上就清理了董贤。董贤是最大的威胁吗?很明显不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过,他不过是一个男宠,没有政治能力。

那么,王莽为什么要对董贤这么残忍呢?不仅逼死他,还要鞭尸。这一切,都是为了杀鸡儆猴,做给他的政治对手看的,如卫氏家族、诸侯王。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董贤,就是那个悲惨的牺牲品。

所以,人一旦没有真正能力,就算是风口到了,把猪吹上天,终究还是要掉下来的。飞得越高,摔得越重。而董贤这一掉,直接就把自己给摔死了。

三、周期

不知不觉,讲解《资治通鉴》系列,已经从战国,写到了西汉末年,两百多篇。每次看过去写的文章,过去读过的内容,都很有感触。

随着王莽的复出,西汉的灭亡,一个新的朝代,又将开辟。而新朝短暂的生命中,又孕育着新的朝代,那就是刘秀的时代。

历史周而复始,看过这一系列文章的读者,应该很有感触。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国家,仿佛都在进行着一种宿命般的循环,这就是历史周期率。开始,兴盛,衰落,灭亡,开始。

就如同我们最近在讲的董贤,从一个男宠,到大司马,再到自杀。就如同王莽,从贵族,到被贬,再重回权力巅峰,最后被杀。

如何去跳出这个循环?历朝历代的皇帝,似乎都没有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毛主席于黄炎培在一次谈话中,也讲到了这个问题。

黄炎培说到:“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有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实际上,毛主席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人民,由人民来监督政府,就是打破这个周期律最好的方式。

但是,从史书上,我们很少能够看到人民二字。我们最常看到的,是皇帝、忠臣、奸臣、贵族。

《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目的,在第一篇文章中,我们就已经讲过了,那就是“通博古今历史,而鉴别自身行为以及治国理念的意图。”

从这个目的上来看,这套著作的目的,是告诉皇帝如何治理国家。而在古代史学家看来,皇帝是没有必要向百姓学习的。

毛主席说过:“人民万岁。”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因为他熟读通鉴,同时又能够从通鉴里面跳出来,认识到群众的力量。

我们总是在崇拜伟大的人物,崇拜历史的执笔者。实际上,执笔者,是来自人民的,必须是得到人民支持的。普列汉诺夫就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是历史创造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不是英雄创造了人民,而是人民创造了英雄,并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让子弹飞》,是姜文一部很隐晦的电影。他的电影,很现实,包含着他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与不满。在这部电影中,张麻子对着群众说,不要跪着,站起来。这是为了革除他们身上的奴性,重新做人。姜文的电影,大多时候,都带着很深的隐喻,是可以慢慢品味的。

因此,我们才说,不是XX的时代,而是时代的XX。这是对于盲目崇拜的打击,也是提醒人民百姓,不要跪着,要站起来。

【触类旁通】

汉哀帝:放纵欲望,毁掉前程 | 资治通鉴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4 阅读: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