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精锐落入陷阱,城市巷战险遭全歼,5年后普京掌权一雪前耻

不正常世界 2023-02-15 00:51:08

1994年12月26日,俄军4个攻击集群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完成3面合围,此时俄军攻城地面部队约3.8万人,主战坦克230辆,各型号装甲车454辆,各式火炮388门,并有空天军的战机和武装直升机进行支援。

从兵力上讲,格罗兹尼城内的车臣叛军只有数千人(俄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少洛夫上将预估城内有3000多叛军);从武器装备上讲,叛军的重武器几乎在外围的战斗中损失殆尽,能依靠的几乎只有单兵武器。

俄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不管怎么看都是一场唾手可得的胜利。

差点葬送的精锐

12月31日凌晨,俄军地面部队在地空火力支援下,从北、东北、东三个方向对格罗兹尼发动总攻。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省钱,俄军并没有对叛军阵地进行毁灭性火力打击,直接让地面部队进入城区快速突击,企图将其一次性击溃。

“北部集团”的主攻部队第131摩步旅的任务是占领火车站这一高价值战术目标,之后在友军配合下进攻“车臣总统府”,如果能成功完成,131摩步旅将获得解放格列兹罗的头等荣誉。

131摩步旅的前身是苏军摩步9师,苏联解体后,摩步9师缩编为131摩步旅。作为俄军陆军中的精锐,131摩步旅装备有当时俄军最新型的T-80主战坦克,该型坦克配备有一门152mm主炮,一挺7.62mm并列机枪,以及一门12.7mm高射机枪,火力强悍,性能与北约主战坦克不相上下。

此次作战,该旅配备了26辆T-80坦克,此外还有120辆装甲运兵车,虽然叫摩步旅,但事实上是一支机械化部队。

131摩步旅的700多名官兵进入市区后并未遇到什么抵抗,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占领了市中心附近的火车站,并取得歼敌200的战果。

旅长萨文上校以为叛军士气瓦解,已经放弃了市中心的主要地区,于是率领300多人继续向市中心的“总统府”进攻。131旅进攻顺利,但是其它几路俄军却遭到了激烈的抵抗。

“东部集群”的129摩步团在突入市区4个街区后遇到路障阻拦,随后遭到机枪和RPG火箭筒的袭击。推进受阻后该团决定更改开进方向,但随即遭到了叛军包围。

129摩步团占领了几个支撑点与叛军展开巷战,虽然顽强打退了叛军的几次冲击,但自身也伤亡惨重,无法再执行预定任务,被迫进行突围回到出发地。

129摩步团的失利大大缓解了叛军的防守压力,从而可以调动更多的兵力用于其他方向上的战斗,因此对俄军的整个军事行动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

原本负责支援131摩步旅的“东北部集群”进入市区后进攻队形就被打乱,各单位各自为战十分混乱无法完成掩护任务,导致131旅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市区。该集群的近卫第74旅在激战中损失惨重,43辆坦克被打得只剩下4辆。

“西部集群”的第19摩步师的一个团被命令去支援第一攻击梯队,但是推进缓慢从而贻误了战机,其自身也伤亡过半。而且位于城西工厂区的空降兵一直处于空闲状态,然而“西部集群”司令没有下令将其投入战斗。

不过“西部集群”的第81摩步团到是与下午13时顺利抵达火车站,并在两小时后该团2营与第20摩步师混合支队开始向“总统府”推进,战线一度推进到距离“总统府”几百米的位置。

俄军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除了131摩步旅和81摩步团,其余部队均未完成任务,也未能牵制住自己任务方向上的叛军,而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推进顺利的131旅和81团陷入了叛军的重围。

为了围剿这俄军的两支孤军,车臣派出了最为精锐的“阿布哈兹营”和“穆斯林营”作为主攻部队,同时还有由北约退伍兵组成的雇佣军进行配合。

更糟糕的是,131摩步旅并不清楚友军的情况,因为通讯设备老旧加上叛军的通讯干扰,萨文旅长联系不到友军单位,但由于并未遭遇什么抵抗,于是就一路推进,直到进入叛军早已布好的口袋中。

131旅几乎是呈一列纵队向市区中心挺进的,当然摆“一字长蛇阵”并非是俄军想这么摆,而是因为狭长的街道不得不这么行军。

叛军首先使用RPG火箭筒将车队首尾的两辆步兵装甲车击毁,然后引爆埋设好的地雷,将俄军主力堵在街道上进退两难。

之后叛军再从两边建筑上对俄军居高临下进行射击。由于战斗打得很突然,一些乘坐在车顶上的俄军士兵被子弹扫下了车,而待在车内的士兵也并不安全,RPG火箭筒很容易击穿俄军的BTR系列以及BMP系列装甲车的侧面,几辆被击中的装甲车发生剧烈爆炸后燃烧,里面的士兵一个都没逃出来。

俄军士兵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交火开始后没有遭到攻击或侥幸逃过攻击的士兵就地寻找掩体展开反击,迅速占领了几个支撑点构筑环形防御阵地。

然而131旅处于绝对的劣势中,面对四面八方的火力,根本不知道躲都躲不了。编号537的俄军坦克被7发RPG火箭弹击中,3名车组乘员当场阵亡;编号531的坦克被6发RPG击中后殉爆,十几吨重的炮塔被掀到半空,飞到离坦克几米远的地方。

经过3天2夜的苦战,突入市中心的300多名131旅官兵,付出了阵亡85人(受伤情况不明),失踪72人,萨文旅长阵亡的代价成功突围。同时,131旅的26辆坦克有20辆被彻底击毁,120辆装甲车损失了102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网上很多人都将131旅的情况误认为是1000多名官兵进入市区,突围时阵亡800多人。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加上了另一支孤军第81摩步团的伤亡数字,该团撤出时只剩下1名军官和10名士兵,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131旅和81团比起来,已经足够幸运了,即便它也差点全军覆没。

前来救援第一梯队的近卫第76与106空降师的各一个营来到火车站后却发现友军已经撤退,准备离开时又遭到了叛军包围,最后强行突围。

格罗兹尼战役的第一阶段对于俄军来说是一场噩梦,仅战役第一天的阵亡就突破了1000人,车辆损失更是达到了整个第一次车臣战争的80%,激烈程度赶得上淞沪会战了,称其为血肉模仿毫不为过。

失利原因

·装甲部队的不合理使用

俄军虽然装备有先进的T-80坦克,但是该型坦克只考虑到了野战环境下的作战,没有考虑到城市战的特殊性。

T-80的火炮设计上并没有足够大的俯角和仰角,在近距离遭到伏击后无法射击地下室和建筑物顶部的目标,高射机枪虽然能打到,但是机枪手没有防护,很容易被击中。

125mm主炮虽然口径大,但是旋转半径窄,所以坦克强悍的火力在实战中成了摆设。

更要命的是,由于131旅在战争中的原计划是占领郊区,并不深入城区,是临时作为主攻部队入城的,因此部队没有做好打巷战的准备。

坦克和装甲车都没有挂上反应装甲,而是临时采用格栅装甲来防RPG从侧面攻击,但是薄弱的顶部和底部装甲在巷战中都是很容易被攻击到,叛军针对这一弱点,使用地雷和RPG攻击,使得俄军的车辆损失非常惨重。

另外就是战术上的缺陷,俄军装甲部队的作战理念几乎继承了前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念,一个集群冲击下来基本都能击溃对手,但是对于城市战是缺乏研究的。

131旅沿用了野外作战的经验,在城市中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看由于街道的地形限制,使得部队不得不排列成一列纵队推进,一旦前后车辆被击毁,那整支部队就会堵在街道上进退两难。

加上上述的坦克本身的设计问题,T-80坦克唯一的作用几乎就成了掩护步兵的掩体。

除此之外的战术缺陷还有俄军整体的战术上的失误。俄军本身对车臣军队具有压倒性优势,加上前期作战非常顺利,使得俄军也非常轻敌,因此在没有做好侦察和支援规划的情况下,就一股脑地向城内堆积部队,认为占领市区中心就结束了。

俄军的空军、直升机支援也不及时,按理说当131旅在地面陷入苦战后,直升机完全可以压制主楼顶的叛军,打得好的话还能继续进攻,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什么直升机来支援,131旅完全是在地面孤军奋战。

·指挥官的决策失误

131旅失利的直接原因还是在于旅长萨文上校的指挥失误。

虽然萨文遭到了严重的通讯干扰,但是仍有两次机会和友军取得联系。第一次是131旅顺利推进的时候,131旅完全可以加强和友军的通讯了解战况,如果能得知友军进攻不利,他就不会继续孤军深入,甚至可以改变方针支援友军作战,从而改变整个战局。

第二次是在进入包围圈后,由于通讯距离太远加上叛军干扰,131旅一直联系不到司令部。但是其侧翼有一支近卫第74旅,如果能呼叫到74旅,局面将会大大改观,至少损失不会太大。

不过此时城内的俄军已经全面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131旅和74旅都不知道对方的位置和情况,尽管他们相隔距离并不远,但萨文甚至连通讯兵都没有派出。

萨文的两点致命失误差点让这支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此外131旅在陷入重围后,装甲车被命令进入狭窄的通道内躲避,这一举动损坏了格栅装甲和侧裙板,再一次降低了坦克的防护能力。

夜间作战时,由于双方都缺乏夜视器材,因此双方的进攻都非常谨慎,但是俄军指挥官又下令坦克进行盲射,导致火光暴露了坦克位置,因此遭到了火箭弹的猛攻,损失非常惨重。

·大量新兵投入

131摩步旅虽然是俄军精锐部队,但由于苏联解体后的缩编,以及俄罗斯财政上的问题,导致战前131旅的满编率只有50%。

战争开始后,俄军为131旅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这些新兵不仅缺乏实战经验,训练也不足,有的士兵甚至只学会了开枪就上了战场。

有人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只是被装进车厢运到了格罗兹尼,而他们中间许多人彼此都不认识。”

面对经验丰富的车臣叛军和北约雇佣兵,131旅无论是基层军官还是士兵,一遇到危险就不断犯错,举手投降的更是数不胜数。

普京一雪前耻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虽然占领了格罗兹尼,但是俄军损失非常大,而且迫于车臣不断发起的恐怖袭击,最终同车臣签订了《哈萨维尤尔特协定》,暂时搁置了车臣议题。

不过车臣谋求独立的野心没有改变,1999年以巴萨耶夫为首的民族极端主义分子进入大吉斯坦展开多次恐怖袭击,造成的上千人的伤亡。

俄罗斯忍无可忍决定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彻底解决车臣问题。而此时的俄罗斯的实际掌权人普京。

普京的态度极为果断,当决定了发起第二次车臣战争后就拒绝了所有谈判,彻底铲除车臣武装的决心非常坚定。并说出了“原谅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情”“在厕所里淹死恐怖分子”等几句名言。

普京吸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混乱的指挥教训,强调了加强统一指挥、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概念。

宣布开战前,普京亲自领导,由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人组成了“统一指挥中心”,从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多个领域对战争进行指挥,这使得俄军的指挥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俄军全面学习了北约对科索沃的战争特点,强调使用航空兵、巡航导弹等先期对车臣叛军进行精确制导打击,在降低了俄军伤亡的同时,也大幅度削弱了车臣的实力。

另外针对叛军在格罗兹尼市区内的狙击作战,俄军也大量投入特种部队,以小组对小组、狙击对狙击、伏击对伏击的作战形式,并有航空兵和武装直升机配合,压制住了叛军在城内的游击力量,基本上为地面大部队进入市区扫清了障碍。

部队进入市区后不再盲目推进,而是相互配合、分区清剿,一步一步压缩叛军的生存空间,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减小了自身的伤亡。

除了态度和战场上,俄罗斯最大的变化是非常重视心理和舆论上的作战。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准备仓促,战斗打得也很惨烈,导致不管是民众还是士兵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反战情绪非常大,国内的反战示威游行层出不穷,军队中也有不少消极避战的士兵。

国际上,首先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此外由于信仰问题,中东国家对车臣报以极大的同情,因此尽管俄罗斯发动战争是“捍卫国家统一,维护俄国家利益”的正当行为,但是依旧在国际上被孤立。

普京掌权后,非常重视舆论和心理作战。普京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电视台揭露车臣叛军的反人类恐怖行为,解释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他本人还多次前往前线,甚至还来到过格罗兹尼前线慰问士兵、鼓舞士气。

此时的俄罗斯上下空前团结,一扫之前的颓废,无论是民众还是士兵对于武力收复北高加索地区都是无比支持。

针对国外的干涉和误解,普京派出特使访问中东国家,阐述战争行为只针对恐怖分子不针对宗教,同时在联合国上发挥常任理事国的作用,促使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一切恐怖主义,大大缓和了俄罗斯紧张的国际关系。

而针对铁了心反对自己的西方国家,普京也非常果断。西方以“人权”为借口要求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并以暂停6.45亿美元贷款威胁。

普京自然是不吃这一套的,一来在外交上谴责美国等国在反恐上的双标态度,二来对于西方的经济威胁也直接忽略,区区6.45亿和北高加索的战略价值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

和叶利钦对西方含糊的态度相比,普京坚决果断的态度,强力高效地整合了俄罗斯内部,让俄罗斯爆发出了强有力的战斗力。

在针对车臣的宣传上,普京在心理战上的成绩也非常出色。

俄军通过网络和广播的形式要求武装人员放下武器回家或投降,否则会被就地歼灭,甚至还发信息给车臣叛军的高级官员:“我们已经掌握你指挥所的GPS坐标,你打算怎么办?”

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在战前就瓦解了大量叛军的战斗意志,稍微好点的就拒绝执行任务,严重的都逃跑投降了。

对于车臣民众,俄军将其和叛军区别对待,叛军将非法独立和宗教相捆绑,俄军就只针对叛军不针对宗教,同时通过精确制导炸掉了叛军的电视台,事实上车臣民众也并不都同意叛军激进的恐怖行为,于是民众站在了俄军一侧。

第一次车臣战争时,俄军不止一次遭到了车臣民众的阻拦从而贻误战机。但是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有车臣民众主动当向导为俄军带路。在进攻格罗兹尼的战斗中,冲在最前开路的是600多名车臣民兵,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有2000多名民兵配合俄军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二次车臣战争后不到一年,“9·11”事件爆发,前脚还在指责俄罗斯反恐的美国也被拖入了反恐战争。

普京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打开反恐合作的态度和美国寻求和解,大力支持美国反恐,从而让西方国家在车臣问题上对俄罗斯改变了态度,为俄罗斯争取到了一个关键的发展窗口期。

第二次车臣战争相对完美的胜利是普京开启总统生涯的关键基础,一雪苏联解体后的各种前耻。此后普京在俄罗斯长期享有高人气、高支持率,可见二次车臣战争的结果为普京带来了强盛的政治生命。

不过车臣战争已经过了20年,新一代的俄罗斯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苏联解体后带来的阵痛,反而是生活在西方掌控的舆论环境下成长的;而强人普京也不再年轻,俄罗斯与乌克兰等国的矛盾和冲突,似乎也暗示着俄罗斯未来的路将充满挑战。

0 阅读:23

不正常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