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谐才是黛玉的名片,世人对她误解太深!宝藏灵魂谁懂啊?

卓言卓语讲红楼 2024-05-19 10:12:09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两者兼得该是什么样子?

就是林黛玉的样子。

其实曹公在创作林黛玉时,给她的定位就是全书最活泼、最有趣的女子。

01 世人谬误

人们一看“活泼有趣”,先想到史湘云。殊不知,世人对红楼女子的总结基本全错!

比如一提到宝钗,就是扑蝶,说她=健康美。可这画面能代表她?她平时喜欢做游戏?常在花间流连?有吗?

正相反,她最讨厌花儿粉儿。行为刻板,寡妇装扮,满嘴道德说教,就像小学教导主任。如何与健康美、花团锦簇、少女情怀挂钩?

要说身体健康,书里有大把角色从未生过病。而她第一场戏就是窝在自己屋里,介绍她的冷香丸。第一场戏啊,有寓意、有涵盖价值的!

健康美这称号,难道不搞笑吗?

(为什么作者会写一出宝钗扑蝶呢?真实含义参看文后链接)

再比如史湘云,世人都说她性格最好,跟她相处最不累,她是群体开心果。可事实上,她并没给群体制造过多少开心,相反,因她引发不开心,倒是常事。

尴了个尬吧!

她脑子简单,不等于跟她相处不累。她爱说爱闹,却不一定能给别人带来开心。

真正给群体带来开心的是谁?

已婚的是凤姐,未婚的是黛玉。

这是有数据支持的。把所有集体场面扒一扒,能随时活跃气氛、令大众开怀大笑的,就是她俩。黛玉制造的笑点,一点不比凤姐少!!

然而细看,她俩又有不同。

凤姐的笑话内涵较低,常常是令人一边笑一边撇嘴。当时好笑,笑完就嫌磕碜。所以,贾家没人记得她的好,后期的凤姐甚至成了众矢之的。

黛玉的制造的欢乐内涵却很高,简直是智商大餐,令人越回味越有趣,历久弥新。

所以,早期的黛玉遭到众人嫉妒,后期却成了贾家最祥和的港湾,跟所有人都关系融洽。即便抄检大观园,潇湘馆也像诺亚方舟一般安稳。

如此看来,以活跃气氛而著称的凤姐,本领其实远在黛玉之下!

02 悲喜同源

世人都说黛玉是个爱哭包,但事实上,公开场合她并未落过泪(除进府以外)。相反,笑的场面却格外多。

世人都说黛玉小性,但她却是姊妹团里人缘最好的,没和任何人积累矛盾。

所有的泪,都是独处时流的,一切小心思都只对宝玉用。

只因她是女主,作者以上帝视角,大量展现她人后的模样,就被如此诟病。多可笑啊!

如果作者也这样刻画湘云,你以为你还能看到豁达吗?

若把宝钗人后的模样呈现出来,那更得吐了!

为什么红楼梦是双面镜?就因为多数读者的智商不够,无法通过表面文字,还原立体的生活、人性的复杂。

一个高阶层的灵魂,必然敏感而善感,这是她领悟天地大道的基础。

一个高阶层的灵魂,感受力和输出力都比常人多几个level。她爱落泪,同时也爱笑,更爱幽默,这些都是相伴相生的。

极度丰富的内心,才能拥有妙趣横生的日常。如同富饶的土地,养就最美的花儿。

黛玉的泪,是滋润心田的雨露,那不是悲伤的证据,更不是心理疾病的证据,而是内心丰盈的证据。

作者很客观,他写泪,但也写了很多笑。黛玉的诙谐、幽默、可爱、有趣,作者都大量描写了,可是世人选择性看不见!

有谁知道,被定义为伤情第一的黛玉,恰恰也是整部书里最喜乐的。

本文就盘点下黛玉的的各种喜乐场面。

03 酸辣粉式幽默

原著第8回梨香院认通灵玉,既是二宝的第一场对手戏,也是宝黛钗三角关系的第一次碰撞,可谓重要至极。

就在这回黛玉初露锋芒,展现了独有的酸辣粉式幽默。

宝玉扎进宝钗闺房,黛玉就尾随而至。一到场就语惊四座:

“哎哟,我来的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玉可以和自家姐妹耳鬓厮磨,但和宝钗是两家人,应该遵守男女大防。至少也应该遵循客礼,有成年家长在场。

黛玉说“来的不巧”,便是直指要害:眼前这孤男寡女的画面好辣眼啊。

宝钗原本解衣扣、露红袄,制造荷尔蒙正要上道之时,黛玉忽然闯入,搞得她整个人都不好了,哪里还能转圜,只好装傻:“这话怎么说?”

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这话多高明啊!表面上看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任谁都无法反驳的真理。但事实上,是讽刺蜂拥而至、一群打哄的薛家。

“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里面暗含秩序,含着做人的体面。翻译成大白话:人应该自觉点,讲点先来后到。

这是直刺宝钗是第三者!

梨香院这一回里,黛玉的每句话都有玄机,都是酸辣粉。她直插虎穴,剑剑封侯,但又只是点到为止,并无杀戮之气、鲁莽之风,反而优雅可爱得很。

就是那种讽刺了你、教育了你,还让你无法气恼,更无话可回,反而不得不微笑附和。

与此类似的故事太多了,如奇香暖香之辩、手帕打呆雁、提议雪下抽柴.......举不胜举。

酸辣粉式幽默,充斥于黛玉的前期社交,因为这是宝黛钗三角关系的激烈冲突期。

宝玉虽然傻,但每次都从酸辣里得到少许警醒,由此也渐渐懂得了黛玉的苦心。这就是幽默的好处!

假如黛玉向宝玉下令:“不许你再跟宝钗暧昧。” 那会怎样?宝玉肯定产生逆反心理,并因此而轻视黛玉。

假如她再直接把宝玉的龌龊心思挑明,宝玉不但不会承认内心丑恶,还会恼羞成怒,与黛玉渐行渐远。

所以,真正的爱一定建立在尊重之上。即便对方错,也要尊重!

人在关系里一旦感到对方不尊重自己,爱就荡然无存。

黛玉能永久得到宝玉的心,原因就在这里。宝钗永远得不到宝玉的心,原因也在这里。

(顺便吐槽下:世人说宝钗适合为妻,呵呵呵,是不是受虐狂啊?)

情智双高的黛玉,用喜乐来感化人心,用幽默来点醒愚钝。

04 一语破冰式幽默

31回端午节,宝玉进入他一生中最暴躁的时期。他踢完袭人,又撵晴雯,实际上是内外矛盾的总对决。

作者用好几回做铺垫,直到宝、袭、晴三人吵成一锅粥,才发展到高潮。最后,怡红院全体人员都在跪,核心角色在哭,现场一片冰冷死寂。

两派长期暗斗,如今摆上了明面,但宝玉仍旧无力解决。大家就这么僵持着,谁都没有台阶下,陷入死局!

此时救星终于登场了!

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

现场的剑拔弩张,顿时化为乌有,众人顿时破泣为笑。

你以为仅此而已?不!粽子是个隐喻,黛玉绵里藏针,隐含着规劝和揭露。

她每句话都像是俏皮玩笑,像是天真无邪的捧着袭人、哄着大家。但事实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弹压袭人、警示宝玉(要公平对待)、解救晴雯。

红院旷古以来最大的冲突、最难解的死结、积累多年的矛盾总对决,被她几句话就轻松摆平。

最神奇的是,宝玉当晚就改变态度,整个事件大反转,胜利者成了晴雯。从此之后晴袭在宝玉心中的位置悄然换位。他跟袭人渐行渐远,对晴雯却越来越信任。

可见,黛玉的发言何止是一语破冰,简直是里程碑。(本故事有详尽解析,参看文后链接)

宝玉这里的惊涛骇浪,到了黛玉跟前,不过是一弹指的小事。

05 寓教于乐式幽默

海棠诗社里众人取诗号,探春自称蕉下客。众人都觉得别致,独独黛玉笑道:

“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在诗社里,能引起众人齐声喝彩的作品都是黛玉的。能把众人逗笑的,也是她。

“蕉叶覆鹿’是个典故。如果你不知典故深意,凭表面文字会以为探春受到了贬低,其实非也,黛玉是为了合景!

因为诗社的成立,背后有复杂的人情世故。黛玉借用这个典故,把探春、李纨和薛宝钗等人的心思都和盘托出了,同时还藏着一番劝世之心。

这样的幽默,如同一杯醇酒,妙味无穷,将人生哲理寓教于乐。只有高知叠加高智,才能领会一二。

(典故内容较长,另文详解。诗社的人情内幕,之前已有解读)

06 燃爆全场式幽默

贾母要求惜春画大观园,惜春为难,要告假。这对诗社而言是件很不开心的事。

黛玉只需三言两语,就把不开心变成了最开心!

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撑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

“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

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前仰后合。只听“咕咚”一声响,不知什么倒了,急忙看时,原来是湘云伏在椅子背儿上.....

关于母蝗虫的问题,我之前已经解读过多次,并无不当。

贵族少女和乡下老婆子毕竟是两个世界。在那个阶级社会里,贾府全家人(包括下人)都看不起刘姥姥,都在取笑、戏弄她。

真正厌恶她的话,就绝口不提,提起她也要皱眉头,怎么会开怀大笑?

黛玉能这样玩笑,和妙玉的态度形成对比,证明并不排斥刘姥姥,只是把她当做谐星。

既然是谐星,就该发挥应有的作用。把大家逗的前仰后合,连桌椅都碰翻,凤姐可没有这本事,全书看下来,能做到的除了刘姥姥就是林黛玉!

我曾解读过,黛玉和刘姥姥看似天壤之别,却有同样的强者思维。外异而内同。

黛玉这场戏,其实就是刘姥姥的延续。

07 太极式幽默

宝钗给惜春列采办单子,竟然说了一大车,黛玉的笑料又来了:

黛玉忙道:“铁锅一口,锅铲一个。”宝钗道:“这作什么?”

黛玉笑道:“你要生姜和酱这些作料,我替你要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众人都笑起来。

黛玉又看了一回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

探春“嗳”了一声,笑个不住,说道:“宝姐姐,你还不拧他的嘴?你问问他编排你的话。”

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像牙不成!”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他的脸。

黛玉笑着忙央告:“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还求谁去?”众人不知话内有因,都笑道:“说的好可怜见的,连我们也软了,饶了他罢。”

很多人说:金兰契后的钗黛,关系是那么和谐,彼此已视对方为最好的闺蜜。

真的吗?最好的闺蜜为什么三观永远不同?任何事上,黛钗都是相反的做派,相反的思维。

细看宝钗做事,袭人是如出一辙,湘云是拼命维护,探春是职业性点赞,只有黛玉处处讽刺,时刻揭她老底,这就是最好的闺蜜?(现代人可能是这样,但古人绝非如此)

若说不是闺蜜,为什么黛玉又会说“好姐姐,饶了我罢!”这种话呢?

因为红楼梦是一部成长史,宝玉和黛玉都在成长。心智日渐成熟的黛玉,当然和前期不同,酸辣粉式幽默变成了太极式幽默。

她还是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神性,绝不同流合污。但与此同时,她也学会了回环、曲线,学会了以退为进,学会了欲左先右,学会了以弱克强。

也就是说,黑白不相容的本质没变,但是形式上,成为非对立状态。

讽刺完了又讨好,讨好完了还讽刺,亦真亦幻,莫辨雌雄。

后期的黛玉,在社交中表现出高度的随性自在。菩萨游戏世间,不过如此。

如果说前期的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灵动可爱令人忍俊不禁,那么后期的她已超出这种范畴,是潇洒的令人惊叹!

08 小结

黛玉是一切古典名著里最为宝藏性的女孩。

因为她是传统士子的代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华系于一身。

她智商最高、情商最高、才华最高、喜乐悲愁都最多。最敏感、最豁达、最潇洒、最灵透、最善御下,全都是她。

不然呢,怎么能当女主?

只是,有别于其他小说,你想看到她的好不太容易,需要慧眼。

【相关链接】

0 阅读:26

卓言卓语讲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