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桑多河谷印军“走火”,我军副营长牺牲,印军损失多少人?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3-17 09:46:35

1985年5月,就在老山、者阴山“两山轮战”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中国方面出乎全世界意料地宣布裁军100万。

这次规模空前的裁军主要是基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缓和,特别是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的持续改善,为了给经济发展让出更多的资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三年内陆续裁撤了百万指战员,部队总员额由之前的423.8万人减到323.5万人。

前一年,第二次执政的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意外遇刺身亡,次子拉吉夫·甘地以闪电般的速度被国大党推举为新任总理。

到1985年时,拉吉夫·甘地已经初步巩固了其政治地位,相对年轻的他开始陆续提拔一批鹰派军官出任军方首脑。

1986年2月,克里希那斯瓦米·桑塔吉(Krishnaswamy Sundarji)上将接替英迪拉·甘地时代任命的阿伦·维迪雅上将成为新一任印度陆军总参谋长。

鹰派代表桑塔吉将军

与拉·甘地的心态类似,新官上任的桑塔吉上将也试图在这一岗位上建立一些“战绩”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1962年边境冲突之后,印度军方总结了所谓的“教训”,认为之所以被解放军轻易击溃,主要还是人数不够多,武器不够先进。

因此在解放军大规模裁员的同时,印度军队却还在不断地扩充实力,仅仅是1987年度的国防预算就增加了43%。

印度把钱投下去还是有效果的,其向苏联方面采购了大量当时比较先进的T-72-2800重型主战坦克,这种坦克在1980年代中期属于世界一流水平。

反观解放军方面,因经费严重缺乏,1980年代中期还大量装备着59式重型坦克,这种坦克比T-72差不多落后了整整一代,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印度军队至今仍在使用T-72坦克

火炮方面,印度军队采购了瑞典博福斯公司生产的FH77式155mm榴弹炮,这种火炮使用自助式牵引装置,因此机动性较强,加上155mm火炮的口径优势,比起解放军还在使用的54式122mm榴弹炮稳压一头。

印度空军开始陆续装备了苏联的米格-23、米格-25、米格-27,还有大量可以运输装甲车的米-26重型直升飞机,这些都算是80年代很有牌面的空军装备,而解放军的主战飞机却还是歼-6、歼-7。

如果只是在装备层面进行对比的话,那么印度方面基本上就是稳赢了,在军队人数方面,1962年边境战争时印度武装力量人数才51万多人,而到1970年就达到92万多人,1980年代更是突破了百万之众。

更重要的是印度在1974年5月18日完成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当量约为1.5万吨TNT,理论上来说,此时印度已成为继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后世界上第六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在高层的激进主张和军事上这一系列所谓“优势”的加持之下,印度方面自认已非1962年时的吴下阿蒙,中印双方在边境地区发生新一轮武装冲突的概率急剧增加。

印度军队的米-26重型直升机

桑塔吉将军上任之后不久,即积极研究如何将部署在二线的大量军队和装备以最快速度调动到北部边境地区,这是因为与中国接壤的喜马拉雅山麓环境恶劣,以印度的资源力量无法长期部署重兵。

1986年底的印度军方对于中印之间的军事博弈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乐观的气氛,以桑塔吉为首的高层普遍认为如果两国再次爆发战争,印军很快可以将战线推进到雅鲁藏布江。

“推进到雅鲁藏布江”这是什么概念呢?从江边的贡嘎县出发,走50公里就可以抵达拉萨。

因此,印军从1986年下旬开始陆续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克节朗河谷恢复设立了十余个据点。

但由于1962年以后中印两军在此地保持脱离接触二十多年,解放军并无常驻的军事力量,只是在每年春天进行巡逻,以防印军趁机蚕食我国土。

在边境巡逻的解放军部队

1987年春天,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克节朗河谷陆续发现了非法设立的印军据点,并针锋相对地恢复了在此地的军事存在,到这年4月,解放军在克节朗河以北建立了6个新的哨所。

因为在克节朗河谷的蚕食行动被解放军阻止,印军很快在克节朗河谷以北不远的桑多河谷(又称桑多洛河谷)也偷偷设立了一个哨所。

无论克节朗河谷还是桑多河谷都是中国拥有主权的领土,印度方面此举是赤裸裸的入侵行为。

1987年4月,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派出一支约200人的巡逻队,由一位副团长带领到桑多河谷组织例行性边境巡查,早在去年9月,双方就已经在桑多河谷发生过武装对峙事件,还互相鸣枪示威。

结果,就在我军进至桑多河谷北段地区时,发现印度军队已在河谷以南地区的一个山头制高点上修建了防御工事。

克节朗河谷一带形势

印度军队似乎并没有发现解放军的到来,警戒工作十分松懈,他们在山头上公开生火做饭,直接暴露了目标。

这突然而来的敌情当即引起了我边防战士的警惕,经细致侦察,我军判断印军进入桑多河谷的部队有一个连,而且防御工事还是不久之前修建的。

双方在边境地区已经陆陆续续地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我军非常清楚印度军队是什么尿性,这些人不给点颜色是会继续死皮赖脸地待下去的,我带队副团长在决定派人前去交涉的同时已做了事态升级的打算。

因为中国自古有“先礼后兵”的传统,加上我们对于外军挑衅的一贯政策是“不开第一枪”、“不主动惹事”,我军的第一选项是努力通过边境交涉迫使其退出我方实际控制区,第二选项是在对方开枪射击后再予以还击。

派出的交涉队伍包括副营长、侦察参谋和3名侦察兵、一名报话员和一名翻译,副团长和大家一一握手,叮嘱一定要小心确保自己的安全,毕竟对方可是什么下流手段都会用上的。

1987年在边界线的西方记者与印度军人

队伍出发前副团长向上级做了报告:从各种迹象来看,印度军队既然修筑了工事,就肯定不会轻易就从河谷地带撤走。

虽然印军前出部队只携带了重机枪和60mm迫击炮这种连级火力,但其后方可能还有大口径火炮以及火箭炮的支援,甚至还有空军。

因此副团长希望军分区立即增派部队支援,而如印军向我开火,我巡逻分队将坚决还击并坚守到援军抵达。

不出意料地,我军人员的交涉简直毫无成果,在我副营长表示印军已经严重侵犯中国领土,必须立即撤出之后,印军却开始蛮横无理地耍赖称这是印度领土,他们绝不后撤,而且还倒打一耙地要求中国军人离开。

印军发现解放军的人数似乎不多,便开始蠢蠢欲动,不仅出言辱骂,还打开枪支的保险以示威胁。

听到前方人员通报交涉情况,已经失去耐心的副团长在步话机中下令交涉队伍撤回,结果就在我方人员返回阵地的途中,印军突然从背后向我开火。

确实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不要脸,因对背后射来的子弹毫无防备,我带队的副营长中弹倒地,后来因失血过多而牺牲。

事后印方还厚着脸皮声称,自己那次并非有意开火,是士兵过于紧张导致的“走火”,纯属意外事故。

既然对方都开枪了那还客气什么?单以我军巡逻分队的火力而言,装备的无后坐力炮和82mm迫击炮威力远远大于印军,而且我军在交涉之前就已经对印军阵地实行了三面包围。

听到印军悍然开火的消息,义愤填膺的我军随即向印军盘踞的无名高地发起进攻,誓要将入侵之敌赶出国土。

坚守国土的解放军英雄

仅仅用了半小时,我军就彻底击溃了无名高地上的印军一个排,击毙印军13人,俘敌8人,其余残敌向南狼狈逃窜,我军未予追击。战斗中我方亡4人,伤11人。

我军预料到吃了大亏的印军绝不会善罢甘休,随即转入防御,这一次印度军人在高地上还留下了大量修筑工事的材料和工具,我们也就毫不客气地全用上了。

果不其然,仅仅一个多小时后印军一个加强连就在后方远程火炮的支援下向高地进攻,但很快被我军击退。

第三天,印军又以加强营级别的兵力再次进攻,甚至还出动了直升机进行侦察,结果依然遭我迎头痛击一无所获。

关于连续三天的战斗战果,由于我军严格按照敌方通报损失的记录确定歼敌数量,而这次印军对其伤亡也进行了严格保密,因此我军记录只有最初一次战斗击毙和俘虏敌军21人。

拉·甘地与印军高层

但想想也不难猜到,如果不是受到了重大伤亡,印军的后两次进攻是怎么也不可能轻易撤退的。

1987年4月在桑多洛河谷的小规模冲突很快演变为两国两军的大规模增兵与对峙,随着双方的援军闻讯纷纷赶到,解放军陆续增加了4个师,而印度则增兵至10个师,双方投入的兵力规模比1962年还大。

由于中国紧接着采取了进一步行动,而印度认为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在两军已经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而我军也准备给予印军沉重打击时,印方的调门却突然低了下来。

7月份拉·甘地发表公开讲话,表示“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

从中国的角度而言,自然也不希望和越南纠缠的同时再在西南方向另外卷入一场战争,甚至将印度和越南这两个国家推到一起。

当时向边境线运动的解放军车队

人民解放军英雄们永垂不朽,任何企图染指中国领土,损害中国主权的外来势力,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11 阅读:1232
评论列表
  • 2024-03-17 18: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您们辛苦了,您们是中国的钢铁长城[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3-17 19:31

    阿三就是贱!!

  • 2024-03-17 19:13

    铁血长城,地狱难度

  • 2024-03-17 19:56

    最后结果如何?

  • 2024-03-17 19:42

    那会打了就好了。阿三那会还没核弹

    问心 回复:
    国际形势不好,考虑的太多了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