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单穴治病47招

从蓉谈健康 2024-02-08 10:40:20

中医的经络原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于是,治病先看是哪一条经络不通了,就在这条经络上去关键的穴位。

例如,胃病就要在足阳明胃经上取穴,还要根据胃病的症状还要在相关脏腑所在的经络上取穴,每一个穴位就是一味中药,用穴如用药,君臣佐使,用的得当效果立竿见影。

1、穴 名:肩痛穴(足阳明胃经上,又名中平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胫骨边缘。

主 治: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

手 法:强力度按压1-2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2、穴 名: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取穴方法:两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

主 治:头顶痛、清肺热、宣肺理气、利咽

手 法:直按斜向上顶。

3、穴 名: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上一寸。

主 治:心动过缓。

手 法:按揉1—3分钟,300-500次。

4、穴 名: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

取穴方法: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

主 治:失眠症。

手 法:点按1—2分钟,直按斜上顶。

5、穴 名: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

取穴方法: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主 治:多汗症。

手 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6、穴 名:涌泉(足少阴肾经、井穴)

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主 治:足心热。

手 法:揉按36次。

7、穴 名:盲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

取穴方法:肚脐旁开五分。

主 治:头痛。

手 法:拇、中指按后,斜向上顶,左治右,右治左。

8、穴 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 治:心动过速。

手 法:揉按1-2分钟。(60-70/分)

9、穴 名: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

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主 治:偏头痛。

手 法:按揉3—6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0、穴 名:定喘(华佗夹脊)

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主 治:哮喘。

手 法:斜向肩部顶1-2分钟。

11、穴 名:止泻(任脉上,关元、石门中间)

取穴方法:脐下二寸半取之。

主 治:腹泻。

手 法:直按稍斜上顶。

12、穴 名:降压(足厥阴肝经上)

取穴方法:在大敦与太冲之间,

主 治:高血压。

手 法:震颤点按1-2分钟。

13、穴 名: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

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四横指。

主 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

手 法:直按斜向下1-2分钟。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 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14、穴 名:大骨空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拇指近节指骨与远节指骨连接横纹桡侧面中点赤白交界处。

主 治:白内障。

手 法:用力点刺,重手法效果好。

15、穴 名:神庭(督脉)

取穴方法: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 治:脑疲倦,(醒脑)

手 法:中指点按刺激。

16、穴 名:血海(足太阴脾经)

取穴方法:髌骨内上缘二寸。

主 治:眼皮浮肿。

手 法:拇指强力度按压。

17、穴 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 治:发烧。

手 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18、穴 名:扭伤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与阳池(手少阳三焦经)联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 治:急性腰扭伤。

手 法:强力度,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

19、穴 名:坐骨穴(新穴)

取穴方法: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一寸处。

主 治:坐骨神经痛。

手 法:拇指用力直按,斜向下顶。

20、穴 名:足跟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大陵穴与劳宫穴联线上找痛点。

主 治:足跟痛。

手 法:按揉1-2分钟。

21、穴 名:承浆(任脉,)

取穴方法:唇沟之中央凹陷处。

主 治:小儿厌食症。

手 法:中力度按揉3-5分钟。

22、穴 名:遗尿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

主 治:小儿遗尿(肾虚)

手 法:轻按揉1-3分钟。

23、穴 名:天柱(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哑门旁开1.5寸。

主 治:喉头肿痛。

手 法:轻揉按2-4分钟。

24、穴 名:太冲(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

取穴方法:足背一、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

主 治:鼻出血。

手 法:垂直用力点按。

25、穴 名:上迎香(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在眼内眦下五分处。

主 治:鼻窦炎。

手 法:按揉1-2分钟。

26、穴 名:少泽(手太阳小肠经,井穴)

取穴方法:手小指尺侧,距指甲0.1寸。

主 治:急性结膜炎。

手 法:拇指重掐法。

27、穴 名:大抒(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主 治:麦粒肿。

手 法: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

28、穴 名:冠心穴

取穴方法:左足背解溪穴(足太阳膀胱经)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

主 治:冠心痛,止痛。

手 法: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

29、穴 名:元骏穴

取穴方法: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

主 治:冠心病,心绞痛。

手 法:一指禅推法点揉。

30、穴 名:关元(任脉,小肠募穴)

取穴方法:脐下四横指,中线。

主 治:失眠。

手 法:半卧后揉100-200下,45℃水泡足,按揉涌泉穴200下。

31、穴 名:四白(足阳明胃经)

取穴方法: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 治:便秘。

手 法: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排便时按双侧四白加长强穴(长强尾骨端凹陷处)。

32、穴 名:安眠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翳风(手少阳三焦经)与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边线中点,用你的小手指头顶住耳垂,五指并拢,中指压的位置就是安眠穴,它正好在发髻里,枕骨的边缘上,睡不好的时候,睡前边数数边揉它。

主 治:失眠、偏头痛。

手 法:中度点按。

33、穴 名:牵正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耳垂前5分至1寸。

主 治:面神经麻痹、口腔溃疡。

手 法:中度向前斜刺,(口腔溃疡加小肠反射区)。

34、穴 名:失眠穴(经外奇穴,足底)

取穴方法:足底足跟正中点。

主 治:失眠、足跟痛。

手 法:重度力点按。

35、穴 名:闪腰穴(足太阳膀胱经上)

取穴方法:在小腿肚上,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与昆仑穴(足太阳膀胱经)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附近有一压痛点。

主 治:腰扭伤又称闪腰。

手 法:点按。患者俯卧,医者找出双侧“闪腰穴”后,用双手拇指猛然点按患者双侧穴位,压放三至五次后,再平揉一至三分钟,以患者忍受且微有出汗为度。接着轻柔、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治疗。一次手法完毕后,患者多有明显好转,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至四次治疗后,腰痛症状就会消失。

36、穴 名:落枕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主 治:落枕。

手 法: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37、穴 名:太阳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 治:头痛。

手 法: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已回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38、穴 名:合谷(手阳明大肠经)

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主 治:晕厥。

手 法: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续2一3分钟,一般会缓解。

39、穴 名:人中(任脉)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 治:休克。

手 法: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40、穴 名:劳宫(手厥阴心包经,荥穴)

取穴方法: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主 治:高血压.

手 法: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血压会急剧上升,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41、穴 名:少商(手太阴肺经,井穴)

取穴方法: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一分处。

主 治:呃逆。

手 法:呃逆时,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人,至有酸痛感为度,持续半分钟到1分钟,呃逆可止。

42、穴 名: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主 治:止呕吐.

手 法: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止呕。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约1分钟即止呕吐。

43、穴 名:天枢(足阳明胃经,大肠募穴)

取穴方法: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主 治:便秘

手 法: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即可排便。

44、穴 名:脚后跟

取穴方法: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 治:止鼻血。

手 法: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即回止血。

45、穴 名:阳陵泉(足少阳胆经,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取穴方法: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 治:胆绞痛.

手 法: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1寸凹陷处的阳陵泉穴上,用大拇捂持续授摩2分钟钾,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46、穴 名: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取穴方法: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 治:肾绞痛。

手 法:肾绞痛发作时苦不堪言,此时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阴交(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反复授摩3一5分钟,肾绞痛即回缓解。

47、穴 名:至阳(督脉)

取穴方法: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 治:缓解心绞痛.

手 法: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坐位低头垂臂,两侧肩胛角下缘直线交于脊柱五中点即是此穴),授压3一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

中医急救穴位及手法

一、昏迷:突然昏迷,人事不省,颜面苍白,四肢软瘫。  1、点穴手法  (1)捏人中:用姆指尖深陷人中穴。  (2)揉内外关:用姆指、食指对揉内、外关穴,并用力于上。  (3)推大陵:用姆指推行大陵穴至曲泽穴。  (4)擦手足心:术者用掌侧迅速的摩擦手心、足心。以皮肤热为度。  (5)按百会:用指点按百会穴,可长按1~3分钟。  2、急救选用穴:少商、少泽、大椎、足三里、隐白、三阴交、至阴。二、中暑:因外界高热,人体内脏阴气虚脱而造成中暑。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身软无力,严重者昏迷不醒。  1、点穴手法  (1)掐十宣:用手指尖深掐十宣穴。  (2)推大椎:用手迅速由上往下擦大椎穴处,以肤热烫为度。  (3)拍心窝:用手动沾冷水或白酒,拍打心窝处。  (4)揉五心:用手治指揉动手心、足心、背心处,以肤热润为度。  (5)捏脚址:用手掌一把握住脚趾,进行有节奏的握捏。  (6)按太阳:用两姆指按太阳穴。  (7)拿眉轮:用姆、食指对拿眼匡眉轮。  2、急救选用穴:人中、印堂、百会、风池、承浆、合谷、足三里、涌泉、丹田、中脘、内关、外关、肩井、少商。三、误死:误死都见于平日无病者,突然在坐、卧或行走时倒地昏死,也可因七情过度,突然昏死。  1、点穴手法  (1)掐舌柱、鼻柱:用手指尖掐口中舌柱和鼻柱,如有惊动则可救。  (2)捏耳尖:用食指提捏耳尖。  (3)通任督:用食中指分别点压在人中、承浆穴上。两穴分别通于督脉、仁脉。  (4)掐十宣、气喘穴。  (5)揉丹田:用掌贴于丹田处,按顺时针方向揉动丹田。  (6)振耳心:用手指伸于耳内微微振动,然后放松。  2、急救选用穴:合谷、内关、外关、少商、大陵、神门、百会、哑门、印堂、太阳、地机、行间、至阴、涌泉。四、痧症:因患者体虚,正气不足,外界秽浊疠气之邪承乘隙侵入机体,使气血阻滞,气机失常而发病。症见全身胀累,四肢无力,唇青面赤。  1、点穴手法  (1)拿肩胛:用手指深拿肩甲胛处筋,进行反覆拿提。  (2)推额面:用手指分别推额面,印堂至太阳处。  (3)揉五心:用手揉动手心、足心、背心处,以肤热润为度。  (4)掐少商、少泽:用手指深掐少商、少泽穴处。  (5)擦颈后:术者沾酒擦颈后窝,及风池、哑门、大椎等穴。  (6)拍肘、膝窝:术者沾酒或水拍打肘窝、膝窝,以近肤热红为度。  2、急救选用项:人中、陀脊、合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然谷、少冲、委中。

五、中毒:因误吃各种有毒药物或食物中毒。症见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神色大变、睕腹疼痛。  1、点穴手法  (1)探喉头:术者迅速用手指伸进患者口中,轻微地拨动喉头催吐。  (2)推任脉:从脐中推向膻中,反复多次,使患者有呕吐感。  (3)揉中脘:中指点揉中脘穴。  (4)掐委中:用指深陷委中穴。  (5)拍大椎:用白水沾于手上拍打大椎穴。  2、急救选用穴:人中、承浆、合谷、劳宫、足三里、涌泉、行间、天枢、脐中四边。六、溺水:因水吸入体内,闭塞呼吸,使气血停顿。症见人事不省,脉息全无。  1、点穴手法  (1)按压胸背:患者俯卧,头低足高。术者用手按压胸背,应有节奏地一按一松。  (2)吹鼻吸嘴:使患者平躺。术者将气吹入鼻内,然后捏住。用口对著患者的口深深吸气,须反覆多次。  (3)推手足三阴:从指(趾)端内侧向身躯部推行。  (4)揉五心:用手擦揉手心、足心、背心,以肤热为度。  (5)吹窍穴:用气吹动耳窍。  (6)掐十宣:用手指深陷十宣穴。  2、急救选用穴:太阳、人中、地机、合谷、大陵、内关、外关、血海、气海。七、中风:中风多因邪中脏腑或邪中经络所致。其症见突然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1、点穴手法  (1)顶风池、风府:用手指向上顶风池和风府穴。  (2)按内、外关:用拇、食指对按内关、外关穴。  (3)弹拨膏盲:用手指深透膏盲穴,进行左右弹拨。  (4)掐人中、地机、委中:用手指深陷人中、地机、委中三穴。  (5)揉腹部:用掌贴于于腹部,进行揉动。  (6)点足三里:用指点叩足三里穴。  (7)推陀脊:用手指推行佗脊各穴。  2、急救选用穴:十宣、少冲、血海、涌泉、劳宫、大陵、神门、三阳络、三阴交、照海、合谷。八、癫狂:癫狂是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多因七情所伤,心神不能内守。临床上分癫症、狂症两类。  1、点穴手法  (1)弹卒癫:用手指弹男患者卒癫穴。不可多弹,因振心动神刺激强。  (2)掐人中、后根:术者用手指深陷人中穴和后根处。  (3)拿肩井:用手拿提肩井穴。  (4)揉神门、内关:用手指揉动神门、内关穴。  (5)按神阙、天枢:用手指重按神阙、天枢穴

34 阅读:2044
评论列表
  • 2024-03-07 12:29

    多给中医粉扎,扎成刺猬最好!

  • 2024-02-12 07:49

    👍🌹

  • Dao 1
    2024-03-23 04:30

    这是经验穴?归纳总结了哪几本书?

  • 2024-04-20 20:31

    [赞]

从蓉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