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尤太忠回乡发火,只因母亲要饭为生,当地干部却个个吃成胖子

白翠评历史 2024-01-26 16:56:07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少年将军

1959年,尤太忠将军返乡被接待,干部脑满肠肥,家人却要饭为生。

这年冬天,听闻母亲病重,将军心急如焚地回乡,却看到了这明晃晃的冰火两重天。心疼穷苦老百姓的他,当即大发雷霆。

尤太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际遇?

在视频开始之前,请各位粉丝朋友点击视频右下角的关注,支持一下。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主席的这句诗,是革命年代许多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他们少小离家,奔波在外,为万世开太平,愧对于家乡,愧对于亲人。

尤太忠将军,就是这群英雄儿女之中的一位。

从13岁参加红军以来,他就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党和人民。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建国之后,他回家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1959年的冬天十分寒冷,当听闻老母亲病重的消息时,尤太忠觉得自己的心比这天气还要寒冷。

他立即动身,朝着老家河南光山县砖桥乡赶去。这一趟行程,原是为了探病,弥补些许遗憾,没成想,他竟还得知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

革命胜利已经将近10年了,他以为,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穷苦大众应该能够过上好日子,自己的家人也能安居乐业。可没想到,一到家,他看到的竟是一幅悲惨凄凉的场景。

他那可怜的老母亲躺在床上,周身乏力,看起来奄奄一息,虚弱极了。这副身子,也不知道是病的还是饿的,连直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家中的粮食是没有的,堆放在角落里的只有本不应该人吃的糠。

吃糠咽菜,这是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底层群众的生活常态。共产党人呕心沥血,想要改变的就是这种常态。

可明明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人民群众已经当家做主了,糠却还是老百姓的口粮。

更让他痛心的是,为了活下去,哥哥尤太俊还拿着破碗,准备带着全家人一起出门,顶着凛冽的寒风要饭。

要饭为生,只要一想到这四个字,尤太忠就觉得自己的心被刺痛。看到家里人那面黄肌瘦的样子,他更是痛到无以复加。

深深地看了家人一眼之后,他出门走动,往四周简单观察了一番,发现原来贫穷仍然是家乡的主旋律。不单单是他的家人,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过着苦日子。

要饭的,挖野菜的,吃糠的,衣不蔽体的,房屋漏风的……乡村百态,无一与安稳挂钩。

尤太忠只能拿出自己带在身上的200元,给每家每户送去5元钱,直到把钱全部发完为止。

虽然5块钱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大家的生活,但最起码在这寒冷的冬日,它能给大伙儿带去一些真实的温暖和慰藉。

如果说父老乡亲的生活只是让他心痛难当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他怒不可遏。

在他即将返程之时,县长马龙山得知大将军大驾光临,连忙组织干部招待,要给这位衣锦还乡的将军留下一个好印象。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尤太忠,心中已经对他们这群领导班子极为不满了。

等到双方见面,尤太忠看着面前这一个个干部肥头大耳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想到了自己卧床不起的母亲,想到了瘦骨嶙峋的要饭的哥哥,想到了每一个皮包骨头的可怜乡亲。

老百姓在吃苦遭罪,穷到身上一点儿肉不长。可这群胖子,一个个满嘴流油、腆着肚子走路的样子,简直让人厌恶不已。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才应该是人民公仆的作风。然而这群人呢?他们的体态就足以说明一切。

尤太忠勃然大怒,横眉冷对,没过一会儿就拂袖而去,连一眼都欠奉。只剩下县长一行人面面相觑,心中警铃大作。

爱护群众,嫉恶如仇,这就是他的个性。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为人称道的地方?

功成名就

1959年,尤太忠返乡发火,干部个个痴肥,他的母亲却只能要饭为生。

在旁人眼中,他是个怎样的人?

了解他的战友、朋友,恐怕都会为他送上四个字,忠肝义胆。无论何时,尤太忠都能以义为先。

1973年,邓小平从江西回到了北京,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李达知道。当时李达正在医院养病,趁着尤太忠来探病的工夫,他赶紧把这件事分享给对方听。

一听说邓小平回来,尤太忠坐不住了。那是他的老政委,两人分别多年,如今好不容易都在北京,他自然是要前去看望的。

尽管当时邓小平住的地方大不如前,但他丝毫没有心生芥蒂,有的只有战友重见的欣喜。

在他心中,情义二字最为重要。哪怕有风险,哪怕不明智,他也是要走一趟的。

在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行动中,他还是邓公和刘伯承元帅麾下的一员猛将,并且对两位首长是心悦诚服。

当时,担任16旅旅长的尤太忠负责死守大小雷岗,和敌人激烈交战,半步不退。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他也极为心痛。

只是在战场上,一切遗憾或者惋惜的情绪,他都必须收起来。作为指挥官,他的心中只能留存一个念头,用生命守住阵地。

当时,他所在的指挥所,与前线不过区区2里,他本人也做好了舍生赴死的准备。身为旅长,他要和战士们共存亡。

野战军主力过汝河的时候,刘邓两位首长亲临一线,叫尤太忠吓得不轻。一方面,他敬佩两位首长的气魄。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担心,唯恐军中的主心骨在自己这里出什么岔子。

于是,他只好一边应付两人的询问,一边拼命把人往指挥所里带。还没进去,敌人的一颗炮弹就飞了过来,扑面而来的气浪把他的帽子都给打到了远处。

此时的尤太忠只一个劲儿地劝两人离开,不管刘邓做出什么指示,他都照单全收,只想尽快把两尊大佛送走。

当日并肩作战的种种情形,他还记忆犹新。所以,他做出看望邓公的决定,这也不奇怪。

倒是邓公,见到尤太忠专程赶来,还对着自己恭恭敬敬的敬军礼,他非常吃惊,像是从来没有想到。

面对邓公“你怎么来了”的询问,尤太忠只回答了一句话:“您永远都是我的老政委。”只此一句,便不必多说,双方都能明了这其中的深情厚谊。

他本想给老领导递根烟,结果动作没那么快,被老领导给抢了先。看到邓公现在抽的是劣质光板烟,他的心里并不好受。

两人谈完话,尤太忠一出门,就马上赶到京西宾馆,找人买好烟。

那时候,全国买烟买酒都有计划,像他这样的军区将领,一个月也只能够买两条烟。可是,这还不够,他想尽办法,最后成功买到了5条中华烟。

买好东西,尤太忠去而复返,回到邓公住处,赶紧把好烟双手奉上。

同样不需要多说什么,邓公看到这烟,便明白了一切。

他抽出一根香烟,点燃,送到嘴边,狠狠吸上了一口。在烟雾缭绕之中,他的眼神分明是那么惊喜。毕竟,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抽过这么好的烟了。

站在一边的尤太忠眼眶湿润,久久无法言语。他心疼自己的老领导,可心疼却又于事无补,所以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量多做一些。

不管是面对邓公,还是面对陶勇将军的几个差点失散的孩子,又或者是面对被欺负的老干部们,他都竭尽所能,能照顾一点是一点。

忠肝义胆,侠义心肠,永远义字当头,这就是尤太忠。

当然,光是凭借与人为善的性格,他也不可能走得那么长远。能够成为威震一方的大将军,他凭的还是真本事。

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这也成为了他身上地一大特征。这个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事迹上?

将军怒

1959年,尤太忠返乡被款待,见家人要饭,干部大腹便便,勃然大怒。

有着一副侠义心肠的他,记忆力到底有多好?

他的夫人王雪晨,曾经用一幅朝鲜地图来考察丈夫的记忆力。

她让尤太忠站在距离地图较远的地方,那里只能看得见地图上的图案线条,看不见文字批注。

而后,她站在地图前方,用手指出一个地方,便让丈夫回答这个地方的名字。

尤太忠信心满满的接受考核,夫人指出的每个地点,他都能够准确无误地答出地名。关于这个地点的一系列信息,他早就已经了然于胸。

接连试了十多次,王雪晨不信邪,专门把那些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地方指出来。

这些地方处在那些犄角旮旯的位置,而且名字也十分拗口,就算有人能过目不忘,恐怕也很难把所有地名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没想到,尤太忠能够做到。那些偏远的、不常用到的地点,在他的脑子里好似成为了一项完整网络上的节点,每一个他都烂熟于心。

毫不夸张的说,他闭上眼睛,一张与朝鲜有关的作战地图就能准确无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大到每一座山,小到每一个村庄,都构成了这张地图上不容忽视的部分。

这或许就是笨鸟先飞吧,尤太忠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他识不得几个大字,也没什么文化,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用笔杆子把所有该记得东西记下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心记住,拼命记住。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是像他这样的将军,连烂笔头都没有,就只能凭着好记性这一条独木桥闯过难关。

战场上,指挥人员不用亲自去往前线,扛着枪和战士们一起冲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参与战斗,因为指挥所就是他们的战场,作战地图就是他们的武器。

尤太忠背地图的过程,其实也类似于战士们和自己的手枪冲锋枪磨合的过程。

只有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着眼于细微之处,兼顾整体,战斗的胜算才能无限提升。

关于他的记忆力,除了王雪晨有发言权之外,12军副军长徐克杰也曾领教过。

他还记得,有一次,身为旅长的尤太忠到纵队接受战斗任务,认认真真把首长的部署和安排都记在心里。

回去之后,他又叫来三个团的干部,一五一十的向他们传达指令。

每个团负责坚守什么阵地,什么时候发起战斗,需要打多久,行军路线是什么样的,怎么迂回,不同作战单位怎么打配合……这些问题,他都交代地明明白白。

甚至连一支作战小组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这样的细微问题,他都考虑到了。

在他准确的安排之下,每一位团级干部都对自己的任务完全掌握,大家心中也形成了关于接下来战斗的一些思考。

传令的战士到达之前,每个人就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尤太忠的动作比纵队的传令官快了许多,等他完成分工安排之后,文字版本的命令才被送来。众人一看,果然是分毫不差。

凡是经历过这件事的人,无法不为尤太忠超强的记忆力所折服。但在他自己看来,这却是分内之事。

打仗是要死人的,他们谨慎一点,传达命令时准确一点,战士们的牺牲就能少一点。所以,这些事情马虎不得。这份认真负责的态度,贯穿着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戎马大半生的尤太忠将军,在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闪闪发光的肩章,代表着党和国家对他高度的认可。

10年之后,他安详的在广州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军队、他的组织。

老将军不想给旁人添麻烦,所以根据他的遗愿,家人把他的骨灰撒进了大海之中。

从此,他将与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在。海浪拍打岸边时,海风卷起潮湿的味道时,人们都会想起他,念起他。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汪洋大海,便是他的青山。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3

白翠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