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永乐大帝败的最惨的地方在哪里?

陈甸甸的文字 2023-01-14 02:20:01

山东聊城明清称东昌!在这里永乐大帝差点走完了最后一公里!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黄帝、炎帝、大舜、大禹都在此活动!蚩尤骑着食铁兽(也就是大熊猫,大熊猫不是只会吃竹子,瞪着黑眼圈好像天天挨揍,形象憨态可掬!如果你认为熊猫好欺负,那就大错特错了!大熊猫还有个名字叫猫熊,作为上古神兽老虎也惧怕三分,真正打起来熊猫的战斗力爆表,是名副其实的功夫熊猫!)在此单挑炎黄二帝

永乐皇帝朱棣靖难,靖难之役胜利有多幸运建文帝就有多倒霉。只要建文帝有一次发挥正常就不会有后来的永乐大帝。靖难之役的成功是建文帝的神助攻!

当时的朱棣还是燕王,东昌之战朱棣惨败,

朱棣为何要靖难,也就是造反。这还得从他的老爹朱元璋说起,都说明朝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朱元璋放过牛要过饭做过和尚啥都干,一直在转行从未吃饱饭。为了混口饭参加了义军,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天下大乱,前方的路不好走啊,只有两条路要么失败要么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这种情况下失败就意味重新上天,再找一次妈妈。

为了这条路他送多少的英雄豪杰上了路,奔跑吧兄弟。

朱元璋从苦日子走来,最饥饿的时候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下肚,他叫了一声美,其实就是白菜帮对的那白开水。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自己的子孙不在受苦,大肆封王让后世子孙想尽荣华。这一规划就持续了二百多年,这二百多年朱元璋免费发放了好几百万个碗,没想到让一根绳把碗打的稀碎稀碎的。也就是这么多的碗玩完了朱明王朝。

但是朱元璋的做法,给明朝埋了颗D时Z弹,朱元璋刚去世。明朝就迎来了祸起萧墙。

洪武二十五年,大明一哥太子朱标去世。标哥一走他的兄弟们开始走动。都想整个白帽子戴戴。为这顶帽子,众皇子都想冒险,为了压住阵脚,避免手足相残。朱元璋给孙子戴了高帽,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朱允炆继位后,打开大明地图,好家伙全是叔。关键是这帮大叔干着大爷的活。没一个省油的灯。想对这些叔叔们一键启动,朱允炆是打不着火的。文的不行咱就来武的,削藩。

一年就削掉了五个藩王,就湘王朱柏性格刚烈,提前拜拜了。朱棣的这位大兄弟太冲动了。其他四位在朱棣继位后都恢复了王位,一口气都整到了七十多岁。

在这些藩王中最不好办的就是北边那几位,手握重B,还都是精锐骑兵。特别他那四叔朱棣朱老四那绝对是刺头中的刺头。

传说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朱允炆和朱棣第一次过招。朱元璋出了副对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学渣朱棣给出的下联,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满意的笑了笑,顺手点了个赞。学霸朱允炆却被难住了,吭哧瘪囊的整了句雨打羊毛一片膻。朱元璋的鞋拔子脸立马拍了根黄瓜。朱棣还顺眼挑逗了把他这大侄子。横批朱棣黑我。这事是不是真的。这是朱棣当了皇帝专门杜撰出来的,不黑下这大侄子,你叔我这皇位坐的不踏实。

朱棣在黑衣大师姚广孝的挑唆下,开始挑战他的大侄子。一个和尚你不好好的念阿弥陀佛,非干拿起TD的活。还一口一个善哉,善哉。

朱棣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像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一窝藩王造反。结果都是一窝端。

朱棣造反没有一个藩王跟他玩,就一个辽王还叫朱棣给忽悠瘸了,顺便还收编了辽王的精锐骑兵朵颜三卫。朱棣能成功那是运气好,建文的谋士一个个主意那是嗖嗖的。整了智囊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这个智囊团号称坑朱智囊团。竟然让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燕王,这小子除了长的人模人样别的啥都不行,五十万大军基本让朱棣给报废,没报废的基本让朱棣收编。你这哪是打仗分明是给燕王送装备。这小子还没点骨气,朱棣打到南京他又充当起小小邮递员和朱棣暗送秋波。然后干起了门卫李大爷的活,最后在建文帝那里下岗了,为何!他把大门给看丢了。

朱棣横扫南军五十万,嘚瑟的那是不要不要的,但是接下来在济南和东昌让他嘚瑟的掉了毛。盛庸和铁铉两位将军连把连把败退的南军总共3000人。先在济南对战打的朱棣开始怀疑人生,打的朱棣垂头丧气头都抬不起来了。

然后在东昌决战,东昌府是城固水深。盛庸一声令下所有军士出城迎战。南军彻底蒙圈,人家燕王是骑兵,这不是去拍马蹄子吗?但是盛庸自有办法。朱棣打到东昌一看这架势漏出了大呲花的笑容。步兵出门迎战骑兵,这次想赢那是没门了。可是接下来的场景成了朱棣一生的噩梦。先用骑兵冲击两翼,可是南军的两个翅子给了朱棣两巴掌。然后冲击中军,朱棣很顺利的打了进去。这样把朱棣装进了口袋。大将朱能张玉一看不好拼死相救,朱棣和朱能从口袋里爬了出来。但是大将张玉一命呜呼。

南军斩杀燕王一万多人,关上城门开始防守。朱棣为了鼓舞士气每次都在城下,骑着马瞎溜达,要不是建文帝那句休要伤害我四叔朱棣就是有十条命也玩完了。

朱棣气急败坏,顺子把咱们的威武大J军的大铁P推上来给我狠狠的H东昌府。盛庸在城头偷偷的笑,把朱元璋的牌位挂了出来,朱棣彻底蒙圈。一跺脚撤。东昌之战落下帷幕。

2 阅读:269

陈甸甸的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