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中和村:党建引领强产业稻鱼共生促振兴

影像生活的瞬间 2024-08-18 02:09:29

近年来,会东县姜州镇中和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构建“支部引导、党员示范、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按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形成规模”的发展原则,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富民产业新路子。

8月9日,记者走进中和村,放眼望去,碧绿的稻田一块接着一块,微风拂过,掀起一波波绿色的浪潮,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浓稻香。

得益于会东县火把节系列活动,中和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在“稻鱼共生”打卡点,游客正在全神贯注地垂钓;稻田里,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正卖力地网鱼……碧绿的水稻、孩子的欢笑与蹦跳的鱼儿交织在一起,一幅景美、人欢、村富的景象。

“这里环境比较好,有稻田的香味,还有抓鱼的快乐,晚上再听听这里的音乐会,非常不错。”来自攀枝花市的游客耿强对本次到中和村打卡体验觉得非常惬意。

“稻鱼共生”不仅是中和村火把节网红打卡点,它还是中和村村两委探索富民产业的示范田。今年以来,结合中和村水源好、稻田多的优势,中和村两委决定尝试发展“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最终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稻鱼双收、互惠共赢”的高效资源利用。

“今年5月份,我们在10亩稻田里放了接近1万尾的鱼苗。”中和村一组组长刘秀洪介绍,鱼的长势很好,经济效益也不错。

据了解,“稻鱼共生”是一种以水稻种植为主、渔业养殖为辅的立体种养方式,稻田为鱼提供食物,鱼为稻田提供有机肥,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提升和优化水稻的质量,有效形成稻鱼共生、稻鱼双收、农渔结合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全面提高农业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目标。

“水稻长势比往年还要好。”中和村一组村民王继红告诉记者,稻田里养的鱼已经陆陆续续出售,每斤15元,估计每亩每季能卖1000元左右;每年养两季,能够多收入2000元左右。

“我们这里历年来都只种水稻。以后我们将继续推广‘稻鱼共生’模式,进一步扩大种养面积,持续为群众增收。”刘秀洪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下一步,姜州镇中和村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和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进一步扩大“稻鱼共生”种养面积,逐步形成“稻养鱼、鱼促稻”的良好生态环境,让过去传统单一的稻田收益转化为“稻香、鱼肥”的双赢收益,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胡方晓 雷国香 王文涟)

0 阅读:0

影像生活的瞬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