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智慧故事:“微言”的重量(一)

泛阅慧 2022-12-16 11:06:27

我们总说“微言大义”,为什么微言可以有大义,那什么言才能称之为“微言”呢?来看《列子》中的这个故事。

白公问孔子曰:“人可与微言乎?”孔子不应。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人故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白公不得已,遂死于浴室。

这是一段白公向孔子请教的故事,白公姓白名胜,是春秋时代楚王的后人,也是当时楚国的领袖。他就向孔子请教的核心就是“微言”这个问题。他问孔子说:“人可与微言乎?”什么叫“微言”呢?本意就是很小很轻的话,但孔子“不应”,并没有直接答复这个问题。

领袖请教孔子那肯定是重要的问题啊,可为什么是“微言”呢?

或者进一步说“微言”的深刻内涵又是什么呢?其实真正的“微言”分量是很重的,好比画龙点睛、更如禅宗的“机锋”一样;仿佛一句歇后语,比如“和尚不吃荤”,肚子里有素(数),这其实就是“微言”,其实中国民间这种歇后语非常多,说了这句微言后面就没有了,因为大家都懂了。再比如“外甥打灯笼”,照舅,就是照旧的意思。一个简单微小的句子表达了一种很亲民的耳熟能详的内容,还让每个人都能一次性记住,这些都属于“微言”。

白公胜要问孔子一件国家大事,“人可与微言乎”,一个人有些话不知道怎么明讲,可以怎么用微言的方法呢?孔子不答复,为什么孔子不答复呢?这个里头问题大了,而且我们也发现孔子教书育人始终不肯讲谋略,只讲做人的道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其实阴谋、阳谋、用兵之道、政治大原则他全懂,只是他不讲而已。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