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它!
周末,美国和中国金融界两大巨头,几乎同时被爆出了大消息!
央视新闻援引多家外媒综合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高盛集团计划未来几周内在全球范围裁员1300-180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3%-4%。
中金公司一则网传消息“中金公司多人陆续收到降职级降薪资的邮件,如不签字接受,将根据公司统一安排推进后续工作”引起市场关注。
这条消息被国内一家媒体记者从知情人士口中证实:相关考核前几个月就在做,此次相当于要员工签字确认接受降职级,并接受按对应职级进行薪资调整,如不接受相关安排,可以选择自行离职,不离职也不签字,公司将继续推进走流程统一安排降职降薪。
两件事情,除了说明这两家公司的效益可能都不好之外,事实上,也没任何联系。
据悉,高盛的裁员,只不过是每年例行公事的裁撤业绩表现不佳者。作为头部投行的中金公司,它的动态或许是整个投资银行的缩影。
中金的两次风波
中金已经不是第一次站在降薪的风口浪尖!在整个券商业祛魅的过程中,中金的每一轮降薪,或多或少都与其员工”炫富“等事件绑定在一起。
2022年,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红书上一女子晒老公收入证明,月入八万有余,并配文“93年老公的收入,所以算是婚后财产么?”的帖子引发热议,并迅速登上热搜。
尽管这位女士并未透露自己的职业,但其丈夫的收入证明上印有中金公司的logo,日期为7月22日。
虽说小红书上”贵妇“不在少数,但这么直接晒出出处的却也是罕见。更何况,当时整个券商业已经出现被调控的迹象。咱也不知道,该女士是真的单纯还是真想问财产归属原因。但结果就是,坑了自己,也坑了老公,顺带还坑了中金。随后,据报道,该涉事男主被停职调查。目前进展如何,再无下文。
今年,30岁中金怀孕女员工因降薪跳楼的消息又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高薪,外界看不惯;降薪,自家员工要死要活,也是挺难的。当然,这种女员工的选择属于个例,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但,这位女士曾经高额加杠杆的行为反映出当初中金的高薪酬岁月。
如果说,券商的高薪早已引发其创造价值的能力,那么,券商尤其是投行这个被认为“应该有着高知识含量”的工种本身,又被一位来自中信建投的实习生彻底打破。
今年7月,一位在中信建投投行部研学的实习生,因为高调“炫富”,并不自知的意外泄露公司涉密信息,让大众大跌眼镜。人们不禁要问:承销上市这种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怎么能完全交给一个实习生?
事实上,据笔者了解,实习生即使参与到项目本身,基本做的也是复核文件的重复性工作,文件的起草根本轮不到他做。但话又说回来,尽管流程和监管要求很高,但某些环节也是熟能生巧的事儿,比如专门打印上市文件的荣大集团。
调控的频率
回到中金本身。虽然中金去年营收并未排进前三名,但其70万左右的人均薪酬已经算是券商中的天花板。近三年,随着其营业收入的走低,人均薪酬也在一路下滑。2021年,其人均薪酬妥妥100万以上。
图片来源:Choice
根据中金最新发布的半年报,其实现营业收入89.11亿元,同比减少28.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8亿元,同比下降37.43%。
尽管其二季度营收为50.37亿元,同比下降18.92%,但环比一季度增长30.02%。不过,其盈利能力也大大下降,同比下降24.09%,环比下降20.12%。
中金的表现也是行业整体情况的一个体现。据北京商报,总体来看,43家上市券商合计薪酬总额为745.71亿元,较2023年同期缩水103.14亿元,超八成券商员工人均薪酬减少,天风证券、国联证券等券商员工人均薪酬直降三成。
另外,券商经纪、投行业务收入同比继续下滑,资管、自营业务扛起业绩增长的大旗。不过,很明显,资管、自营业务虽然有所增长,但目前似乎盈利能力还不能与投行业务相比。
结语
2022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核心要义旨在引导券商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此前我们也在另外一篇文章分析过,目前投行从业人数在2万人左右,最坏情况下,行业最多能容纳5000余人。剩余1.5万人的去向,既取决于监管的进一步动态,也取决于券商业务转型成功与否。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