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孙立人增援塔山,东野司令员再度紧张,毛主席急电:战力不强

度度狼观抗战 2024-10-11 09:21:21

1948年10月5日清晨,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车队,风尘仆仆开进了牤牛屯,从阜新火车站赶到锦州远郊,首长们整整颠簸了一夜,刚刚准备休息会,不料机要参谋送来的一封急电,顿时让“林罗刘”睡意全无,西柏坡的电文里赫然写道:“敌人正在海运孙立人的第31军向葫芦岛登陆”!

(101剧照)

两天之前,前指专列停靠在双辽(旧称郑家屯)车站时,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第二局的监听人员,曾经截获了敌人即将增兵塔山的情报,所谓的”东进兵团“从最初7个师的兵力,突然增加到11个师!

这四个师分别是:从烟台调来的第39军两个师、从华北调来的第21师和独立第95师,皆为建制和战力相对完整的中央军精锐,从而使塔山防线压力骤增,而一旦塔山失守,我攻锦大军极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野战军司令员“101”接到情报后,战役决心一度出现动摇,甚至给军委发去建议电,准备掉头重新去打长春,后在罗政委的苦劝下,坚定决心并补发了一封电报,算是亡羊补牢。

后一电还根据敌情变化,汇报了最新调整过的兵力部署,第一封电文,让毛主席雷霆大怒,连夜亲拟长电进行批评,想必“林罗刘”接电必然是一身冷汗。

第二封电文到,毛主席转怒为喜,完全批准了新的作战方案。也就是说,在10月4日当天,西柏坡先后有两封长电,紧急发往了东野司令部,为什么10月5日要再发急电呢?

因为孙立人训练的部队来援,确实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是我方高层,刚刚获取的重要情报!

(102剧照)

一、拼凑东进兵团真心不容易

东北野战军主力在辽沈战场完成展开后,南京当局当然判断得出,我军是要“关门打狗”夺取锦州,蒋校长在幕僚的建议下,早在9月底就已经制定了方案:范汉杰死守待援,同时以有力兵团,东西对进驰援锦州。

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从沈阳出动,战斗序列包括第九兵团和“东北剿总”的全部机动部队;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除原在锦西的阙汉骞第54军外(附新六军一个师),主要靠从“华北剿总”抽调部队组建。

为了抽兵增援,蒋校长亲自出马飞到北平,当面命令傅作义至少派出三个军,交由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统一指挥,以保证“东进兵团”有充足的攻击能力。然而傅总司令对于增援东北,既没有信心也没有热情,各种打太极。

(傅作义)

蒋校长还商调傅部最精锐的35军出关,傅作义更是各种借口,总之一番交涉下来,傅总司令只肯调拨驻塘沽的第62军(三个师)、驻唐山的第92军的第21师、华北剿总直辖的独立第95师,反正都不是绥远系部队,愿意送死就去。

“东进兵团”拢共这才凑出来9个师,兵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蒋校长一番搜罗后,急电驻山东烟台的第39军(二个师)海运葫芦岛,考虑到东北野战军在塔山的兵力不低于8个师,侯镜如等人请求继续增加兵力。

可傅作义不肯再给一兵一卒,其他华东、华中、西北战场上,更是捉襟见肘调不出哪怕一个军来,蒋校长急得团团转,恰左右提醒说:孙立人已经在台岛训练出一批新军,何不调其海运来援?

(侯镜如和罗奇)

从台岛运兵谈何容易?简直是用远水来救近火,而且蒋系海军吨位有限,从烟台运两个师已经很吃力了,不过蒋校长深知锦州之战性命攸关,万般无奈之下,还是给驻凤山的孙立人下达了命令:着第31军主力火速海运葫芦岛!

南京的军事中枢机关,早已被地下党渗透成了筛子,孙立人这边刚刚收到命令,相关情报那边已摆在了西柏坡的案头,鉴于“101”之前的临阵动摇,如此重大的敌情变化,军委还是必须尽快通报,同时加以安慰:

“该军如全部北运,则是两个师,每师三个旅,全部美械新兵,虽已训练一个长时间,但无作战经验,战力不强,估计十天内难于到达。你们不应被此项消息所扰乱,而动摇你们的决心。惟须尽可能缩短准备时间,早日开始攻击”。

二、孙立人新军战力其实较强

“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孙立人,1947年8月黯然离开黑土地,主要是不容于黄埔嫡系,旋调往南京担任陆军副总司令,其实职级蛮高,只不过失去了兵权,常年征战沙场的孙立人,冷丁坐进办公室实在无聊。

蒋校长说“你打仗不太行,练兵还可以的”,不久加委兼任陆军总部“训练部司令”,安排孙立人去台岛编练新军,是年11月,孙立人带着从新一军调来的400多老部下,以及招募的数千名新兵,赴台整训。

孙立人设训练基地于凤山,首批实施编练的部队,以青年军第201师、第204师和第205师为基干。解放战争初期,青年军各师主要用于城市警备,并未投入野战战场,实战经验较少,战斗力一般。

(范汉杰)

孙立人以新兵补齐了各师建制,随即进行严格的训练,青年军本就装备精良思想顽固,再经过系统性的战训,战斗力明显增强,至1948年4月,前述三个师合编为第31军共3万余人,以黄埔三期的廖慷为中将军长。

廖慷是杜聿明系统的铁杆嫡系,参加过远征军,曾任邱清泉第五军所属的第45师师长,可见蒋校长对孙立人是既用且防,绝不赋予军权。理论上说,第31军的整训怎么也得一年时间,暂不合适投放战场。

可是大陆各个战场都告急,只能先拿来用了,孙立人10月初接到调兵命令后,当然不太情愿,可廖慷那是黄埔嫡系,根本拦不住的,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确定:军部率204师、205师驰援大陆,第201师留守。

(杜聿明)

第31军主力奉命来援的消息,东野司令部也能获得情报,如果孙立人编练的新军及时到达葫芦岛,塔山防线将经受更严竣的考验,保不齐还会影响“101”的排兵布阵,西柏坡的敌情通报显然有“淡化”的色彩。

事实上,情报也不完全准确,第31军的编制是每师辖三团,而非电文中的“每师辖三旅”;各师也不都是“美械新兵”,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年军的老兵,因为该军所属的三个师,之前均未遭过毁灭性打击。

更不是“战力不强”,比如一年后的金门战役,留守的第201师曾派出第601团、第602团,共7000余人紧急登陆大金门岛,在坦克的加持下,给三野攻击部队造成惨重损失,遂有金门之殇,这是必须客观承认的。

三、塔山防线总算有惊无险

不过对第31军的大概登陆时间,西柏坡的判断还是精准的:“估计十天内难于到达”!真实情况是,由于部队集结和调派舰船都需时间,加之一如既往的拖沓,第31军主力起锚时,已是1948年10月13日了。

廖慷率军部和两个师,还在大海上飘着的时间段,东北野战军已经胜利攻克锦州,“东进兵团”对塔山的攻击早泄了气,正盘算着如何逃离东北,此时第31军再登陆葫芦岛港,完全失去了意义,又不是去奔丧。

也就是说,孙立人匆忙训练出来的这个军,确实未影响到东野的攻锦作战,不过前来增援的消息,倒是让东野首长紧张了几天,塔山当时厮杀惨烈,如果第31军也加入战团,“101”怕是真的要动用总预备队了!

“林罗刘”对塔山阻击战格外重视,其中不乏对孙立人新军的警惕,“101”要求四纵“绝对反对游击习气,必须死打硬拼”!同时派去了野司作战处长苏静,这倒不是什么“监军”,而是当面交代总部意图,随时掌握情况变化。

罗政委在苏静临行前特别嘱咐:“告诉他们这个仗要打好,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和我们联系”,言外之意,塔山战况或者敌情有重大变化时,苏静必须起到野司和纵司之间的桥梁作用,说明对海运而来的第31军,还是防着一手的!

战前哪一方都没有料到,强大的东野攻城集团,仅用29个小时即解放锦州,提前争取到战略上的主动,至10月17日,塔山防线其实无关紧要了:东进兵团如敢“再进”,必将被东野30万大军彻底粉碎!

(103剧照)

不过第31军既然来都来了,当然不能再放回去,根据蒋校长的最新命令,廖慷率军部及205师在塘沽登陆,旋调往北平纳入李文兵团序列,成为中央军在傅作义眼皮底下的楔子;第204师则登陆青岛,转隶第十一绥靖区。

这位廖军长挺有意思,虽没有机会在塔山与东野交手,然而进驻北平不到俩月时间,就被入关的东野大军团团包围,终于见识到“狗皮帽子”的厉害。傅作义宣布和平改编之际,廖慷也没有捣乱,乖乖地签了字。

北平和平解放前,第31军和205师的团以上军官,乘飞机逃往南京,廖慷选择留了下来,结果不久又变了卦,担心个人前途无测,后出走香港转往马来西亚谋生,1977年赴台,86岁终老台北。

尾声:

廖慷算是比较识相的,第205师却仍然很顽固,出城和改编期间不断搞事情,成为东野的重点修理对象,改编时的番号是“东北野战军独立第62师”,部队后被遣散。

至于第204师,则在青岛解放之前,随刘安祺兵团成建制逃脱,我们那时没有海军,确实也截不住。总之第31军的两个师,匆忙赶来大陆没起任何作用,一个陷入重围一个原路返回,主打一个折腾。

1948年10月20日,苏静返回牤牛屯复命,首长们高兴地说:“没有想到他们打得这样好,打的是政治仗啊!打锦州的部队也都打得好,打得很坚决,胜利是出乎意料的啊”!最后四个字,信息量其实很大。

3 阅读:1090

度度狼观抗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