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从历史中学点东西吧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2-26 16:52:42

文 / 子玉

历史的最大作用就是借鉴,以无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提供的一套套模板,指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从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对秦朝亡天下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汉朝君臣形成一个共识:凡是秦朝踩过的坑,汉朝都要避开。

本质来说,自公元前221年,秦国兼并六国开启了大一统模式之后就在摸着石头过河,以不断试错的方式来总结大一统模式的治理经验。最终,秦国以二世而亡的代价总结出了血的教训。

那么,刘邦一上来肯定先要避开秦始皇和秦二世当年踩过的坑——秦朝采用全面郡县制,那么汉朝就采用封国和郡县并行的方式;秦国严刑峻法,汉朝就无为而治...

对于秦亡的分析总结,代表作就是贾谊的《过秦论》。

秦朝的历史就像一本书一样,刘邦翻开之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让刘邦摸着石头过河,以试错的方式来总结经验,那得付出多大的成本和代价呀,有可能,经验还没总结出来,大汉就已经亡了。

直到汉武帝时代,总结秦亡教训依然是热门话题。可见,西汉王朝能够绵延两百多年,原因就在这里。

为什么要劝大家多读书,就是因为,书中有无数前人曾经踩过的坑,人生短短几十载,没有必要将前人踩过的坑都再踩一遍,我们真正要的是,在避开前人踩过的坑的情况下继续攀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点,唐朝做得也很好,唐太宗将总结隋亡教训已经作为工作的常态,时常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以指导自己驾驭大唐这艘巨轮。

看看那些国祚比较长的王朝,无不是从学习历史经验开始走路的。而那些不善于总结的人,往往还会继续掉入历史的旧坑中。

西晋就是其中的典型。

七国之乱已经验证了藩王对王朝的危害,可是司马炎依然是大封诸王的节奏,而且给诸王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武力。

这其实也能理解,司马炎吸取曹魏的教训以藩王来拱卫朝廷,防止世家对司马氏皇权的冲击。但他错就错在同时罢除了州郡的武力,使藩镇的武力强于朝廷,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危局。当洛阳失去雄主坐镇后,平衡马上就被打破,八王之乱也就成为了必然。

这就叫,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至于外戚群体的命运,司马迁已经在《外戚列传》中总结得明明白白,可是东汉的外戚一走上前台就是各种作,只能重复西汉外戚的悲剧命运。

据统计,西汉历史二十家外戚中,有十六家都是以悲剧而谢幕的,只有四家得以保全。所以,邓太后在走上历史前台后就对邓氏外戚野心的扩张是严防死守。

为什么邓太后会有如此觉悟,因为她自小就熟读经史,早就对外戚阶层的属性和未来命运了如指掌。

同样,熟读经史的曹丕对外戚问题看得也很透,他在公开场合对汉文帝赐死舅舅薄昭的行为是大大点赞,并表示:“外戚嘛,给其富贵就行了,千万不要让他们参与政事。”

后来的历代王朝对外戚问题控制得都比较好,清朝甚至将藩镇、宗室、女主、阉宦等影响王朝生命的痼疾全都完美地避开了,其支撑就是大量的历史案例。康熙、乾隆这些人几乎就是手不释卷,早就将历史的经验复制到了平常的管理中。

清朝对历史经验总结得最全 图源/网络

看看历史上的那些猛人,他们都努力从历史的案例中贪婪地汲取经验——

刘邦不喜欢学习且一眼瞧不上儒生,但还是对陆贾总结的历史教训虚心学习;唐太宗年轻时也不爱读书,当他成为皇帝之后反而极其依赖书本,猛补历史知识;石勒虽然不识字,但还是坚持让属下人给他读书,为此,他知道了刘邦、韩信、彭越这些人,而且将这些人的优点复制到了自己身上,甚至对自己能力的上限都有了清醒的认知;朱元璋乞丐出身,为什么治理起国家来就像烹饪一样容易,就是因为,他在创业过程中从来没有落下对历史的学习,属于边学习边实践...

这些人都明白一个事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自己碰到的问题,前人肯定也遇到过,要想解决问题,就从历史中寻找经验。

是的,没有人能够凭借自我的局限认知就能做成大的事业。任何人的认知体系都是通过书本和实践这两条路构建的。

这一点,汉和帝就做得比较好。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十四岁的皇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汉和帝一上位就处于窦氏外戚的十面埋伏中,几乎就是傀儡式的存在。

为了突围,刘肇就想到了历史,想从历史中寻找打击外戚的方案,为此,他托清河王刘庆秘密给自己找来了《外戚传》,通过对《外戚传》的学习,刘肇制定出了打击窦氏外戚的方案。

公元92年六月二十三日,刘肇以闪电之势对窦氏外戚进行了精准打击,一举终结了窦氏外戚专权的局面。

想想,窦宪兄弟已经在帝国经营了四年,不仅垄断了庙堂,控制了军权,其权力还延伸到了地方和江湖,但就这,也架不住刘肇的打击。只能说,刘肇从历史中吸取了太多的养分。而当时的刘肇也仅仅只有十四岁。

相反,窦宪兄弟要是能多读读历史,也就不会任由自己的野心肆意扩张了。历史的意义就在于:

他不仅能给人现成的经验,也能教人如何避险。

军事领域就更不用多说了。当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并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之后,后代就形成了一个共识:

想要守住秦拢就必须要拿下河西走廊,想要守住河西走廊,就必须得经营西域,从秦拢和西域两线出击蒙古高原上的游牧势力,是最好的方案。

此后,对于草原势力的打击,东汉是这么干的,唐朝也是这么干的。

如果想维持南北分治划江而治的格局,历史也给出了经验:如果只控制了淮泗而没有控制江汉,国必亡;如果控制了江汉却没有控制淮泗,国必危。

也就是说,要想在江东立足,就必须得同时拿下长江的控制权和淮泗这片战略缓冲区。

南陈的灭亡就是因为失去了淮南和巴蜀。

同时,历史也给割据蜀地的格局做了定义:必须得通过汉中和三峡两线打出去,否则必亡。

这一点,刘邦是成功案例,公孙述是失败案例。

至于在局部的点上爆发的战争,那简直就太多了,如果某位将军在某地进行用兵,他只需打开史书,看看以前在此地发生过的战争,然后来制定自己的方案,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处境和历史上的某个王朝、某位君王、某位将军进行对标,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方案。

那些在战场上封神的将军无不是将无数的战争案例装到了自己的脑中,不断进行总结从而能够持续性地创造胜利。

当然,历史的本质也是一个个不断复制的职场环境,功高盖主兔死狗烹几乎就是规律,所以就有了文种、韩信、蓝玉等人的悲剧。但历史也同样给出了避险的方案,那就是,于繁华中迅速抽身,如范蠡、张良。

为什么曾国藩在手握三十万湘军并取得了巨大军功的情况下还能平稳着地,就是因为,曾国藩熟读历史,早就已经给自己做好了避险的方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朝的庙堂只是一个大的职场,人性、权谋、制度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所以,依然可以指导今天职场上的你我。

职场的本质从来就没有变过 图源/网络

尤其是修身,历史也给了我们无数的成功模板。佛家总是强调,人要忍辱,说忍辱是积累福报的方式之一,如果没有成功案例,你肯定不会信,但翻开史书,你马上就会信——

孔子忍受饥饿,周游列国;颜回忍贫,在学问上攀登上了高峰;越王勾践忍侮,灭掉了吴国,成就了霸业;韩信忍辱,成为了威震天下的大将军;司马迁忍痛,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太多了,如果你想修身,范蠡、张良、王阳明、曾国藩这些人都是模板,而我们只需打开史书就可以轻松得到他们用几十年的春秋总结出的实在经验来为我们的人生服务。

写历史这么长时间,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世间的规律、人情、江湖、因果,历史已经通过无数真实发生的事件作出了总结,给出了一手经验,有些世间大道其实就藏在平常的口头语、汉字中,只要学习,只要打开书本,我们就能日日精进。

说到因果,笔者以前也不信,但在大量的读史之后是不得不信——

杨坚屠戮宇文宗室,他的子孙后来也被集体屠杀;赵光义夺了哥哥的江山,结果他的子孙在靖康之难中几乎被金军全部俘虏,江山又回到了太祖子孙的手中;白起杀戮太重,落了个自杀的下场;朱元璋厚养子孙两百多年,结果一朝还了回去,朱氏皇族的结局全是惨剧...

能量是守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待别人,最终也会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读懂了这点,我们就能看透生活的本质,约束我们的行为,“导演”出一个没有暗点的人生。

瞧,历史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积福,如何行走职场,更是对我们行为的约束。

总之,从人类叙事开始,试错、积累经验、复盘借鉴的循环就已经开始,而那些获得成功的人,无不是吃了历史经验的红利。

只要我们打开史书,就总会有收获。

2024,一起加油!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0 阅读:17

子玉的史无边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